芍药:本土爱情之花

  • 来源:大学生
  • 关键字:纪念,爱情,神灵
  • 发布时间:2019-12-01 22:11

  每逢纪念日给爱人买花时,人们的第一选择总是玫瑰。玫瑰(其实大家买的多数是月季)花开如火、灿漫长久,承载了人们对爱情的期许,殊不知玫瑰象征爱情乃是舶来文化,而芍药才是我国自古以来的爱情之花。

  紫红色芍药

  赠之以芍药

  先秦时代,芍药就出现在典籍中,栽培历史约4000年。芍药之美,艳冠群芳。芍药原种花为白色,花瓣为9~13枚,如今园艺品种花色丰富,有白、粉、红、紫、黄、绿、黑和复色等,花瓣可达上百枚。芍药花大色艳,妩媚多姿,柔美芬芳,草本的茎杆带着温润的质感,风吹过时犹如明艳娇柔的少女,让人怜爱。自古以来吟咏芍药者甚多。唐代韩愈有“浩态狂香昔未逢,红灯烁烁绿盘笼”、宋代司马光有“檀点藏心殷胜缬,异香迎鼻酷如兰”来表现其馥郁芬芳、香气四溢;唐代柳宗元以“欹红醉浓露,窈窕留馀春”、宋代胡寅以“堕砌晨霞烂,凌波锦帐开”凸显其明艳无双、婀娜绰约。

  据《礼记·月令》记载,每年上巳节天子亲率百官、妃嫔,到郊外庄严隆重地祭祀高禖,以祈求来年人口增长、风调雨顺。高禖是掌管婚姻与生育的神灵,极为重要与神圣。国君如此,百姓更是如此。每逢阳春三月,暖风吹拂,人们不约而同地到郊外进行祭祀,后来这一祭祀活动也变成了郊外游玩活动,甚至是全民“相亲会”,青年未婚男女都借此机会寻找合适的结婚对象。《周礼·地官·媒氏》有言:“中春之月,令会男女,于是时也,奔者不禁。”未婚男女可以自由恋爱,百无禁忌,互赠花草,而此时遍野盛开的艳丽芍药,成了恋人们互赠之礼的首选。

  《诗经·郑风·溱洧》具体描写了这一场景:溱与洧,方涣涣兮。士与女,方秉兰兮。女曰:“观乎?”士曰:“既且,且往观乎?”洧之外,洵訏且乐。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勺药。意思是,溱水与洧水旁踏青的人熙熙攘攘,恋爱中的青年男女也来游玩。而愉快的时光总是那样短暂,不知不觉间夜色悄然降临,又到了离别的时刻。肆意游玩的恋人执手相看,依依不舍,却不得不暂且分别。离别之时,只能将妖娆鲜艳的芍药花作为礼物送给对方,以求对方一直记得自己,恋着自己。因此,芍药又称“将离”或“离草”,在结情之约外,也表达惜别之情。从那时起,芍药就成为了爱情的象征。

  芍药的情花文化自古有之,并在后世诗人的笔墨之中得到了延续。隋代江总在《宛转歌》中描写了一个遭遇情郎抛弃的女子的悲怅:“欲题芍药诗不成,来采芙蓉花已散。”旧爱已去,独自相思。追忆起当初如溱洧水边恋人恩爱欢乐互赠芍药的旧情,只能黯然神伤,泪洒阶前,题诗不成。唐代姚合的《欲别》一诗描写了情侣间离别时难舍难分的情愫:“山川重疊远茫茫,欲别先忧别恨长。红芍药花虽共醉,绿蘼芜影又分将。鸳鸯有路高低去,鸿雁南飞一两行。惆怅与君烟景迥,不知何日到潇湘。”山影相叠,远方茫茫,离别将近。两人虽有着红芍药花般浓烈缠绵的感情,却不得不分离告别。鸳鸯分路,鸿雁南飞,从此两人再也不能并肩同看风景,实在令人苦恨惆怅。

