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预判“853”法则

  • 来源:家庭医药
  • 关键字:中风,高血压,痴呆
  • 发布时间:2014-12-05 09:52

  脑中风发病急,危害大,治疗难,深受人们关注,也让大家害怕。

  脑中风分为缺血性和出血性两大类。由脑血管阻塞引起的是缺血性脑中风,又称脑梗塞,占中风的70%~80%;由脑血管破裂出血引起的是出血性脑中风(如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占中风的20%左右。另外,还有少见的高血压脑病和血管性痴呆。

  在我国人群的致死病例中,中风是第二大死亡原因。早期识别和快速应对,可以大大降低中风患者死亡率,还可减少中风后遗症发生。而要做到早期识别,不妨记住下面的“853”法则。

  8项危险因素

  国家脑中风筛查与防治工程委员会提出了适用于40岁以上居民的脑中风风险评估卡,上面有利用8项危险因素进行个体脑中风发病风险的评估,您可以一一对比自查。

  1.高血压:血压不低于140/90毫米汞柱;

  2.血脂:异常或不知道;

  3.糖尿病:有;

  4.吸烟:有;

  5.心跳不规则(房颤):有;

  6.明显超重或肥胖:有;

  7.缺乏身体运动(很少进行体育运动):有;

  8.脑中风家族史:有。

  如果具有的危险因素不足3项,且没有慢性病者,可评为低危人群。

  如果具有的危险因素不足3项,但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心房颤动或瓣膜性心脏病等慢性病其中之一者,则可评为中危人群。

  如果具有3项及以上危险因素,就可评为脑中风高危人群;既往有过脑中风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史者,也属于高危人群。

  5种常见症状

  脑中风的症状与受损部位有关,若出现下列5种症状,要考虑中风的可能。

  1.一侧肢体偏瘫或单个肢体轻瘫。表现为一侧手脚麻木、乏力,严重者完全失去知觉、不能动弹。也可以表现为单个上肢或下肢麻木、乏力。

  2.视觉障碍。表现为一过性视物雾状,或眼前有阴影,常伴肢体瘫痪。

  3.言语障碍。能听懂别人的话,也可正确表达,但发音不清楚或不能阅读;或能听懂别人的话,但不能准确表达,答非所问;或完全不能言语,不能听懂别人的话。

  4.眩晕、走路不稳。感觉周围的事物或自已在旋转,走路时感觉路也在摇晃,走路不稳。

  5.吞咽困难。轻者饮水呛咳,重者连吃米饭等固体的食物也会出现呛咳,甚至口水都不能咽下而不自觉地流出。

  3种预判方法

  根据脑中风上述表现,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推荐了脑卒中院前识别表,又被称为脸、臂、说话的FAST试验。该表用“脸(Face)”、“臂(Arm)”、“说话(Speech)”3个指标来预判,操作简单,在患者未到医院之前,就能有效识别有无中风。

  1.脸(F):请患者露齿微笑,看患者的嘴有无歪斜,脸部两边的表情是否有不一致。有的话说明患者一侧的肌肉张力丧失。

  2.臂(A):要求患者闭眼,伸直手臂,看患者手臂是否有力。如果有一侧手臂无力,可看到该手臂缓慢下移。

  3.说话(S):问患者几个简单问题,如:“你现在在哪里?”“今天星期几?”听患者的讲话是否含糊。如果说话口齿不清或困难,甚至丧失语言能力,要怀疑中风的可能。

  如果发现患者有上述中风症状或符合FAST试验的表现,应在第一时间将患者送医院救治。如果上述“脸”、“臂”、“说”3项中出现1项,新发中风的可能性是72%;如果3项全部存在异常,发生中风的可能性超过85%。

  □湖北省荆州市第二人民医院主任医师 罗光荣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