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亲民主义——索尼α330与三支镜头辟入门新路
- 来源:新潮电子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09-09-07 14:10
诞生以来,入门级DSLR就担负起普及专业影像的任务,并一直是数码影像市场最为活跃的板块。但当技术应用达到一定高度之后,它们的未来之路又该如何发展?在2009年,尼康D90、佳能EOS 500D、奥林巴斯E-620等纷纷将入门级DSLR向中端看齐。不过,索尼新推出的α系列并没有跟进这股硬件提升之风,而是从外形设计及操作、人机界面上进行政良,并推出令人期待的镜头等相机附件,以带给用户更为亲切、友好的拍摄体验,让每个人都能轻松获得拍摄的乐趣。这样的改变,会否带给入门级用户另一份惊喜?
开时尚先河
和前代产品相比.α330最大的差别在外形设计上--应该说整体外形变化非常大,这主要体现在相机的手柄上。手柄不是直上直下,而以弧线形的圆滑过渡为功能拨盘留出了一个位置,视觉效果变得柔和许多。同时,因为锂电池由之前的NP-FM500H改用为个头较小的NP-FH50,闪存卡不用CF卡而改用SDHC及MS Pro DUO双插卡,从而让α330在三围上都做到了成功瘦身。而且机身重量也从前代的582g减轻至490g,减重达15%。
更令人称道的是,α330在手柄和右前侧机身均覆以仿皮质料,尽管不太柔软,但相机在手中的防滑效果非常出色,相比其他品牌的同级产品,感觉要好上许多。此外,索尼还在该防滑垫上进行了细小的方格状纹理处理,机身表面喷漆工艺也较α230高一档次,从而让α330透出几分时尚感来。据悉,索尼还将很快在市场上推出一系列漂亮的相机袋、镜头盖保护套及詹带等,时尚的造型颇具吸引力,很多人不讳言对这些配件的兴趣更大,特别是女性用户。
在测试期间,笔者也曾将α330给周围朋友试一下握持手感,他们大部对防滑效果很满意。只是一些手较大的男士会觉得手柄不够饱满且较短,指只能托在机身下方。不过,这对于女性用户来说却不是大问题,倒也切合α330针对女性用户的取向。
走亲民路线
对于入门级用户来说,DSLR外形小巧轻便固然不错,但操作如能简单直观则更好。索尼显然看到了用户的这种需求,率先在人机界面发起了变革。在显示界面上,索尼为α330特别设计了两种选择。其中,一种是传统数字显示,即我们在以前的索尼DSLR相机上所看到的信息显示界面。另一种则是图形化显示:在快门左右两边,各有一个站着和奔跑的人形标志,告知用户,要想固定动作,高速快门能适应高速运动,慢速快门可对应变化不大甚至静态的对象;而在光圈部份则提示用户,向左的大光圈拍摄的照片景深较浅,向右的小光圈则景深较大-这样的设计对初级用户的确很友好。
在菜单中,α330所用的字体都十分纤巧,整个界面非常清爽。特别是在Fn快捷菜单中,自动对焦模式、AF区域、测光模式、D-R动态范围优化、白平衡模式、色彩创意风格每个快捷选项都采用彩色图标,很容易让人亲近。进入各自界面选到相应选项后,α330还会给出该功能的文字说明。很显然,这些设计都是为摄影新手而来。
支持SDHC也是一个非常大的变化,用户终于可以在索尼DSLR上应用最普遍且价格十分低廉的SD卡了。对于索尼来说,能够做出这样一个决定应该是非常难得的事情。众所周知,索尼一直都是有些“霸道”的,其各条产品线上几乎都曾出现独有规格的事情,当年DV领域的Beta录像带、随身听中的MD、广泛应用的记忆棒……这一次,索尼站在了用户这一边!
