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腹水防治8问

  • 来源:家庭医药
  • 关键字:肝硬化,感染,腹水
  • 发布时间:2014-12-08 08:01

  肝硬化是临床常见的慢性进行性肝病,由一种或多种病因长期或反复作用形成的弥漫性肝损害。由于其晚期常出现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继发感染、脾功能亢进、腹水、癌变等并发症,一旦被确诊为肝硬化,患者往往有巨大的心理压力。如果再出现腹水,无异于雪上加霜。

  那么,如何知道是肝硬化腹水?为什么会有腹水?出现腹水就等于得了不治之症吗?对于这些问题,患者往往感到非常疑惑。其实,了解一些基本常识,科学对待这些问题,能使患者和亲属建立起与疾病长期作斗争的信心,掌握治疗的主动权。

  下面,我们就来谈一谈有关肝硬化腹水的8个问题。

  1.是否真是腹水?

  腹水较多时表现为腹部膨隆,但腹部膨隆并非全由腹水所致。临床上,下列情况易与腹水混淆:

  巨大卵巢囊肿 腹部前后膨胀度大于两侧膨胀度,尤以脐下部突出为特点。或可摸出囊肿轮廓。

  肥胖 腹突出呈球状,脐下陷,身体他处亦肥胖。

  巨大腹内囊肿 膨胀不对称,X线检查出胃肠道受压变化现象,多发现于腹膜后、网膜、胰腺及包囊虫病。

  2.如何知道有了腹水?

  健康人的腹腔里也有大约50亳升液体,它们像润滑剂一样,润滑肠管的蠕动,人体自身并无任何感觉。如果腹腔内的液体超过200毫升,称为腹水。产生腹水的原因很多,其中以肝硬化最常见。

  少量腹水,患者可无任何症状。有中等量以上的腹水时,腹胀最为常见,有时伴有全身水肿,或无原因的体重增加,腹部膨胀。如腹水被细菌感染,患者可出现发热、腹部按压时疼痛。

  诊病时,医生常用转换卧位的方法加上叩诊来判断有无腹水,但是当腹水量小于2000毫升时,用这种方法不易查出。采用B超检查有无腹水,既客观准确又无痛苦,只要有300毫升左右的腹水便可查出,还可与一些前文所说似是而非的疾病(如卵巢囊肿、腹部脓肿、血肿等)作鉴别。这是因为不同的液体和组织吸收超声波的特性不同。CT检查还可以判断腹水的密度和均匀程度,但是检查起来比较复杂,花费也大,不宜作为常规或首选的检查项目。

  3.为什么会长出腹水?

  简单地说,腹水来自人体血液、淋巴液,常和体内钠离子的存留相伴行。最新医学研究认为腹水产生有多种因素:首先患者体内一些扩张血管物质增多,好比河流拓宽了,挖深了,原来河水量就相对不足,即血管内有效血容量不足,为了补偿这种不足,人体通过各种途径,主要是通过肾脏的工作,将钠离子和水保持在体内,以维持血容量,这种变化在腹水还未形成前,就已经在体内悄悄地进行了,只是尚未表现出来,久而久之便可出现腹水。

  补偿血容量不足,本来还有一种办法,就是让血管收缩起来,无奈肝硬化患者的血管“不听”这些收缩血管物质的指挥,只能积存钠离子和水来补救。此外,血液中的白蛋白降低,也是重要因素。原来血液中足量的白蛋白使血液具有一定的渗透压,靠这种渗透压可将组织中的水分“吸回”到血液中来,再从肾脏排出。然而,体内只有肝脏能制造这种白蛋白,肝硬化以后,白蛋白的制造减少,血液失掉这种“回吸”水分的能力,水分便大量存在体内。再次,肝硬化时肝内正常结构全被纤维组织(“瘢痕”)取代,血管走行极度不畅,就像河道前方被沙石、泥土堵塞,后面的河水自然要泛滥一样,血液、淋巴液也会因阻塞压力升高而外漏到腹腔。外科医生做手术时便常见到硬化的肝脏表面不停地向腹腔内“滴水”。此外,腹水的产生与肾脏血管受到体液压力而血流减少,尿量因而减少,水分排出减少也有一定关系。一旦腹水形成后,又会造成更多的水钠潴留,形成恶性循环。

  4.出现腹水意味着什么?

