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之我见

  • 来源:学习导刊
  • 关键字:识字兴趣,及时复习,以读促识
  • 发布时间:2014-10-31 15:36

  【摘要】识字教学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为了使学生在愉快轻松的气氛中主动地识字,教师要根据学生年龄特点,积极探索多种有效方法,激发识字兴趣。及时复习,切实提高识字教学成效。以读促识,在实践中提高识字效果。

  【关键词】识字兴趣 及时复习 以读促识

  识字教学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为了使学生在愉快轻松的气氛中主动地识字,教师要根据学生年龄特点,有意识地激发他们的识字兴趣,拓宽识字途径,培养识字能力。我认为可采用以下几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一、积极探索多种有效方法,激发识字兴趣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儿童的有意注意时间短,无意注意占优势。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注意特征,在教学中,要经常变换不同的识字方法进行学习。

  1.汉字是属于表意文字,其中百分之七十以上是形声字。因此,正确掌握形声字是完成小学识字任务的关键之一。在形声字的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分析形声字形旁的表意功能。如在“膀、腰、肚、背”,“摇、挤、搬、擦”两组形声字的教学中,我先后分析并要求学生区分“月字旁”和“提手旁”的表意功能。引导学生发现“月字旁”的字跟身体有关,“提手旁”的字表示与手关。最后总结形声字的规律:“形声字,分两半。形一半,表意思;声一半,示读音。形旁相同是同类。”学生正确区分了这些部首,就能很好地掌握带有“月字旁”和“提手旁”的汉字了。

  2.在识字教学中,根据字形特征,利用顺口溜识字效果也很好。像“一点一横长,一撇到南洋,走进森林里,坐在石头上。-磨”学生很容易记住“磨”这个字了。再如教“请、睛、清、晴”等字时,可以编成顺口溜帮助学生识字:“青字加言组成请,客人到家我说请;青字加目就是睛,繁星闪闪眨眼睛;青加三点变成清,小河弯弯水清清;青字加日就是晴,日出东海天气晴。”这样,既识记了字音、字形,又理解了字义,同时锻炼了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一举多得。中国汉字,很多都可成为一则谜语。鼓励学生自编谜语,寓教于乐,不失为一种好的识字法。“三人同日去看花—春”;“一口咬掉牛尾巴—告”;“告诉米赶快走—糙;”“他是大王正在吃糖。—玉;”“俺家大人不在家。—电”……学生动脑思考了,记忆就会更持久。

  3.教育心理学家洛克说过:“教导儿童的主要技巧,是把儿童应做的事也变成一种游戏似的。”低年级学生更是喜欢游戏。所以教师应十分重视引导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游戏中识字。尽可能通过游戏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如“开火车”游戏。教师问:“小火车开呀开,开到哪一排?”学生抢答:“开到我这排。”教师选一排学生用“开火车”的方式来认读生字,读对的字请大家跟读一遍;读错了,其他同学帮助纠正。若纠正对了,大家就跟读,若还是不对,其他同学再纠正,依此进行。还可以用“采贝壳”“摘果子”、“找朋友”等游戏来巩固生字。

  另外,配合识字内容,通过制作生动的课件,创设情境,也能使学生乐于学、乐于记。当然在平时的教学中还有很多识字方法,如:熟字加偏旁、换偏旁、在语言环境中识字法、动作演示法等。对于同一个生字,学生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用多种方式识记。

  二、及时复习,切实提高识字教学成效

  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表明: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在识记的最初阶段遗忘速度最快,以后逐渐缓慢。因此,我们可以在每节识字课前拿出五分钟用于复习。在记忆没有模糊时,及时复习刚认识的生字,加以强化,并且也复习前面已经掌握的生字。每节课的复习都要有计划。比如在学习第六课时,我们复习第五课和第三课的生字。那么在学习七课时,我们就要复习第六课和第四课的生字。这样既节省了时间,又能有效地减少遗忘。

  听写也是及时巩固字词学习的一种有效方式。怎样才能做到面向全体,让学生积极参与呢?多种形式的听写比机械地抄抄写写更有效。可以教师读,学生写,交换改;也可以家长读,孩子写,自己改;还可以同桌互相听写,互相改。这样,每个孩子既当老师又当学生,既检查别人又被别人检查。学习变被动为主动,学生精力高度集中,能准确、快速地掌握生字。

  在识字过程中,学生记得快,忘得也快。针对学生这一识记特点,在教学中,我让学生根据熟字换偏旁这类字的特点,用加减法识记生字。如“坡”与“波”、“娃”与“蛙”、“跑”与“抱”等等,通过对比记忆,学生不仅能较快掌握新字,而且还能在对比中与以往的熟字多次见面,进一步巩固了旧字,可谓一举两得。

  三、以读促识,在实践中提高识字效果

  识字的最终目的是为阅读做准备的。当学生识字积累到一定数量时,就会有阅读的愿望和阅读的冲动。这时教师应及时抓住机遇,机智、有效地激发其阅读的兴趣和热情,鼓励阅读,并指导其怎样阅读。小学生是最爱听故事的,听故事时个个挺直身子,竖起耳朵,两眼闪烁着欣喜的目光。根据学生好奇心强的特点,在课堂上,老师在讲故事时设置悬念,或讲头留尾,或中间留白,或讲果留因。充分吊起学生阅读的“胃口”,剩下的就让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这样不仅复习巩固了已学生字,还可以增识大量生字,不仅发展了学生的语言和思维,也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亲子共读,取得家长的配合效果会更好。教师要及时与家长沟通,根据学生实际采取适当方法,就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孩子读给家长听,一人读一段,给动画片配音,这些方法都不错。在教学中也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举行朗诵比赛、故事会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品尝到成功的喜悦。

  总之,只要我们肯动脑筋想办法,做教学的有心人,结合学生的思维特点,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使学生积极地参与识字教学,运用有效方法及时复习巩固,阅读提高,识字教学就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成效。

  参考文献:

  《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新课程的理论与创新》

  侯玉玲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