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学生语言智能方法初探

  传统心理学告诉我们,同龄人中只有1%~2%(或2%~3%)的儿童是超常的,根据这种理论,传统的人才教育只能是少数人的,“精英教育”,致使大众教育与人才教育在传统教育体系中长期处于对立的地位。

  多元智能的创始人霍华德.加德纳。依据现代科学的研究成果,指出“每个孩子都是一个潜在的天才儿童,只是经常表现为不同的形式,”提出了实施素质教育所需要的、新型的学生观和人才观。加德纳指出:“对于一个孩子的发展最重要、最有用的教育方法是帮助他寻找到一个他的才能可以尽情施展的地方,在那里他可以满意而能干。”而传统教育的弊病在于“完全没有重视到这一点,相反,我们使每一个学生都面对同一种教育。”

  我校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一直在思品、劳动、音乐、体育、美术、手工、社会、健康教育、特色活动这些学科中运用了母语立体化的教学手段。目的是使学生学好母语,用好母语,通过母语立体化教学来开发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指导学生正确的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培养学生写的兴趣,锻炼学生写的能力,练就学生写的本领,提高学生自身素质。

  我校有幸加入到全国的“开发学生潜能,塑造健全人格”的实践研究课题组,我拜读了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特别是他指出的人的七项智能。他对语言智能是这样描述的:语言智能即运用于听、说、读、写中的智能,就是有效的运用口头语言(如讲故事、演说家、政治家)或书面语言的能力(如诗人、剧作家、编辑或记者)。这项职能包括把句法(语言的结构)、音韵学(语言的发音)、语义学(语言的意思)、语言的实用学(语言的实际运用)结合并运用自如的能力,语言智能在人类社会中占有突出的位置,他有四个方面的功能:(1)语言的口头运用,即运用语言说服他人采取一项特殊行动的能力。(2)语言的记忆潜力,即使用语言这一工具帮助记忆信息的能力。(3)语言的解释作用,即运用语言告知。(4)后设语言(运用语言讲述语言本身),即用语言反省语言的能力。

  看了加德纳关于语言智能的描述,结合几年来运用母语立体化教学手段进行教学的实践经验,我认为,在小学阶段,通过母语立体化教学,开发学生语言智能这个课题是成立的,也是必要的。

  一、教师真挚诚恳的批语是学生鞋好母语的前提,也是开发学生语言智能的基础

  1.教师真挚诚恳的批语给学生以写的信心

  三年级学生的写作能力是非常有限的,再加上科任教师又很少有机会与学生面对面交流,所以,导致学生的作业得不到及时的反馈信息,从而出现了学生不愿意写的现象。

  母语立体化教学在三年级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实施以来,学生不愿意写的现象有明显的改观。

  就书写而言,好多同学的母语立体化连写本上字迹潦草,错别字较多,所以我在批阅过程中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了真挚、诚恳的批语,比如:老师知道你一定能够把字写好,只是你没有用心,相信,下次批阅时一定能看到你认真写的规范字。此时,我又做了及时的批注:“老师已经看到你的努力,希望你能坚持下去;老师已经看到了你的进步,希望你能继续努力等。”相信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学生写的能力一定会得到提高。

  2.教师真挚、诚恳的批语能唤起学生写的兴趣

  母语立体化教学这个课题的主要目的就是让学生学好母语,用好母语,练就扎实的语言基本功。所以在实验的过程中,我所采用的措施其中一条就是真挚、诚恳的批语,通过这个方法来帮助、鼓励同学们培养写的兴趣,从而与学生进行即时的交流,现在看来,这一方法已经唤起了同学们写的兴趣。

  二、教师因材施教是学生写好母语的关键,也是开发学生语言智能核心

  1.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是学生成长的基石

  一个人特长的培养得从兴趣入手,那么教师的教学方法也应适应学生的年龄、生理、心理特点,这样才能使学生爱听、愿写、乐学,从而更好的获取知识,不断进步,不断成长。

  我在教学三年级思想品德《主动学习》一课时,结合课文讲解名人、伟人主动学习的故事,激发学生听的兴趣。然后,又结合学生实际讨论,辨析主动学习的益处以及不主动学习的弊端,从而唤起学生主动学习的意愿,为学生的进步、成长打下坚实基础。

  学完这一课,一名同学在母语本上这样写道:通过《主动学习》这一课,我打算以后一定要主动学习,不懂的地方,不会做的题要主动问老师,这样我才能逐渐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学生,合格的少先队员,还有一名学生这样写道:通过老师给我们将这些故事,我以后要更加努力的学习,在课堂上给同学们起一个带头作用,当一个优秀班干部。

  2.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给学生提供写的素材

  在教学三年级思想品德《专心致志》一课时,教师采用了讲故事的方法,很吸引学生,同学们听得都很认真,很专注,学到的知识也很深刻,而且好多同学都很勇敢的用课文中的玛利亚专心学习的全过程与自己学习的全过程进行比较,好多同学也清楚地发现自己学习过程中的问题,而且也下定决心要向玛利亚学习,改掉自己在学习中的不良习惯。

  3.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使学生写的文章贴近自己的生活

  现在的学生最犯愁的是没得可写,不知该写什么,针对这一现状,我根据教材尽可能的选择一些内容去贴近学生的生活。这样,他们学起来比较轻松,写起来也有的可写。而且也是比较客观、真实的。

  在教学《当同学遇到困难的时候》一课时,理解完教材内容,我就将这一内容与学生的生活拉近,我问在我们班有没有困难的同学,他们生活上有什么困难,学习上有什么困难,你愿不愿意帮助他,假如你是一个有困难的同学,你愿不愿意得到别人的帮助。通过对这些问题的讨论、辨析将课堂气氛推向了高潮,起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

  课后,有一位同学在母语立体化本上这样写:今天我们学习了《当同学遇到困难的时候》,通过学习这一课,我知道我们班就有一位特别困难的同学,她就是李雪君,她家住在一间平房里,房子也不暖和,他的生活条件特别差,但我们班好多同学都帮助她,我们班的任课老师也很关心她,经常为她捐文具、衣物等。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也要关心她,帮助她,让她在老师、同学们的关心、帮助下健康、快乐的幸福成长。

  三、学生课上课下的互动交流是写好母语的落脚点,也是开发学生语言智能的归宿

  1.课上的互动交流

  每月都要定期抽出一节课的时间,让“母语”写的好的同学宣读自己的作品,并谈感受。把这些好的“母语立体化”练写本在全班学生中传阅,大家可以各抒己见,提出问题,共同解决。

  2.课下的互动交流

  每月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一次课下的互动交流,根据教学内容学生可以说打算,谈体会,编故事,续讲故事,还可以展开想象,写想象作文等。

  通过这样课上课下的互动交流,使“母语立体化”练写这一教学计划得以真正落实,通过母语教学开发学生的语言智能课题在这儿也找到了一个很好的归宿。

  韩和荣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