  肝硬化后出现腹水,反映肝脏功能不佳,特别是较多的钠离子与水潴留。腹水出现,的确会给病情带来一些复杂甚至严重的问题:促使上消化道出血;给腹腔内细菌繁殖感染提供了条件;大量腹水可造成呼吸困难,肾功能衰竭(肝肾综合征)无尿,处理不当时可造成体内电解质、酸平衡紊乱甚至肝性脑病(肝昏迷)。但这并不等于就到了绝症阶段。只要治疗合理,患者和医生密切配合,腹水是可以明显减少或完全消失的,因此不必过分悲观。

  5.患者该怎样配合治疗?

  首先,有几个使肝功急剧恶化的“陷阱”必须避开:一是喝酒;二是过多地服药;三是各种感染;四是精神与体力的过劳;五是营养过度。我把它们总结为“酒、药、炎、劳、肥”5个字。

  已经出现腹水的患者,必须绝对卧床,因为卧床能改善肝、肾的血液供应,减轻扩血管物质的扩张血管作用。有些轻症腹水,只要卧床和限制盐的摄入,就可达到利尿的效果。

  患者要学会自己记录水分出入量(饮水量与尿量),可用医院的输液瓶和广口罐头瓶(用胶布标上刻度)代替量杯,这样可以准确地观察利尿的效果。

  患者配合的关键问题也是难点问题,就是限制钠盐的摄入。应强调的是,这是治疗的基础,没有这个基础,其他治疗很难收效。这里的钠盐不仅是指限制调味用的食盐,也包括酱油、咸菜、辣酱、味精等。正常人的饮食中,一般每天食盐应控制在6克以下,低盐饮食要求每天进食的钠盐在2克以下,无盐饮食则盐量应在0.5克以下。事实上,应当是全部食物不能加盐。因为食物、药物中均含有一定量的钠盐。

  少量到中量腹水用低盐饮食;中等或大量腹水限钠在1克以下;顽固性腹水用无盐饮食。一般不限制饮水量,血钠低时应限制进水(包括流质饮食量)在1500毫升或以下。限制钠盐时,只能用醋或糖来调味,虽然可能影响食欲,但也应努力克服。顺便提一句,市售“代盐品”中仍含有相当量的氯化钠,不能代盐。

  6.怎么治疗腹水?

  (1)利尿剂治疗:这是最主要的治疗手段,适用于绝大多数患者。一般以排钠、保钾利尿剂作为长期治疗基础。药物有螺内酯(安体舒通)、氨苯蝶啶,由于个人敏感程度差异很大,应从小剂量开始,根据需要,可间断、交替使用呋塞米(速尿)、氢氯噻嗪(双氢克尿噻)、利尿酸钠等,后三者在使用中应补钾。中药利尿也有良效。

  (2)腹腔内注射利尿剂:适用于一般口服利尿剂无效者,常用的药物有呋塞米(速尿)、多巴胺等。利尿效果常受腹水多少的影响。

  (3)腹水回输:可达到减少腹水和利用腹水蛋白质与某些抗体的双重效果,分为浓缩后回输与直接回输两大类,后者更适用于基层医疗单位,需要一定的设备。

  (4)放腹水同时滴注血浆扩容剂:这一方法改变了过去不能放腹水的治疗观点。新近研究发现,在大量放腹水的同时,输注血浆扩容剂,对全身及肾脏血流动力学并无重大不利影响。不过,滴注白蛋白价钱昂贵,可用中分子右旋糖酐-70代替,用量都要合适。

  (5)综合或交替使用以上方法: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不论采用何种方法,都应稳步前进,不宜操之过急,否则有欲速则不达之虞。

  (6)保肝治疗。

  7.能预防腹水再度出现吗?

  (1)预防腹水可参见问题5。

  (2)预防消化道出血。不少患者的腹水往往出现在上消化道出血之后。预防上消化道出血行之有效的办法,包括口服药物(心得安、汉防己甲素等),内镜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硬化疗法(对有出血史者)或套扎等。

  (3)实践证明,各种降低门脉压的手术,可防止、延缓腹水的再出现。

  8.哪些情况应该住院治疗?

  (1)大量腹水已经妨碍日常生活者;

  (2)虽经正规内科治疗(卧床,限制钠盐,利尿),尿量仍少者;

  (3)腹部压痛,伴或不伴发热;

  (4)血白细胞升高者;

  (5)腹水呈血色,镜检有红细胞及脓细胞者。

  □陕西省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 李增烈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