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冠中:裁减东西结合的新装

  • 来源:艺术生活快报
  • 关键字:吴冠中 东西结合 新装
  • 发布时间:2010-08-12 14:49
  时代决定走中西融合之路

  吴冠中所处的时代,东西方民族都在经历着传统绘画向现代绘画的转变,但方式和途径却大相径庭。在这种转化中,中国绘画一开始就形成了国画与西画、借古开今与借洋兴中的两大取向,在两军对垒的共时并存中踏上了同一个进程。一路是黄宾虹、齐白石所走的借古开今的道路,另一路则是徐悲鸿、林风眠等探求的中西融合的险途。

  仅从“借洋兴中”一路来看,徐悲鸿、蒋兆和等人主张吸取西方的写实传统,开拓了新写实艺术的大道;林风眠则明确提出“中西调和”的观点,吸收西方现代派绘画的精神,提倡中国画与西洋画结合,创造新的民族绘画艺术,开始了新写意艺术的探索。

  1935年,吴冠中考入林风眠任校长的国立杭州艺专,一方面继承了林风眠“中西融合”的思想,走上了中西融合的道路。另一方面深受大师潘天寿“传统出新”思想的影响,没有偏废中国传统绘画的学习,使得其以后的创作得以建立在一个深厚扎实的传统根基之上。吴冠中自己称“杭州艺专的艺术道路,也可以说是林风眠的艺术道路,是指引我进入艺途的明灯”。

  1947年-1950年是吴冠中的另一个重要时期,他追寻着杭州艺专的老师们的足迹来到巴黎留学,接触了从古希腊时期一直到西方现代主义的各种风格,但他最喜欢的是后印象主义的梵高和赛尚,喜欢他们对绘画的感情投入以及对画面形式感的追求。吴冠中沿着这条西方美术史的脉络把握了西方绘画的形式美规律,并立志用这些能产生强烈视觉感受的形式美法则来“剪裁东西结合的新装”。

  油画民族化和水墨现代化是中西融合的一体两面

  早年吴冠中以银灰作为掩护小心地进行着“拿来”的西方现代艺术的形式美与结构美的探索。70年代后期,他从中国画的构图、笔法和意境等角度切入意象风景探索,开始深入中国的“意境”美学境界,找到了自己融合中西的第一个契机,创作了大批富有东方意境的绘画。80年代是吴冠中的油画民族化与国画现代化艺术成熟并起飞、走向世界的年代。他对西方形式语言的熟稔于心和对中国传统文化谨慎的深刻把握使他的风景作品呈现出一种极富东方诗意美的个性化语言。吴冠中认定东西方艺术如同爬山,一个从东爬,一个从西爬,爬到高峰必然殊途同归。90年代及其之后,吴冠中的作品进入了更加纯粹的抽象与表现阶段,视觉上更为简洁与单纯,形色意兴,笔触恣肆,不再拘泥于一般的形式美感表达,而是历经沧桑、阅尽人间春秋,对一生进行反思的体现。那种对于人生与历史的明察秋毫,使他的画面萦绕着一种飘渺的非现实时空的气息。

  纵观吴冠中不断变化的绘画创作,在它的变化当中始终贯穿着一个方向—向现代观念挺进,经历了漫长的“油画民族化”的探索,又继续向“水墨现代化”前进纵深。水墨画在吴冠中艺术的发展过程中处在前导地位,一切观念上的冒险都是从水墨画开始尝试,然后逐渐向油画渗透。油画民族化与水墨现代化实际上是他试图融合中西艺术探索之路的一体两面,他企图试验连接中西方的艺术桥梁。

  中西融合融合的是什么

  吴冠中的中西融合首先是中国传统与西方当代的融合。吴冠中对中国传统是一种高层次的绘画精神而非具体的绘画形式的继承和借鉴,他一生受潘天寿的影响,认识到文人画传统的丰富内涵,并最终把握了文人画传统的精髓——意境,对意境的追求成为贯穿吴冠中50余年艺术探索的一条主线,对于西方,吴冠中迷恋的是西方绘画造型的特色、色彩的多变、层次的丰富以及由此形成的强烈的视觉效果,他接受了强调主观情绪表现和画面形式的西方现代派所追求的在形式美中求得艺术本意的思想,把握到形式表现手法的丰富多样与主观情绪表现的重要性,并以此为武器进行中西融合的尝试。中西融合的第二个内涵则是水墨与油彩的相互移植。中西绘画在材料和工具上的差异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它们各自的风格面貌,中国画多用宣纸、笔、墨等工具材料,主要用线造型,易于表达流畅、含蓄的韵致,但表现大千世界的能量非常有限,西方的油画易于表达丰富的色感,浓郁与凝滞的厚重感,但往往缺乏神韵。吴冠中就是根据油彩与水墨的不同特性,选择他它们各自最适宜的题材来解决他们之间的矛盾的。“当我在油画中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时,将它移植到水墨中去,有时候就相对地解决了。同样,在水墨中无法解决时,就用油画试试”这种对比、移植,丰富两种工具材料和绘画形式的不同表现力,是吴冠中极具创造性的特色。

  真诚的画家选择某种形式和结构,创造某种境界,总是与他的某种情感倾向和意识层面想对应的,如同心理学上所说的“异质同构”。多年来吴冠中矢志不移,东寻西找,为中西方的艺术融合之路成功架起了相会的彩桥。他以形式美作为堡垒,竭力营造不止于画面的中国“意境”,同时以深厚的文化积淀和品行操守营造画面的“境界”和“格调”,“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他说道,“我知道中国现代美术史上的某一方位的制高点,我攀援多高,大概就有多高了。”

  老甲:中西融合是躲不掉的

  艺报:吴先生一生致力于中西融合,你能从你的角度,谈谈中西融合的必要性吗?

