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笠

  斗笠是农家生产生活的必需品。

  记得父亲从集市上买回一顶斗笠,第一件事就是在斗笠上号字。斗笠千篇一律,家家户户都有,不号字的话很容易混淆。被号字之前,斗笠似乎长了脚,一不留神就有可能溜之大吉。号上字后,它似乎有了归属感,从此变得老实规矩。

  斗笠从《诗经》中走来,从唐诗中走来,走进火热的劳动现场,只要有农业生产的地方,就不乏斗笠的身影。

  农人出门干活之前,总习惯性地戴上一顶斗笠,无论外面是什么天气。晴天,斗笠遮挡骄阳;雨天,斗笠遮挡风雨。斗笠之下,自成一方天地,农人也无风雨也无晴,该干什么就干什么,有条不紊,从容不迫。

  劳动的艰辛,斗笠全看在眼里。它怜恤劳动者,竭尽全力挡住风雨与炎热。斗笠还会“变身术”。在没有一丝风的日子里,农人取下斗笠,用它扇风,斗笠似乎变成了一把扇子。在山野里摘到成熟的野果,农人把斗笠翻过来,将吃不完的野果装在斗笠里,斗笠又变身果盘。有的农家将斗笠作为装饰,挂在墙壁的正中央,斗笠成了一件工艺品。在舞者的手中,斗笠是一件道具,衬托舞蹈的空灵与轻盈。而在武侠小说中,斗笠化身为高人手中的武器,一路旋转,直奔对方头颈……

  结束了一天的劳动,农人取下斗笠,将它挂在墙上。墙壁上,往往有斗笠的固定位置。黑夜,斗笠一动不动地趴在墙上,只盼望着天明,走出室内,走进大自然。只有在大自然中,它才能找到自己的价值,觉得舒坦、自在。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斗笠变得破损了。破了的斗笠,农家仍舍不得扔掉,那就送給稻草人吧。田野上的稻草人戴上破斗笠,发出几声沧桑的笑,看上去就仿佛一位神秘莫测的魔法师。这位魔法师能在短时间内将叽叽喳喳的麻雀镇住,然而很快,它们便识破,站到斗笠上和稻草人聊天。

  斗笠,人一旦戴上,便一生记挂。小时候,我是戴过斗笠的。几十年过去了,我从乡村来到都市,仿佛斗笠依然在顶。此刻,我走在熙熙攘攘、热浪翻滚的大街上,我的头顶上袭来了一方阴凉,我知道,那是故乡给予我的恩惠。我伸手一掬,仿佛掬起一把故乡的热土,给予我莫名的感动。在那方阴凉之下,我还听到了故乡的鸟鸣,闻到了故乡野花的芬芳……无论我走到哪里,我都像戴着斗笠一样戴着故乡的天空。

  刘第红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