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小龙走过的弯路

  人们往往关注一个公司或者一个人物的成功,其实考察成功背后的艰辛与失败,才能得到更为有益的经验与启示,因为与探索、创新相伴的,不仅仅是成功,还有失败。

  无疑,坐拥十亿月活的微信极其成功,有人说微信的成功在于赛道的成功,然而即便把微信和国际上其他地区的同类应用WhatsApp、Line等相比,微信所取得的成绩依然鹤立鸡群,不仅因为其庞大的用户量,更因为微信枝繁叶茂的生态体系。

  产品人张小龙微信教科书式的产品进化路线淋漓尽致地体现了三个字——“狠、准、稳”:

  “狠”代表着微信的进击,社交、支付、内容、广告、游戏、电商、操作系统微信全面出击;

  “准”体现在微信的每一次出手都相当敏锐,几乎很少失手;

  “稳”体现在即便如此多领域和功能的加持下,微信依然能保证界面的简洁和主功能的基本盘,不动如山。

  然而,张小龙并非神,微信的发展过程中的确也有探索、曲折和失败。

  微信的那些失败的功能

  失败功能一:微信对讲机功能

  在2013年2月微信4.5发布了,在这一次新版本的启动介绍页上,赫然写着“这一次,我们重新定义了对讲机”。

  从这个雄心勃勃的口号能看出张小龙对于这一版本推出的实时对讲功能有着极高的期望,然而这个功能最终还是在3年后的6.3.5版本下线了,它并没有流行起来,如今我们只能在入口极深的“微信位置共享”的时候才能找到这个功能,它使用率极低,那么这个曾经被张小龙寄予厚望的功能到底是如何走向下线的呢?

  还是回到这个需求的起点,一位微信产品经理在腾讯大讲堂分享过语音对讲这个需求起初是源于自驾游车队的沟通场景,然而作为一款国民产品,微信一个重要原创的产品原则是不做小众需求,自驾游车队沟通这个极小众的场景为什么能入张小龙法眼呢?

  让我们回到实时对讲诞生的历史背景,把时间放回到2013年,那时候尽管微信已经上线了语音和视频聊天,但当时整个中国移动互联网还处在3G时代,语音聊天和视频聊天在当时的网络环境下体验还达不到完美的状态。当时的3G资费也一直居高不下,同时微信语音通话当时上线也顶着运营商的巨大压力,实时对讲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实时对讲不说话的时候传递的数据量极小。

  实时对讲是介于语音消息和语音、视频电话之间的中间态,语音消息和语音直接通话都是理解成本和操作成本极低的功能——简洁、直观,实时对讲则不是这样,它的使用成本极高。

  本质上,对讲机的门槛极高,99.9%的微信用户是没有在现实中使用过对讲机的,笔者的父亲曾疑问——“你说有了手机还要用对讲机干嘛呢”,而微信的用户大多数是笔者父亲那样并不理解对讲机逻辑的普通用户。

  更重要的是,实时对讲这种中间状态也带来了一些其他的体验成本——

  首先,和语音消息相比,它说的话并不能保存,自己和对方都不能重听。

  其次,在群里发起实时对讲,群里所有人都会收到提醒,从某种意义上,它是一种骚扰。

  最后,和语音通话相比,由于它的非连续性,很多人在用实时对讲的时候,需要反复确认。

  于是,在4G时代到来的时候,微信团队亲手埋葬了这个功能。

  失败功能二——表情包商店

  1982年9月19日,卡耐基·梅隆大学的法尔曼教授用一串ASCII字符:-)发送了世界上第一个数字表情,法尔曼教授不会想到,在几十年之后这个由他开创的数字表情会成为一门生意。

  2013年是微信商业化的元年,微信5.0也是微信一个很大的版本,一口气上线了游戏中心、表情商店、街景扫码等重要功能,上线表情商店也是张小龙寄予厚望的一个重要的商业化举措,腾讯内部希望能复制日本通信软件Line在表情贴纸商业化方面的成功,后者在表情方面光2015年就创造了高达2.72亿美元的营收。

  然而现实是残酷的,微信没能复制Line的表情神话,尽管在上线之初微信高度重视,拉来了邓超等一票明星制作专属表情包,但最终难掩其商业化的失败,无论是腾讯的财报还是其他公开数据,微信从来都没有公布过表情包贡献的收入。

  表情的生意在中国并不好做,而后的微信尽管上线了表情开放平台,但已经悄悄地去掉了“商店”二字——所有的表情修改为免费下载,不再进行收费而修改成用户可以给作者打赏的模式,至此,张小龙寄予厚望的表情商店商业化尝试以失败告终。

  “失败”功能三——微信的“经典版”

  微信在界面和交互上改版最大的是哪一次?