打造高性价比
在2008年,索尼通过像素配置和快速AF实时取景+可翻转LCD进行组合,以三款产品布局入门级DSLR市场,带给用户更为细腻的选择。今年索尼同样采用了这种策略,不同的是在国内上市的产品中取消了α380,只保留了α230和α330,像素依旧维持在1020万。在竞争对手不断将配置往上提升的大环境下,这样的像素配置有人可能会不解,但看看小DC的像素发展,大家就该知道,1020万像素足以满足入门级用户的需求,加上没有配置高清视频拍摄功能,对成本控制更有优势-在市场上,α330套机价格还不到4000元!颇具吸引力。当然,这也要看用户是否像素先决了。
尽管在技术上并没有什么升级,但α330对初次使用DSLR的用户来说同样很有吸引力,因为它的配置其实已经相当完善:CCD防尘除尘可让用户放心用,免去了CCD粘附灰尘影响成像的后顾之忧;SteadvShot机身防抖系统蘸降低约2.5-3.5挡快门速度,在光线较弱的情况下有效提升了用户手持拍摄的能力:动态范围优化有助于拍摄光线对比强烈的画面,得到更多明暗细节。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α330依然拥有先进的实时取景快速AF功能,这是只有在索尼DSLR上才能享受到的快捷便利(去年我们曾以“开后自由之门”为题对此功能倍加推崇),它能让用户获得如同使用DC-般的拍摄体验,同时保持了DSLR的自动对焦性能。对比一下其他品牌产品的此类功能,几乎无机能出其右,目前唯有奥林巴斯E-P1的对比检测式AF性能与之相近。配合可翻转LCD,低角度仰拍或者高角度俯拍都得心应手。只是长时间使用Live View实时取景功能对电池消耗颇为明显,一般3-4小时用完。由于没有竖拍手柄帮助增加电量,所以选购时有必要加多一颗后备电池。
与镜头共舞
此次伴随α330一同发布的三支镜头都是入门级镜头,其中DTT18-55mm是套机镜头,DT 55-200mm和50mm F1.8 SAM可以作为用户选配。它们可形成完美的入门级镜头组合,不但能够涵盖从广角到长焦的大拍摄范围,更有标准镜头的F1.8大光圈+相机机身防抖技术,对光线较瞎的室内场景基本上都能应付,即便在夜晚的广场也有不错的性能发挥。不过,为保证画质,我们并不建议使用超过ISO800的感光度,毕竟α330在此方面的表现还有待提升,在IS01600T的照片虽然还有一定的可用性,但画质已不在可接受的范围之内。
三支镜头虽然都采用塑料外壳,重量较轻,但做工都相当不错,且变焦顺滑,手感十分出色。尤为难得的是,它们在对焦环上均配置有一道塑料圈,令手动操作更为舒适,这是在很多入门级镜头上所看不到的。
相比以前的产品,三支镜头最大的特点是部在镜头内安置了自动对焦驱动马达SAM(Smooth Auto-focus Motor),虽然它们并非索尼高端镜头才拥有的SSW超声波马达,也存在一定的对焦噪声(在可接受的范围之内),但相比相机机身内采用的马达驱动,显然拥有更快更顺的驱动性能,对焦反应不俗。即便使用DTTSS-200mm镜头,对绝大部分物体都能实现快速地准确对焦,只有在面对很细小的捌枝或者在画面中占据面积非常小的物体,对焦才会有所犹豫。当然,这和相机的对焦系统有很大关系。
索尼50mm F1.8 SAM镜头,1/40s,F1.8,一0.7EV。虽然焦距有限,但大光圈同样带来了浅景深,白色裤子边缘的紫边几乎可以忽略。廉价的镜头成像一样精彩。
