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光来

  • 来源:安邸AD
  • 关键字:表情,生活,细微
  • 发布时间:2024-06-15 20:00

  午后,太阳渐渐出来,从厨房到卧室,房间开始一点点变得生动。比起很多规划得严丝合缝的空间,这座白房子从无到有的经历被贾睿和依然描述得很随意。“随意”本就是跟随自己的心意。贾睿和依然都不是爱钻牛角尖的人,他们希望家能够是自己的映照,跟随自己的意愿做出每一次选择。从上海到北京,贾睿和依然并不觉得有太大差异,离开忙碌的上海,待在北京的家更像是一种不经意的疏离。在家做饭、插花、听音乐、晒太阳、看书、陪福宝(爱犬名)……一切好像变慢了,生活的细微表情甚至变得清晰了许多。

  北京的阳光与上海的大不相同,晴天的晚上在通透的西厨房抬头即可看见星星;阴天时,雨稀稀落落地掉在头顶的玻璃屋顶上,泛着涟漪,像画,浸着古韵。北京的家因为有能容纳充沛光线的“阳光房”被热爱烘焙的依然看中——第一眼,她就决定那里将是她未来的西厨房。作为摄影师的贾睿从踏入房子的那一刻起,就用镜头记录房子里的每一点变化,不同时间光影的变幻像闪过的电影胶片,是瞬间的永恒。对自然光的钟爱成为串联后续不同房间的媒介,因光的迥异,家开始变得暧昧。他们将窗户扩到更大,减少门的存在,选择了最拥抱光线的白色作为基底。

  一层,让原本独立隐秘存在的主卧室敞开,使房子拥有一个自由畅行的回字廊,卧室成为洄游动线上最特别的一站,贾睿和依然有更多机会在光中游走。除了在一层与地下一层之间增加螺旋楼梯,房子原始的结构被基本保留下来。贾睿说,他觉得这些都挺好看的,“既然它们都已经存在了,就不要把它们去掉了”至于哪里该有电源插口等细节,都是他们在施工现场和工长即时确认的。他们说这里要,工长便拿笔在毛坯上画个记号……所以在被问起硬装这一“苦大仇深”的话题时,贾睿和依然很轻快地就把它一笔带过。他们之所以能用这样“随意”的方式构建家,大多也是因为自己的家自己来设计的缘故吧。小问题当然也会在任性随心中发生,比如他们偶尔还是发现缺了电源插口,楼上原本想要做成卡座的小空间因为技术不得不放弃,螺旋楼梯的形态也和他们最初构想的产生了偏差。但贾睿和依然都接纳了这些不完美,因为这就是在那个当下的自己。正如人总会变化和成长,空间也是可生长的、动态的,是可被器物、家具、生活气息填充与滋养的。接纳一座全新房子的过程就像是接纳自己的过程:随着生活的真实发生,一件一件心仪家具被添置,一个个生活场景被解锁。贾睿和依然发现,变了形态的楼梯也很好用,在这个家中,想到和得到之间的落差正在渐渐变小。

  事实上,“随意”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剥离不重要的“嘈杂”,在新家的设计中,贾睿和依然需要听到彼此的声音,他们将二人之间隐形但平衡的界限写进具体的居室布局与动线。依然说,除了都是“I”人,她与贾睿性格测试的后面三个字母完全相反。如果解读人的“互补”会显得有些抽象,那么当这样的互补落入空间时,家的状态就是两人相处模式的直观表达。在贾睿和依然看来,家一层的客厅更像男主人,贾睿在那里可以找到深色的皮质沙发、硬质的不锈钢材料、更加平直的器物轮廓;而以地下一层的客厅为原点望去,可以看见女主人依然的偏爱。她喜欢胖胖软软的家具,喜欢浅色的、舒服的布与棉。上下两层风格迥异的客厅既为前来做客的亲友提供了两个围合相聚的合适空间,同时也能够保留二人的两种风格。依然非常喜欢沙发,在他们的家里,有很多可以安心坐下的地方。她说“:沙发总能给人舒服的包裹感和安全感,一窝进去,你就会明确地知道自己‘回家了’,重新得到能量和元气。”

  依然是北京人,之前因为贾睿定居上海,两人一同在上海生活了几年。对于依然而言,这次搬入北京新家事实上是“回家”的过程,而贾睿需要经历一些小小的适应。他们都很爱上海的家,尽管那里只有75平方米,被中古家具和器物堆得满满当当。但当他们的新家远离城市中心,更加安静、开阔的时候,贾睿发现,不是每个新空间的角落他都会用到,也不是每个小沙发他都会坐到,他需要去习惯新的行动范围和空间使用方式。所以在楼下客厅的旁边,出现了一个80%复刻了上海家一角的区域。同样黑色的吊灯、同样工业拼装的书架,贾睿的手办和一些小摆设以相同的位置摆放其间。这是两人为上海居所保留的一块有形的回忆,是对它的一点点留恋,也是贾睿在迁徙过程中留给自己的一个小小缓冲区。

  贾睿和依然都是自由职业者,每天的生活与工作都在家中。早上他们通常一起做早餐、做家务,随后就开始各自的工作。楼上光线好时,他们会分别待在楼上自己喜欢的位置;当楼下更加舒适时,他们就跑到楼下,各自寻找沉浸之地。在他们的家里,并没有固定打造的木作和柜子,一切都方便灵活重组,可以根据两人当下的生活需求调整。这就是典型的“工作室”模式:更自我、不固化,家具和可移动的柜体、艺术品代替建筑结构,灵活地划分功能区。房间更多地为人的状态服务,它会是片段化的,甚至是场景化和碎片化的。最初依然一眼望见的阳光房区域已经被精心布置成烘焙厨房和晚餐厅。贾睿和依然都很喜欢法国南部式的农场生活:清透强烈的阳光、充满柑橘味道的田园,树木组成森林,甜点一从烤箱里取出,就可以拿到户外花园的长木桌上吃。他们的小阳光厨房尽管仍然在城市一角,却能满足以上终极生活理想中的一些小元素。未来他们会在那里培植更多植物,安置一个壁炉,继续尝试去更接近自己的理想生活。

  摄影师坛坛镜头中的这个家仍然是一个未完成式。贾睿和依然也曾商量,要不要等再住半年,家中更有人气、更与他们贴合再请朋友们来记录。但最终我们还是看到了它此刻的样子。“现在就是最好的契机,因为没有最完美的时候”,贾睿说,“无论如何,都会是一段很好的回忆。”在家所负载的人的细腻思虑中,贾睿和依然的小狗福宝是那个适应力最好的破局者。贾睿发现,福宝从一搬来就非常自如。既来则安,吃好喝好,每天和家人在一起,没有什么比这更重要了!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