  宋代诗词中,芍药的意象出现多次。史达祖有词《祝英台近》:“柳枝愁,桃叶恨,前事怕重记。红药开时,新梦又溱洧。此情老去须休,春风多事。便老去、越难回避。阻幽会。应念偷翦酴醿,柔条暗萦系。节物移人,春暮更憔悴。可堪竹院题诗,藓阶听雨,寸心外、安愁无地。”芍药开时,令人联想起溱洧河畔的爱情传说,也想起年少时被阻碍破坏的爱情。本以为随年华逝去,情愫会渐渐消退,不料竟越加遗憾。这阙词里,红芍药花意指爱情。而秦观的诗句“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也将芍药写作情花。清代李德华的《扬州慢·咏芍药》中一句“春嬉南浦,记盈盈、儿女情苗”直接将芍药称之为“儿女情苗”。

  除了诗词,明清时期的戏剧小说中,芍药也以“爱情之花”的意蕴出现。在明朝汤显祖脍炙人口的戏剧《牡丹亭》中,杜丽娘与柳梦梅相见幽会便是在牡丹亭畔,芍药栏边。而清代吴敬梓的《儒林外史》在第三十回中写道:“怪道前日老哥同老嫂在桃园大乐!这就是你弹琴饮酒,采兰赠药的风流了。”将“采兰赠药”用于表示男女相爱。可见在我国悠久的传统文化中,芍药一直作为爱情之花存在着。

  为何我国的爱情之花,后来被玫瑰所取代了呢?

  情花意蕴少人知

  自唐朝开始,随着人们对牡丹的推崇,芍药的地位大不如前。牡丹为木本植物,可嫁接优育,故而品种良多,且花朵硕大、艳丽芬芳、端庄大气、富丽堂皇,正迎合了当时人们的审美与喜好,因此,深受人们欢迎。特别武则天之后,牡丹成为花中之王,文学作品中开始出现一个描写牡丹、歌颂牡丹的风潮,许多文人不惜为赞美牡丹而贬低其他花卉,与牡丹花期相近、花形相似却不及牡丹硕大繁复的芍药首当其冲。

  大诗人刘禹锡以诗“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来贬低芍药妖艳;白居易的诗“秾姿贵彩信奇绝,杂卉乱花无比方。石竹金钱何细碎,芙蓉芍药苦寻常”批评芍药寻常;徐凝的诗言 “虚生芍药徒劳妒,羞杀玫瑰不敢开。惟有数苞红萼在,含芳只待舍人来”,更是责备芍药嫉妒牡丹姿色,却无论如何也无法达其境界而“徒劳妒”。这些作品更加重了“重牡丹,轻芍药”的现象,使芍药长期以来处于牡丹的阴影下,其独特的文化特质没有得到普遍认知。

  到宋朝时程朱理学大行其道,《诗经》中所描绘的自由奔放的恋爱成了禁忌,歌颂爱情的《牡丹亭》也成了禁书,爱人间互赠芍药更是离经叛道,以至于芍药的情花意蕴少为人知。到近现代人们思想解放,自由恋爱浪潮重新兴起,西方玫瑰代表爱情的文化也传到了中国,并广为接受。

  域外“婚礼之花”

  如今人们在花店买到的玫瑰,大多数其实是月季,与牡丹、芍药一样原产于中国,传到西方后经历上百年的杂交育种,又带着西方文化传回中国。其品种繁多、艳丽芬芳、花期持久,且能周年供应,迅速攻克了国人的心与市场。

  但在国外,芍药的价值正备受花卉界重视。美国芍药牡丹协会每年都会进行芍药品种的评选,国外许多地区甚至将其奉为“婚礼之花”,在婚礼上广为应用。而随着芍药在切花市场上的出现和流行,人们也开始关注它的历史与内涵。

  于晓南等在《芍药作为中国“爱情花”之史考》中提到芍药从有最早的意象开始,便始终未曾脱离一个“情”字。芍药花容娇美、姿态扶疏、芳香醉人、文化久远,其专属的“情花”意蕴尤令人回味,并不输于牡丹,也不输于月季。正如唐代王贞白所言:“芍药承春宠,何曾羡牡丹。”

  目前花期短暂且不能周年供应仍是芍药发展的障碍,但相信随着栽培及保鲜技术的进步,芍药能在切花市场上大放异彩,成为民族的、 世界的“爱情之花”。

  陈满丽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