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式”教学法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 来源:职业
  • 关键字:模式,问题式,中职学生
  • 发布时间:2020-03-03 11:48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要根据语文教育的规律,按照课程内容,确定教学线索,把握教学关键点,创设教学情境,传授必需的基础知识和必要的技能训练。教师要组织开展以学生自主体验、合作学习、主动探究等为主要方式的言语实践活动,引导学生通过读写听说活动,提高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和思维能力。”课堂是老师传授知识和技能的主要途径,课堂教学方法的正确有效运用,直接影響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问题式教学是前苏联教育心理学家马丘什金、马赫穆托夫等提出的一种发展性教学理论和方法。这种新型的教学方法打破了传统教学填鸭式的教学模式, 注重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及创新能力,促使学生能够自由、愉快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从而建立起老师、学生双向交流的教学模式。问题式教学法就是在具体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老师采取提问的方式启发、引导学生去发现、探索、思考、感悟文本,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真正做到“老师讲,是诱导学生去想”。

  因学生情况的特殊性和育人模式的特殊性,中职语文教学不同于基础学段语文教学,亦有别于高等教育,问题式教学法为职业教育现代化背景下的中职语文教学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

  一、“问题式”教学法的优点

  1.以生为本,尊重个性

  就目前来看,中职学生基础较差又秉性各异,更需要老师的关注和尊重。问题式教学法则要求老师转变观念、改变思维,为学生个性的彰显营造良好的心理环境。由于学生个体在生活经验、知识储备、感悟能力、思维方式等方面存在着客观差异,所以对同一文本的解读会呈现出丰富多彩的答案。对此,老师一方面要构建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真诚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另一方面,老师要学会多层次、多角度地倾听,这些回答者中,有初次尝试的、有见解独特的、有人云亦云的、也有偏离主题的,对于这“众多声音”,老师要适时引导,并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回答予以不同的评价和鼓励,并善于捕捉多元解读中出现的有价值的争鸣问题,组织学生展开充分的讨论,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张扬。

  2.共同解读,有效对话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老师大多采用一问一答的“传话”方式,要么老师疲于讲,学生倦于听和背。问题式教学法则是在平等、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中,老师和学生就某一文本或某个问题进行平等交流和有效对话。在这个过程中,老师的另一重身份便是学习共同体中的普通一员,是学生学习的同伴,而每一位学生也都享有平等参与对话的机会。学生能够真正融入课堂、走进文本,并互相合作、共享成果,从而大胆展示心灵的自由,迸发创新的火花。

  要达到这种境界,老师必须先走进文本,与文本对话,形成自己的想法和认识,而老师和文本的对话,就是钻研教材。除此之外,老师还须充分了解学生,了解他们的知识储备情况、情感体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只有真正吃透教材、吃透学生,老师才能量体裁衣,为学生与文本对话架设沟通文本的“桥梁”,引发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提高对话教学的质量,并及时把握课堂中的“生成性”,帮助学生完成知识意义的建构。

  3.三维目标,培养能力

  “通过阅读与欣赏、表达与交流和语文综合性实践等学习活动,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能够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提高人文素养,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成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这是《课标》提出的课程任务,2019年2月,《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进一步指出,要“着力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可见,能力的培养已成为目前中职学校育人模式的关键词,与此同时,中职语文课堂教学目标也由传统意义上单一的知识目标转化为三维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而问题式教学法便是在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学生间的合作沟通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道德素养和职业素养,为以后的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中职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问题式教学

  1.善于提问、紧扣文本

  一篇新课文对于学生而言,问题随处都有,哪些问题需要讲,哪些不需要讲;哪些重点讲,哪些可以简而言之,这既要看学生普遍的实际水平,又要看教材确定的教学重点。善于找问题,就体现在这两方面的把握上。问题过浅,一目了然,讲起来未免啰唆,抓不住重点的问题,就会有远离主题,喧宾夺主之嫌。因此,所提问题要紧扣文本,不可偏离主题。

  如《食物从何处来》一文,就涉及“ 叶绿素”“光合作用”等生物知识,细讲起来,怕一节课也讲不清,这时候点到为止,只要弄清楚这些片段运用什么说明方法,语言表达上有什么特色,别的都可不去细究。再如《我的空中楼阁》一文,可以提到好多问题,但是梳理之后就会发现,这些问题存在包容关系,最后只确定下面两个问题进行探究:第一,这是一间怎样的小屋?第二,作者在描写小屋时,观察角度、立足点先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轻松突破难点。

  2.提纲挈领,抽丝剥茧

  文本的解读不能只局限于单纯地提问题,要把单个问题与课文整体含义结合起来,让所提的问题有价值有意义。我们解答问题,也并不是为了单纯地把问题解答出来就算完事,而是要通过问题的解答,上升到对文章中心的理解。文章的单个问题与文章的主旨肯定不是相孤立的,相反是相互依存的。回答问题时,首先想到这个问题对表达中心有什么作用,只有站在文章主旨的高度,才能彻底地理解它的全部意义,这样解答的问题,不仅正确,而且便于记忆。只有提纲挈领才能如抽丝剥茧般地层层深入、由表层到深入、由结构到主旨。

  如《孔乙己》一文中反复出现的“店内充满了快活的空气”一句话,若单纯就这一句话作以理解,它只不过是用到反复的手法,若联想到封建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毒害,这就不是单纯的反复,它还反映了一定的社会背景,表现了在封建科举制度下人们之间的麻木不仁以及世态炎凉,这是造成孔乙己悲剧的一大原因。而这一系列的内容只凭老师的讲解,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吃力,这就需要设计科学而具有针对性的问题,通过深入浅出,引导启发学生逐步理解,最终轻松愉快地解决问题。

  3.多管齐下,有效结合

  若整堂课都以“提问式”来贯穿,未免显得单调枯燥,容易导致学生产生排斥心理,也会导致另一种形式的单一模式。因此,问题式教学法不能是单一的、也不能是孤立的,要与其他教学方法有效结合,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作用。有些内容可通过反复阅读来加以理解,这就需要采用阅读的方式,如《群英会蒋干中计》中人物形象的理解;而有些内容,可通过相互讨论取得多角度的认识,这就需要采用讨论的方式。

  三、问题式教学法的弱点

  1.容易肢解文章

  把问题提得过细,就会有肢解文章之嫌,从而使学生只弄懂了“点”的含义,而对文章的整体形象即“面”不能准确地把握,学生思想一旦不集中,就会导致点面不能和谐统一,影响其对文章全面透彻地理解。这就要求学生在课前一定要认真预习,只有在预习时整体了解了文章的情况下,才能在课堂上“逐个击破”时取得良好的效果。

  2.过度民主和开放

  师生关系和谐融洽是顺利实施“问题式”教学法的前提和基础,但若是过度的民主和开放,就会导致课堂混乱,老师失去其组织者和引导者的真正身份,学生不仅不能有序深入地去讨论问题并解决问题,反而将课堂视为畅所欲言、为所欲为的地方,这样,“问题式”教学法就失去了它本身的价值和意义。因此,在“问题式”教学法的具体实施过程中,老师一定要把握好度,在民主的同时,不忘自己首席引领者的责任和身份,有效组织课堂教学;在开放的同时,不忘教学目标的回归和教学重难点的突破,有效组织文本阅读。

  综上所述,“问题式”教学法是一种能启发学生智力、激发学习兴趣、引发学生共同参与的良好方法,掌握了它,对中职语文教学和中职学生的语文学习大有益处。

  田种霞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