  并非我们所熟悉的大版本号3.0、4.0、5.0等,而是一个小版本号——安卓版本5.2,因为这个版本把微信最核心的底部导栏修改成了顶部导栏,通过左右滑动的方式切换聊天、通讯录和朋友圈,笔者把它称之为“安卓经典版”。

  然而这是一个短命的版本,仅仅5个月之后的5.4版本就改过来了,回归到了今天经典的底部导航,从此再也没有改回去过。

  这主要是因为安卓和iOS应用设计规范的不同所致。

  失败“业务”四——微信国际化

  毫無疑问,微信的国际化也是失败的。

  如今,在微信进入的15个国家和地区,微信没有在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成为社交领域的领头羊,不要说美国、印度、巴西,以及日本与东南亚地区,即便是我国的香港地区、台湾地区,微信也并没有赢得局部战争。

  迄今为止,微信从来没有公布过在某个国家或地区的单独用户数。

  当我们分析微信国际化失败的原因的时候,很多人可以挑出N多个理由——文化差异、腾讯国际化经验不足、产品没有本地化、海外没有QQ导流、当地政府监管……

  必须承认,这些固然是原因之一,然而它并不能解释为什么在东南亚等国领先的是WhatsApp、BBM、Facebook 、Line等,这些产品难道通通解决了上面的问题了吗?很显然并没有。

  在笔者看来,微信国际化失败很大程度上要归咎于唯一的原因——时间,微信开始真正在国际化上发力的时间点是2013年。

  2013年 Line已经诞生2年、WhatsApp已經诞生4年、BBM已经诞生8年,在这几年时间里,任何当地人群也是需要正常通信的,而微信的竞品就是在那段时间建立关系链的,社交通信产品就是这样:一旦关系链建立,马太效应就开始发挥作用,人们不会去用一个功能强大但朋友们都不用的产品。

  为什么腾讯后知后觉,到2013年才觉醒要开始国际化呢?原因是两个:马化腾无心、张小龙无人。

  先说马化腾无心。要知道,马化腾说“我知道有了微信,我们和微博的战争就结束了”说这话的时间是在2011年的8月份,那时候微信用户已经3000万了。这意味着在此之前,腾讯几乎举全集团之力在对抗微博。

  再说张小龙无人。张小龙的腾讯广研在开发微信1.0的时候,微信团队只有10个人,开发完iOS版,团队成员现学安卓,继续开发安卓版,也就没有人力去应对国际化。

  失败功能五——订阅号助手

  2018年5月,微信公众号的“订阅号助手”终于上线了,然而这个千呼万唤始出来的独立APP在笔者看来是微信团队做的最不用心的一个产品了。

  首先,它和小程序“公众平台助手”在功能上严重重叠,订阅号助手首页的互动功能——回复消息和留言,小程序早已实现,而在数据分析部分小程序甚至比助手APP更加强大。

  其次,它另一个主打的发布功能居然是残缺的——PC上保存的草稿到移动端居然不能编辑,只能选择直接发布;而移动端保存的草稿在PC端不用说编辑,看都看不到。

  再次,注册、修改头像、修改公众号的ID作为使用率极低的功能,根本没必要做到移动端。

  最后,对原创文章作者而言的另外一个高频功能——开通转载白名单,居然没有实现。

  微信其他“失败”的功能

  除了以上相对典型的失败功能和业务,微信还有其他一些下线或者并不成功的功能,如摇一摇传图、公众号好友留言功能、按住加好友(雷达加好友)、微信知识付费订阅产品等。

  失败带来的深层启发

  为什么微信的失误、走过的弯路那么少?

  实际上,和微信的巨大成功相比,这些失败无论是在战略层还是战术层都是渺小的:

  微信本身巩固了移动时代的通信关系链,同时帮助腾讯打入了梦寐以求的高端人群(这在微信未诞生之前的低幼QQ时代一直是腾讯的心病);

  朋友圈巩固了移动时代的社交时间(相当于从0开始建了一个中国版的Facebook);

  微信钱包让腾讯可以和支付宝平起平坐(财付通耕耘多年而不得要领);

  微信公众平台让腾讯成功切入了内容闭环和企业市场;现在小程序又撑起了操作系统的想象空间。

  总结来说,张小龙所走的弯路是很少的。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其在前微信时代早已经历了无数的试错。

  张小龙无疑是中国互联网的活化石,从第一代程序员一路走来、经历PC互联网大潮、穿越到移动互联网时代,与其同时代的程序员中经历几次浪潮依然活跃在舞台中心的或许只有小米的雷军。

  而正是在这一次次的转变过程中,张小龙对产品的打磨、试错,对人性的思考、实验让他在系统思维上变得通透,变得游刃有余——

  做QQ邮箱并给马化腾的7000封邮件是试错,做阅读空间是试错,做邮箱漂流瓶是试错,做邮件广播是试错……

  并不拥抱算法的张小龙还能继续避免失败吗?

