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梦,圆年轻一代的军工梦

  • 来源:轻兵器
  • 关键字:立志,献身国防,担当
  • 发布时间:2019-11-30 10:34

  少年立志 献身国防

  生于1989年的袁点,第一眼看到他,会让人产生一种文弱书生的感觉(他的微信昵称还真是冷面书生),个子不算太高,但非常瘦,几乎不敢想象就是这样一副身躯的他日复一日与测试试验中心的射手们“混迹”于一起,完成了无数次枪械试验,在“枪林弹雨”中成长为所在科室的一名骨干。

  袁点(右三)与射手们在一起

  生于农村家庭的袁点,读初中时开始接触军事杂志,但又因为经济不够宽裕,所以每次都是去县城新华书店或报刊亭上淘旧杂志,这样一次可以买好多本,后来,他的整个房间便堆满了各种军事期刊,有《现代舰船》、《舰船知识》、《航空知识》……当然其中也少不了《轻兵器》,他如饥似渴地阅读着,想象着未来如果可以成为一名战斗机设计师、一名武器设计师,可以设计出什么樣的作品……正是在这些启蒙读物的影响下,袁点萌生了献身国防的远大志向。

  最初,他希望可以参军,但因为身体较瘦弱,遂与军旅生活无缘。他大学本科学的是机械设计制造与自动化,与军工行业尚有距离,但因为胸中有目标,行动有方向,他在报考研究生时选择了兵器发射理论与技术专业,为他后来从事轻武器科研工作奠定了基础。

  袁点创办的军事爱好者协会制作的手抄报,图中右侧写有协会成立的年份

  大学期间,袁点与军事爱好者协会的同好到北京军事博物馆参观学习时留影

  读研期间,他在导师的影响和带领下,已经参研了一系列枪械项目,如某模块化步枪项目、某冲锋枪项目、某链式枪械项目等。甚至,他的求职简历,都是在项目进行期间于合作单位完成的。

  这些项目对于读研时期的他,是巨大的挑战,但导师放手让他去完成,极大地调动了他自身的潜质和主动性,也为他今后参与某新型枪械项目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其实,袁点走上军工研发之路,还跟他在本科时期的一段经历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读大二时,他经过调查,了解到学校尚没有“军事爱好者”方面的社团,就主动向校团委提出申请,由他及另外两名军事爱好者共同发起了一个全新的社团组织——军事爱好者协会,初始,只有他们3人,后增加到100多人、200多人,影响力逐渐扩大,他带着大家一起筹办军事沙龙,组织观看爱国主义电影,与同龄人畅谈国际形势,带着协会成员去54集团军军部与军人开展联谊活动……纵横捭阖间他对军事对武器的理解已经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

  当他把接力棒交给下一届协会的会长时,他已经在谋划着更远的志向——献身军工,就读与武器研发相关的专业。

  “立志而圣则圣矣,立志而贤则贤矣”——也许正是因为袁点从少年时期就树立了献身国防的志向,所以才使他的每一步都走得坚实而稳定!

  立足岗位 肩扛担当

  袁点于2014年7月1日正式入职二0八所,他清晰地记得,入职当天,他上午按照研究所的要求去办理了工资卡、拍摄了1寸照片,下午即进入项目组,连常规的实习流程都省略了。

  也就是从这一天起,他几乎把所有的时间都用在了攻克一个又一个科研课题上。

  不到5年的时间,他参研了2项型号项目、1项专用技术项目、2项集团基金项目,申报专利15项,编写行业标准3篇,获得集团级奖项1项。

  这一项项殊荣的获得,都是他立足岗位,倾心付出的结果。

  他在自己的微信朋友圈写道:“团队的一千多个日日夜夜,数不清的困难瓶颈煎熬时刻,多少次大手笔、大气魄,扭转乾坤,攻坚克难……不负青春不负韶华”。

  与团队成员一起钻研课题

  与科室其他科研人员一起分析数据

  这是一段他记录自己参研某新型枪械项目的文字,每一个字,对于外人而言,仅是文字,而对于团队中的每一位亲历者而言,则都是力透纸背的信念和力量。

  问及工作的强度,他回答说:“整个2018年,是项目最紧张,也是试验任务最繁重的一年,这一年,我全部的休息时间不超过10天。”

  他说:“120多天的攻坚克难阶段,我们项目组的人总是在没日没夜地干,每晚都是22:30以后下班,没有周末,没有节假日。我们不断推翻、不断重来,只为达到一个最满意的结果。”

  与射手“ 混迹”在一起,比较国外枪械的各种性能

  他说:“有时因为项目进度所需,就会通宵熬夜,感觉当时就像疯了一般,无论吃饭、走路、睡觉、上卫生间……每天脑袋里都在想如何实现方案,现有设计怎么就不够好,自己不满意,领导不满意,到底哪里出了问题?结构如何能更巧妙一点?怎么提高枪械的可靠性?……有些突破还真是睡觉时想出来的,仿佛醍醐灌顶一般想清楚了。”