DT55-200mmF4-56SAM镜头,长焦端拍摄。1/250s。F63。焦点在蜻蜒头部,成像锐利,景深极浅,这在很大程度上应归功于镜头,同时色彩还原准确
DT 55-200mm F4-5.6AM镜头,130mm焦段,1/125s,F13-0.7EV。为使背景较好的呈现,特意选择小光圈,成像依旧锐利,且没有紫边,荷花细节得到很好的呈现
DT 18-55mm F3.5-5.6 SAM镜头,1/320S,F3.5,广角端拍摄,靠近拍摄可以得到夸张的视觉效果,加上F3.5最大光圈同时保证了较浅的景深,这是使用DSLR的好处之一。
……
开时尚先河
和前代产品相比.α330最大的差别在外形设计上--应该说整体外形变化非常大,这主要体现在相机的手柄上。手柄不是直上直下,而以弧线形的圆滑过渡为功能拨盘留出了一个位置,视觉效果变得柔和许多。同时,因为锂电池由之前的NP-FM500H改用为个头较小的NP-FH50,闪存卡不用CF卡而改用SDHC及MS Pro DUO双插卡,从而让α330在三围上都做到了成功瘦身。而且机身重量也从前代的582g减轻至490g,减重达15%。
更令人称道的是,α330在手柄和右前侧机身均覆以仿皮质料,尽管不太柔软,但相机在手中的防滑效果非常出色,相比其他品牌的同级产品,感觉要好上许多。此外,索尼还在该防滑垫上进行了细小的方格状纹理处理,机身表面喷漆工艺也较α230高一档次,从而让α330透出几分时尚感来。据悉,索尼还将很快在市场上推出一系列漂亮的相机袋、镜头盖保护套及詹带等,时尚的造型颇具吸引力,很多人不讳言对这些配件的兴趣更大,特别是女性用户。
在测试期间,笔者也曾将α330给周围朋友试一下握持手感,他们大部对防滑效果很满意。只是一些手较大的男士会觉得手柄不够饱满且较短,指只能托在机身下方。不过,这对于女性用户来说却不是大问题,倒也切合α330针对女性用户的取向。
走亲民路线
对于入门级用户来说,DSLR外形小巧轻便固然不错,但操作如能简单直观则更好。索尼显然看到了用户的这种需求,率先在人机界面发起了变革。在显示界面上,索尼为α330特别设计了两种选择。其中,一种是传统数字显示,即我们在以前的索尼DSLR相机上所看到的信息显示界面。另一种则是图形化显示:在快门左右两边,各有一个站着和奔跑的人形标志,告知用户,要想固定动作,高速快门能适应高速运动,慢速快门可对应变化不大甚至静态的对象;而在光圈部份则提示用户,向左的大光圈拍摄的照片景深较浅,向右的小光圈则景深较大-这样的设计对初级用户的确很友好。
在菜单中,α330所用的字体都十分纤巧,整个界面非常清爽。特别是在Fn快捷菜单中,自动对焦模式、AF区域、测光模式、D-R动态范围优化、白平衡模式、色彩创意风格每个快捷选项都采用彩色图标,很容易让人亲近。进入各自界面选到相应选项后,α330还会给出该功能的文字说明。很显然,这些设计都是为摄影新手而来。
支持SDHC也是一个非常大的变化,用户终于可以在索尼DSLR上应用最普遍且价格十分低廉的SD卡了。对于索尼来说,能够做出这样一个决定应该是非常难得的事情。众所周知,索尼一直都是有些“霸道”的,其各条产品线上几乎都曾出现独有规格的事情,当年DV领域的Beta录像带、随身听中的MD、广泛应用的记忆棒……这一次,索尼站在了用户这一边!