  许多年后,在内容领域被头条系全面打败的张小龙终于回忆起多年前张一鸣对自己说过的一句话:“面壁人张小龙,我是你的破壁人。”

  以上这一段是笔者的想象,也是笔者的判断。

  毫无疑问,“偏执”的张小龙有着“面壁人”般的孤独,他孤身一人以温暖的人文情怀对抗着冰冷的机器数据——“产品经理应该依靠直觉和感性,而非图表和分析,去把握用户需求”。

  在张小龙的字典里,算法好像一直处于一个不重要的位置——微信推出的大多数核心功能和算法都没有什么密切的关系:

  从朋友圈到公众号、从微信支付到小程序,算法在微信的版图里一直处于边缘的状态,即便是严重依赖算法的广告,微信最先推出的也是对算法要求没那么高的品牌广告而非效果广告,张小龙不拥抱算法可以从两个例子管中窥豹:

  其一是诞生已达六年之久的朋友圈永远只有一种排序——那就是时间序。

  其二是诞生五年之久的公众号依然是关注加时间序,唯一能改变排序的方法是标星或者置顶,同样和算法没有任何关系。

  平心而论,微信最不缺算法所需数据,甚至微信的数据可能是每一个算法工程师和AI科学家最梦寐以求的训练集,然而张小龙曾说——产品经理需要有上帝视角。

  头条、抖音、YouTube、Facebook的高歌猛进无可辩驳地证明了算法在内容分发效率方面的一骑绝尘,而微信面对头条系的进攻目前毫无还手之力,要知道在美国,拥抱算法的Facebook在做社交的同时也同样接管了内容分发。

  世界终将被算法统治,而并不拥抱算法的面壁者张小龙还能继续高歌猛进吗?

  不设限的张小龙和有边界的微信如何继续珠联璧合?

  张小龙从不给自己设限——从Foxmail的软件时代一跃跳进了QQ邮箱的互联网时代,其中技术、思维、眼界的转变绝非外界以为的云淡风轻就可以做到的。

  而从QQ邮箱的PC时代一头扎进微信移动互联这个新大陆的张小龙,更是放飞自我、一路狂奔,自身也完成了从单一产品线主帅到腾讯重要事业群掌门人的转变,而在此期间还可以将跳一跳玩到6000分、同时顺便拿个业余高尔夫世界冠军——这是一个不设限的男人。

  然而,微信毕竟有边界——尽管在流量为王的C端吞噬一切,但在B端、线下端、国际化端、视频端微信的触角并不强大。

  微信卡包不及初始预期、国际化受阻、小程序线下层面推进艰难、看一看并不灵验……

  无不说明微信佛挡杀佛的进击气势在快速放缓,王兴所说的互联网下半场的三个关键词——“上天、入地、国际化”微信似乎都浅尝辄止,并没有打开局面,36氪那篇《小程序被高估了吗》也从侧面反映了微信寄予厚望的小程序能量或许并没有期望值那么大——微信的边界日益明显。

  不设限的张小龙和有边界的微信如何继续珠联璧合?

  这个问题的答案似乎关乎腾讯在互联网下半场的格局,有人说,微信难道就不能成长为没有边界的亚马逊吗?

  当然有这种可能性,但不要忘了即便在如此多领域遍地开花的亚马逊在智能手机业务上也是一败涂地,然而正是手机业务的失败,当时并没有气馁的手机开发团队中的一小支做出了Echo智能音箱,互联网最神奇的、最有趣的一面肯定包括“柳暗花明又一村”。

  所有的故事都会有结局,然而“所有的伟大都源于一个勇敢的开始”,我们赞许“知其边界、突破边界”的勇气,我们欣赏“知其边界、从善如流”的智慧,而如何辨别这二者则区分了成功者和失败者。

  微信的故事还会继续,祝福面壁人张小龙。

  作者一直致力于剖析互联网机器商业化的基本逻辑、思路及技巧,其微信公众号:“卫夕指北”(weixizhibei)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