  他说:“在测试试验十分集中的阶段,一天之内就会戴废好几双手套,手上还满是枪油,洗都洗不掉,吃馒头都不敢用手掰……”

  他说:“无论严寒还是酷暑,在一轮又一轮试验中,连续几个月‘泡在试验场地成了工作常态。北京夏天最热的时候,做高温环境试验,别说高温室了,室外气温都让人倍感焦灼,室内就更是挥汗如雨了,何况,试验阶段的样枪性能还不稳定,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那就只能室外室内不停穿梭,以查看故障原因,最快时间予以解决。但是做高温试验是汗水浸透,虽不舒服,但尚可忍受,做低温试验呢,身着单薄的短袖T恤,直接冲进49℃的低温室,当时不管不顾,只想尽快解决问题,但等从低温室出来时,头痛就袭来了……”

  他说:“零下十幾度的冬天在室外试验,就算射手穿着棉服,呼啸的寒风一吹,很快身上的暖和气就吹没了,卧姿打几发弹,脚和手就冻僵了,起身活动一下,趴下去接着再打……”

  他说:“冬天做淋雨试验和浸河水试验,动作稍微慢一拍,枪身就结满了冰碴子……”

  他在讲述这些时,语气平静,回首经过的苦,嘴角却挂满了甜,但他谈及对家庭的亏欠时,表情和声调都有了变化……

  妻子怀孕了,他从未陪她去医院做过产检,科研项目离不开他,妻子理解他的难处,从未抱怨过一句,而这,更增加了他对妻子的愧疚。

  女儿出生后,他也只是陪伴了7天,仅此7天,遂后他便义无反顾地返回项目组,谈及此事,这个年轻父亲的脸上写满了抱歉,尽管他压抑着自己的情感。

  这些历历在目的经历,组成了他的科研生活,也使他在不到5年的时间内迅速成长为一名可以独当一面的科研工作者。

  他的妻子这样评价他:“从一个懵懵懂懂的军事爱好者,成长为轻武器研究所的一名科研人员,一腔热血为国防,满怀热情爱军工……”

  他的大学同学这样评价他:“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负重前行,欣赏你默默奉献的那股劲儿”

  淋雨试验中

  而他自己在2018年的最后一天这样写道:“2018年并不是轻松的一年,拼尽全力,总嫌它漫长难熬,因为经历了太多忙碌、痛苦、坚忍、失望、彷徨……又伤感它短暂易逝,因为收获了生命、精细、温暖、柔情、理解、欣慰……又那么不甘心,因为既定的目标还没全部实现,梦想已经打了折扣,承诺的远方仍在心中不在脚下……”

  而通过一份文档,我们可以更直观地了解这位年轻人有多自律,目标有多明确,在这份文档中,他从工作、学习、生活、为人处事、精神等各个方面对新的一年做了全面的规划。关键是岁末回顾总结时全部实现,这样努力的青年兵工人,最终能取得一系列让同龄人叹服的成绩,也就不出意外了。

  户外射击体验区地面上的弹壳,这只是“冰山一角”

  静态试验之外,应该多做一些战术试验

  寒区试验现场

  此处分享他在工作和学习两个层面的一些目标:“熟练掌握UG三维设计和二维投图功能,用于枪械结构设计,成为一名熟练的枪械设计人员;参与完成配套器材项目,完成手上其余项目;参与新一代重点项目,能负责一个较大的独立项目,能更多地参与项目并提高自己的能力;掌握自动武器相关的扎实的基础知识;研究枪弹发射原理、提高自动武器精度措施、大威力自动步枪低后坐高精度技术研究、新型步枪自动原理研究;补习枪弹方面知识;翻译国外自动武器资料,了解最前沿的自动武器技术,经常浏览国外网站及国内外杂志;继续学习动力学及有限元分析软件,结合工作实际解决实际问题;加强Hm和Fe-safe软件的学习;学习高等数学、碰撞学和摩擦力学知识……’,

  对于轻武器的设计与研发,他必然有一些独到之处,不然也不能年纪轻轻便担任主任设计师,但通过上述文字,我们可以更清楚地看到,对于轻武器科研工作,他一直在努力,由少年时期萌生献身国防事业的梦想,到青年时期将这份梦想投身于实际工作,每一步都坚定执着,每一步都勇往无前。

  扬尘试验室推门而出的射手

  低温环境试验进行中

  高温环境试验进行中

  体验师团队为在研项目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他一遍遍记诵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并以此作为自己前行的指南。作为一名青年科研工作者,他在荣获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青年标兵颁奖典礼上作了这样的演讲——“每一代青年部有自己的际遇和梦想,都要在自己所处的时代条件下谋划人生、创造历史!我们新时代的青年胸中依旧涌动着‘十年饮冰难凉热血的激情!我們必定以百分之百的责任和忠诚,为国铸就精品装备,追逐富国强军之梦,争做国之栋梁!我们都在努力奔跑,我们都是追梦人!”

