食物离产地越近越好吗

  • 来源:今日文摘
  • 关键字:食物,产地
  • 发布时间:2019-03-06 14:31

  如果看过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你或许会相信最好的食物一定是在原产地。片中有这样一段优美的解说:“(临安)雷笋季节结束,属于山里人的美食故事才刚刚开始。残枝败叶下,泥土裂开一条细缝,笋头将出未出,这就是非常稀有的黄泥拱,一座山头或许只能找到三四棵,但它的肉质比任何春笋都细密爽脆,甚至有类似梨子的口感。更为奇妙的是,黄泥拱出土后品质随时间迅速退化,从收获到加工,必须以分钟计算。”

  临安吃到的时令鲜笋的味道,也许比别的地方吃到的都好,那么其他食物呢?新疆本地买到的哈密瓜、阿克苏苹果、库尔勒香梨,天津买到的鸭梨,海南买到的杧果和椰子……在当地买的比其他地方买到的更好吃吗?

  答案也许会让你大吃一惊。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很多食物,离原产地越远质量越好。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美国经济学家阿门·阿尔奇安曾提出一个问题:佛罗里达州盛产柑橘并销往全国,但是为什么在纽约出售的柑橘质量普遍要比佛罗里达州出售的柑橘质量好?对这个问题阿尔奇安是这样解释的:好柑橘和坏柑橘的销售价格中都包含运输费用,既然运费是固定成本,当然卖质量好的柑橘更划算了。这样,纽约的消费者就会花高价买进更多的好柑橘,而这又会反过来刺激零售商加大好柑橘的供应量。

  阿尔奇安的学生把这个现象称为“柑橘原则”。食品商既然要长途贩运,且付出的运费是相同的,他们当然要挑最好的水果贩卖。这种现象不单出现在佛罗里达州的柑橘上,华盛顿出产的苹果质量最好的都被运到了东海岸(又称“华盛顿苹果现象”)。再比如,我们在超市里看到的进口水果都是大小统一、色泽诱人的,本地出产的水果却常常带有疤痕、外观普通。

  这个问题其实在《舌尖上的中国》中也已经给出答案:“(迪庆)松茸收购恪守严格的等级制度,48个不同的级别,从第一手的产地就要严格区分。松茸保鲜的极限是3天,商人以最快的速度对松茸进行精加工。这样一只松茸在产地的收购价是80元,6小时之后,它就会以700元的价格出现在东京的超级市场……”在东京吃到的松茸一定比迪庆菜市场里买到的好,因为只有最好的松茸才值得被挑选出来千里迢迢地运往日本。

  除了食物,我们在生活中也会遇到这个现象。《财富》杂志的编辑丹·塞里格曼在撰写一本有关赌博的书时,经过实地观察发现了一个规律:从远方来到拉斯维加斯的赌客比附近来的赌客输钱更多。同样,我们也会发现那些在精品商场大肆购物的常常是远道而来的客人。这里的道理和“柑橘原则”一样,既然客人付出高额的飞机票和酒店费用,那一定会在赌场里多玩两把,或者在購物大厦里多买几个包包。

  (陈子成荐自《读者·校园版》)

  岑嵘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