打造高性价比
在2008年,索尼通过像素配置和快速AF实时取景+可翻转LCD进行组合,以三款产品布局入门级DSLR市场,带给用户更为细腻的选择。今年索尼同样采用了这种策略,不同的是在国内上市的产品中取消了α380,只保留了α230和α330,像素依旧维持在1020万。在竞争对手不断将配置往上提升的大环境下,这样的像素配置有人可能会不解,但看看小DC的像素发展,大家就该知道,1020万像素足以满足入门级用户的需求,加上没有配置高清视频拍摄功能,对成本控制更有优势-在市场上,α330套机价格还不到4000元!颇具吸引力。当然,这也要看用户是否像素先决了。
尽管在技术上并没有什么升级,但α330对初次使用DSLR的用户来说同样很有吸引力,因为它的配置其实已经相当完善:CCD防尘除尘可让用户放心用,免去了CCD粘附灰尘影响成像的后顾之忧;SteadvShot机身防抖系统蘸降低约2.5-3.5挡快门速度,在光线较弱的情况下有效提升了用户手持拍摄的能力:动态范围优化有助于拍摄光线对比强烈的画面,得到更多明暗细节。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α330依然拥有先进的实时取景快速AF功能,这是只有在索尼DSLR上才能享受到的快捷便利(去年我们曾以“开后自由之门”为题对此功能倍加推崇),它能让用户获得如同使用DC-般的拍摄体验,同时保持了DSLR的自动对焦性能。对比一下其他品牌产品的此类功能,几乎无机能出其右,目前唯有奥林巴斯E-P1的对比检测式AF性能与之相近。配合可翻转LCD,低角度仰拍或者高角度俯拍都得心应手。只是长时间使用Live View实时取景功能对电池消耗颇为明显,一般3-4小时用完。由于没有竖拍手柄帮助增加电量,所以选购时有必要加多一颗后备电池。
与镜头共舞
此次伴随α330一同发布的三支镜头都是入门级镜头,其中DTT18-55mm是套机镜头,DT 55-200mm和50mm F1.8 SAM可以作为用户选配。它们可形成完美的入门级镜头组合,不但能够涵盖从广角到长焦的大拍摄范围,更有标准镜头的F1.8大光圈+相机机身防抖技术,对光线较瞎的室内场景基本上都能应付,即便在夜晚的广场也有不错的性能发挥。不过,为保证画质,我们并不建议使用超过ISO800的感光度,毕竟α330在此方面的表现还有待提升,在IS01600T的照片虽然还有一定的可用性,但画质已不在可接受的范围之内。
三支镜头虽然都采用塑料外壳,重量较轻,但做工都相当不错,且变焦顺滑,手感十分出色。尤为难得的是,它们在对焦环上均配置有一道塑料圈,令手动操作更为舒适,这是在很多入门级镜头上所看不到的。
相比以前的产品,三支镜头最大的特点是部在镜头内安置了自动对焦驱动马达SAM(Smooth Auto-focus Motor),虽然它们并非索尼高端镜头才拥有的SSW超声波马达,也存在一定的对焦噪声(在可接受的范围之内),但相比相机机身内采用的马达驱动,显然拥有更快更顺的驱动性能,对焦反应不俗。即便使用DTTSS-200mm镜头,对绝大部分物体都能实现快速地准确对焦,只有在面对很细小的捌枝或者在画面中占据面积非常小的物体,对焦才会有所犹豫。当然,这和相机的对焦系统有很大关系。
索尼50mm F1.8 SAM镜头,1/40s,F1.8,一0.7EV。虽然焦距有限,但大光圈同样带来了浅景深,白色裤子边缘的紫边几乎可以忽略。廉价的镜头成像一样精彩。
DT55-200mmF4-56SAM镜头,长焦端拍摄。1/250s。F63。焦点在蜻蜒头部,成像锐利,景深极浅,这在很大程度上应归功于镜头,同时色彩还原准确
DT 55-200mm F4-5.6AM镜头,130mm焦段,1/125s,F13-0.7EV。为使背景较好的呈现,特意选择小光圈,成像依旧锐利,且没有紫边,荷花细节得到很好的呈现
DT 18-55mm F3.5-5.6 SAM镜头,1/320S,F3.5,广角端拍摄,靠近拍摄可以得到夸张的视觉效果,加上F3.5最大光圈同时保证了较浅的景深,这是使用DSLR的好处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