  恒心坚守 梦向远方

  问及他演讲中提及的体验师团队是否某新型枪械项目的首创时,他回答说:“我们国家的武器研发有着具体的国情,如何在具体的国情下,又有创造性地做一些事情呢?在研项目中设置体验师团队这样的组织机构大概就是这样一种尝试吧。”

  这个体验师团队的常任专家有4~5人,临时专家则非常多,最多时全体成员有十几人,这里面有部队院校、武警特警学院及常规部队和特种部队的资深专家,有对国外轻武器了若指掌的轻武器情报专家,有特战部队的优秀队员,有参加过国际射击比赛的优秀射手……他们在某新型枪械项目的原理样机、初样机、正样机的每个研制阶段,与设计团队一起为在研枪械把关,把“五高一长”作为共同的使命和目标(五高一长指高可靠性、高安全性、高精度、高舒适性、高系统性、长寿命)。

  如果加上研究生期间跟随导师一起做设计项目,袁点从事轻武器科研工作快满8年时间了,近8年的时间,他由最开始的热衷参与大型项目、重点项目,到今天开始慢慢思索一些更深层次的问题。

  怎样才算一名优秀的枪械设计师?你搞枪械研发,但你懂枪吗?如果你根本就不知道什么样的枪才是好枪,那些被网友们视为好枪的枪好在哪里,如何才能设计出真正的好枪呢?

  科研一线工作者,如果只是会画图,会拆枪,却鲜有实射经验,又能研发出真正适应战争需要的现代武器吗?

  体验师团队在户外体验某新型枪械

  户外射击试验进行中

  检验一支枪到底好不好,仅通过静态射击试验,比如精度试验、寿命试验,虽可以反映枪本身的一些性能,但人枪合一后的使用性能我们是不是更应该考虑呢?我们的射击试验能否多做一些战术射击、动态射击?卧姿有依托条件下的静态射击枪支的精度很高,动起来跑起来时的射击精度又是什么样子呢?不少战士反应现役枪械的人机工效差,那么我们这一代轻武器设计者——轻武器事业的传承人如何才能打破窠臼,将接力棒抓稳,设计出人机工效更优的新型武器?这些思考即便稚嫩,却又那样真诚!

  袁点说:“作为青年科研工作者,我们有不足,比如经验不够丰富,能力也有欠缺,但我们也有最大的优势,那就是敢拼敢干,敢作敢为。在研发的起点与终点,我一直都在努力辨别哪些是自身能力不足的问题,哪些是产品自身存在的问题,哪些是体制方面的问题,有的问题不在自己能力可以改变的范围,那就努力改变那些可以改变的,提升那些通过学习,通过攻关可以提升的。通过整个团队共同的努力,最终为士兵设计出他们需要的好枪,毕竟,枪是士兵的第二生命啊。”

  他参与了那么多型号项目(应用研究),关注的焦点却开始转向基础科研项目(基础研究)。“的确,型号项目容易出成绩,所以大家往型号项目中扎堆非常能理解。但轻武器发展的基石是基础科研,比如发射药、弹头、试验方法、标准化等等,这些基础科研需要付出的时间更久,或许从青年时期便开始投入,到耄耋之年也未必能有产出,但要不要去做,要不要去投入?答案显然是肯定的。搞基础科研的人要能坐得了冷板凳,要有“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胸襟,我不敢说自己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但我已经在努力做准备,而且我啃高等数学、碰撞学、摩擦力学,看似与轻武器研发的关系不够紧密,这些基础学科却可以使我对轻武器的理解更为全面、系统。”

  “2018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全面加强基础科学研究的若干意见》,中国的科技由此迎来转折:由过去的以技术创新为主转向技术创新和科学发现并重。也是在这一年,我们的新型枪械项目取得重大进展,但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也越发感觉到基础科研的重要性,我现在所做的工作,会影响到下一代轻武器,所以,研制世界先进的轻武器应是我们每位科研工作者的使命担当,我们需要常回顾反思还有哪些地方有欠缺,有哪些基础性研究还做得不够扎实。”

  他对轻武器情报工作也有自己的思考,他认为目前我国的轻武器情报搜集工作做得还远远不够,研究所与社会上那些轻武器资深大牛还没有搭建起通畅的桥梁,还没能集更多优秀人才之力,共同为中国的轻武器事业奋斗拼搏。

  对于轻武器人才培养,他亦谈了自己的见解,未来引领式人才的培养、伏笔式人才的培养,和当下即用型人才的培养一样重要,甚至更加重要。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