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世博,还有电视

  • 来源:综艺报
  • 关键字:世博 电视
  • 发布时间:2010-07-07 09:32
  世博,世博,还是世博——6月的上海滩笼罩在这个宏大的主题下。这段时间,涌到黄浦江畔的外地人绝大多数都怀揣着逛一逛世博园的梦想。但对于影视行业的从业人员来说,订一张飞往上海的机票,目的却是为了一年一度的行业盛会——上海电影电视节。

  从电视节交易展会第一天熙熙攘攘的会场,我们可以知道,这些人的目的并都不是借着公费旅游来蹭世博会的。他们中的很多人带着诚意和憧憬来到了这里。

  无论是展会、交易, 还是论坛,尽管在世博会的光芒笼罩下,今年的上海电视节依然闪烁着关乎电视产业的种种亮点。

  “北冷南热”的交易展

  中国影视行业一直是“南轻北重”,南方的影视娱乐公司无论是数量、规模、市场号召力都远逊北方。虽然这种“南北划分”的方法并不科学,但也可以看出地域发展的不平衡和资源分配的差异。每年北京举办的中国广博会上,大厂商云集,在北方这个地盘上,自然是北方的影视机构唱主角。而上海电视节的交易展上,来自南方的影视机构显然更加铺张和活跃。

  上海东方传媒集团(SMG)、浙江影视、华策影视等机构,展台都颇为乍眼。现场搞3D直播的SMG,以及浙江影视、华策三家展台聚集了众多人气。在华策影视华丽的展台,杨伟光、黎瑞刚参观“捧场”,突显了这家影视公司老板赵依芳不俗的人脉。就连上海克顿这样之前专注做媒介顾问咨询的公司,如今也开始进入电视剧市场,其面积不俗的展台表现出其进军影视剧的雄心。其他上海、浙江等地公司也各有特色。

  相比来说,北方的公司则稍显小气。首都影视制作业协会居然只有一个小得可怜的联合展台,十几家公司“蜷缩”在小隔间里,丝毫没有展现出该协会的龙头地位。连华谊兄弟这样的巨头也没有独立参展,尽管它旗下的制片人吴毅、李波等在会场上频频出没,但华谊兄弟的身影在今年上海电视节交易展上难觅踪迹。不过海润和金英马这两家成功完成首轮私募的公司却出手阔绰,搭设的展台和所带来的作品都体现了一个瞄准上市的公司应有的气魄。之前在公众场合,鲜有露面的海润影视董事长刘燕铭居然也来到会场,看得出为了在资本市场上有所作为,增加企业透明度很有必要。

  整体而言,影视剧公司越来越务实,以往到会场助阵的明星,今年基本没有,浪费了娱记们很多的热情。从交易项目来说,年代剧成为很多公司的主打,时装剧、古装剧也逐渐增多,家庭伦理剧则没有太显眼的表现。

  值得一提的是,参展交易机构中,影视公司占了绝大多数,电视台和节目公司寥寥无几。电视台的缺位可以理解为各台复杂的地域心理,但电视节目公司的消失则说明民营电视市场依然低迷。

  相比这场为期几天的“秀”,更加务实的交易在媒体视野之外进行着。那几天,在延安西路的贵都大酒店举行的2010年电视剧新片看片会,才是真金白银的生意。酒店大堂二楼的看片室以及大堂咖啡厅里聚集了无数国内大大小小的制片人和电视台购片负责人,甚至还有亲自来抢好剧的电视台台长。一边是吆喝兜售、待价而沽的卖方,一边是挑三拣四却“强取豪夺”的买方。市场的博弈往往体现在几个眼神和几句话之中——在亲密的呼朋唤友之余,一壶茶,一杯咖啡,就促成了一单几百万上千万的交易。这就是上海电视节给影视业搭建的最实质的平台。

  冷热不均的论坛

  白玉兰论坛一直是上海电视节最为引人瞩目的单元。每年这里都会有很多热门和前沿的行业话题供大家交流分享,今年也不例外。如果说第一天的“时尚-女性-媒体”讨论稍显小众的话,第二天高峰论坛《三网融合——创新发展之路》则座无虚席、业界瞩目。

  6月8日下午,上海展览中心友谊馆,这个论坛在喧嚣中开场。场内听众都急切地想听到国家广电总局科技司司长王效杰的《三网融合和下一代广电网》演讲,更急切地想听到传言中的国务院关于三网融合试点会议的内容。

  王效杰果然没有言辞闪烁,大大方方地向听众证实:6月6日国务院会议已经通过了有关三网融合的试点方案,同时围绕此次试点方案作了阐释。此前,坊间传闻,《三网融合试点工作方案》历经六稿,广电总局与工信部僵持不下的“IPTV内容播控权”最终归广电总局所有。这个论坛对三网融合播控权迷雾来说,有拨云见日的作用。

  最后一天的“ 两岸偶像剧论坛”则最具娱乐噱头,尤其是当《流星花园》的制作人柴智屏和《一起来看流星雨》制片人姚嘉坐在一起的时候,媒体更是充满了无限期待。让媒体感兴趣的不仅仅是这两位美女制作人的相貌,而是两岸在偶像剧合作中的矛盾和问题。实际上,论坛最后还是在不温不火的状态下结束,记者和主持人都没有太过刁难两位美女,也许两岸的电视业合作,并不适合在口水仗中成长。

  感觉最为可惜的是一系列纪录片论坛。作为小众的纪录片,几个论坛人气都不足。这并不是主办方上海纪实频道所愿意看到的。其实这几个纪录片论坛品质很高,嘉宾也很真诚,但无奈市场太小,纪录片在影视圈的地位太过于边缘,所以前来采访的记者稀稀拉拉。对于台上的演讲嘉宾,台下的很多人都相当陌生。相比热闹喧嚣的交易展、偶像剧、三网融合的大话题,这种冷静和孤独暗合了纪录片的生存环境。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