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son:开一间深夜食堂
- 来源:心探索·分享刊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生活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4-10-12 08:57
讲述者:Jason,37岁,上海人,爱自由的水瓶座。开过户外店,做过外企职员,2012年,离开城市来到大理,开了一间夜间营业的“深夜食堂”。
一种生活选择的背后,总有一个原因,比如我在大理开了一个深夜食堂。
深夜食堂里有两个比较有意思的元素:深夜出来的吃饭的人,常常是真正需要吃饭,或者他只是需要一个地方坐下来,而不是一般人到了吃饭时间的草草应付。夜里无法入眠的,常常有自己的独特习惯或者困惑,尽管是看起来不正常的生活作息,但是无趣的比例也要低一些;另外一个是客人们坐下来,可以和其他食客自然地聊天,或者不聊,这是深夜食堂的真正价值。当然食物本身也应好吃,但是这已经是其次了,因为若是寻觅美食,白天的选择一定更多。
表面上看我在学习日剧《深夜食堂》的老板,开一家类似的小餐馆。如果只是因为所谓的“有意思”,那么也只是表面的意义,不会是深层的。如果我是在学习什么,那么应该是毛姆小说《刀锋》里的拉里。拉里四处游学,思想逐渐成熟之后,最后决定去做一个出租车司机,以一个自由而极普通的工作作为方式来谋生。而背后支撑的,是自我丰富的内心和快乐,不需要依赖外部认可的,自由的渴求知识的快乐。
晚上到了店里,开始准备10点的营业。把蒸锅架好,煤球炉要好一阵才把水烧开,到营业前一些时间正好可以把蛋羹和鲜肉蒸上。然后开始从楼上储藏室取下台布,门帘,招牌。将三张桌子拼起来,铺上深蓝碎花扎染台布,桌帘。桌帘是ruby汪洋送的,米黄色的长条桌帘铺在深色的桌布上,不仅色彩上完美的组合,而且正好将长桌自然隔开。放上瓦罐鲜花,甚是好看。接下来在另一张桌上摆出咖啡机,土司炉和相应的物什。
淘米煮饭,这里一般餐馆的米饭很干,也很硬,因为从小习惯江南米饭的糯软,所以我特地打听怎样才可以煮到好吃,诀窍是选的米要好,本地的弯桥米就不错,而且两块五一斤也便宜;煮的电饭锅要用高压锅。煮出的米饭就和上海的差不多了。有几次客人说在深夜食堂吃到的米饭是大理吃过最好的,令人欣慰。
准备鸡蛋羹是每天十点的必修课,打好鸡蛋,加入生抽料酒香油,香菇丁,和鲜肉末,大约做上6个,其中一两个要做成素的,因为有些客人不吃荤。鸡蛋羹的诀窍大约就是以上的料,加上用有盖子的盅。水开后根据火候大约十二分钟样子。有时候事多忙乱时,就会煮过头砸了,一下六个全报废,令人沮丧。后来红红带来了定时器,就好了很多。
煮上奶茶,大麦茶,慢慢炖着。水果削皮,切碎熬上做水果羹。如果葱油没有了,就要熬制一些,猪排也需要腌制。零零碎碎准备完,大约就接近或者略过十点了。客人早些到的话,就已经坐着等了。准备这段时间若是要招呼客人,给他们弄吃的,常常打乱节奏,甚至做砸东西。而早到要吃饭常常是熟人,不好意思说,但心里难免要腹诽几句。
客人有时多,有时少。多的时候坐满没位置,一拨接一拨。清淡的时候一晚上大约就两三人。对我来说,人多人少都好,人多生意好挣多一些,人少的话,可以坐下来安静地学语言。
人生根源的问题也许是思考生活的意义,当然大部分人并不太多去思考,即使偶尔想起,也没有个眉目,让人发愁,索性就不去多想。人自然是寻求快乐的,那什么是快乐,并不容易得出结论,尽管现成的答案很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