  老甲:我认为中西融合是必然的,想躲都躲不开。现在的世界是一个非常透明的整体,地区之间的交流非常密切,某个地区产生了什么优秀的作品或者思想、思潮,其他地区必然会受到影响,你想“金屋藏娇”据为己有,那是绝对不可能的。尤其是在如今全球化的趋势下,中西融合根本无法回避,甚至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艺报:那你觉得中西融合将会成为未来中国画坛的主导力量?

  老甲:我只能说走中西融合这条道路的人越来越多,只有极少的人不受影响,即使再砌一个万里长城,也挡不住中西融合的趋势。其实中西融合是个很自然的过程。主要融合的是中国艺术比较欠缺的一方面,吸收西方的东西就能很自然地补充这些欠缺。如果我们中国绘画的水平处于一个较高的位置,我们不去融合它,它也会主动地来融合我们的东西。

  刘一原:中西融合的提法过时了

  艺报:你是怎么看待当下中国画坛中西融合的问题的?

  刘一原:我在这里援引一位我曾邂逅的法国艺术家的看法,他说西方的现代性要为中国式的绘画服务。这么多年,我们的中国绘画从题材到形式都没有太大的变化,而我们要融合西方,就要从现代性方面吸取一些现代的形式和一些先进的文化思想内涵等等。

  艺报:你能具体一点吗?

  刘一原:就当前来说,中西融合这个说法已经非常老套了,因为我觉得文化的根还是在我们中国的本土。不要谈什么中西融合,我们只是在中国的文化根基上来吸取西方的一些现代性或吸收西方艺术发展的量变的东西,文化的本质精神还是中国的。因此,我认为“向西方学习”的这种说法可能会更好一些。

  艺报:那你对当下中国画的发展有什么看法?

  刘一原:严格来说,我认为当前的中国画创作确实存在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没有在内容方面拓展开来,形式方面的探索已经足够多,但是在题材方面却没有太多的创新。

  刘墨:要冷静地看待

  吴冠中的艺术成就

  艺报:你能谈一下你对中西融合道路的理解吗?

  刘墨:中西融合可以说是近一百多年来,中国社会各个方面都在进行的一个现象,但是在融合过程当中,有一个比较重要的说法叫“全盘西化”,这个论调等于以西方为中心。到了21世纪,以西方为中心的观点不断地被打破、被反思,这个时候我们同样也会反思在“中”和“西”之间如何融通、如何交流,到底采用一个什么样的方法来进行这种融合。那么我想吴冠中先生是出生在20世纪初,刚好是新文化运动鲁迅的时代。他们这一代可以说是在为中国寻找出路,是想改弦更张,他们认为只有放弃中国传统文化才有希望,这种思路是非常偏颇的。

  所以我觉得对吴冠中先生来讲,可能也要在等十年、二十年才能把他看得更清楚。

  也就是说当人们把他生前的荣耀忘掉之后才能更冷静更客观的看待他,看待他所取得的中西融合的成就。个人角度来讲,中西融合方面,他所取得的成就还比不上林风眠。比如说放弃书法,但仍保持中国书画的味道,把传统的意境用现代形式表现出来,这些在吴先生的国画里保留的少。吴冠中带着五四的思维在80年代反传统文化思潮里面加以推波助澜,所以他的艺术里面“西”的成分要比“中”的成份要多的多。而在林风眠这一代人的身上“中”的成份要多于“西”的成份,所处的环境和所受的教育背景都是不一样的。

  艺报:新时期以来你感觉“中”和“西”分的是不是不那么清晰了?

  刘墨:我们现在面对的文化传统既不是纯粹的传统,也不是纯粹的西方—优秀的传统没有流传下来,特别优秀的西方也没进来—是个怪胎,但没办法。现在的教育制度有很多不尽人意的地方,但好像对它一点办法都没有,尽管有很多学者有很多意见,但也只是发表议论,落不到实处,这是体制问题,只能是慢慢的去改。重要的是现在还没有充分认识到中国和西方文化各自真正的好处。

  艺报:现在的教育是从西入手,传统文化在下一代的身上还能占用多大的比重呢?

  刘墨:这点我倒不是很悲观。西方未必都是好的。随着经济的发展,我们的民族自尊、文化自信自然会找回来的,这样才可能真正认识中国的传统文化。目前的状况是,穷的地方保留的传统多,富的地方传统恢复的快:红木家具、好字画、好瓷器、好茶叶、服饰,在南方都回来了,这特别明显。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