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引导中学生正确上网

  摘要:21世纪是信息的社会,是网络的世界。但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华东师范大学一位老教授把网络比喻为“天堂”或“地狱”。对于涉世未深、自制尚差的中学生来说,教师应义不容辞地引导他们正确认识网络,提高他们应用网络资源的意识和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道德意识,引导学生文明、安全、健康上网,从而使网络真正成为学生学习、成长、创新、娱乐的健康阵地。

  关键词:中学生;正确;上网

  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计算机、互联网已逐步走入寻常百姓家。许多人的工作和生活已经离不开互联网了,上网已经成为不少人学习、工作和生活的一部分。互联网带给人们的便利、好处无需赘述。然而人们对学生上网,却是各执己见,莫衷一是。

  网络是把双刃剑,利弊并存。华东师范大学一位老教授把网络比作“天堂”或“地狱”,可见对人影响之大。如果,每个学生都能充分利用网络,把网络当作“新闻台、百科书、游戏室、电影院、邮电局、交友室”,那么精彩多变的网络已成为他们学习知识,获取信息、交流思想、休闲娱乐和创新思维的平台,这是当代教育分享科技进步成果的表现。如果,中学生迷恋于网络游戏、网络聊天,甚至沉迷于暴力、色情网络,受其负面影响,以至于影响学习,荒废了学业,甚至犯罪,那就深受其害了。为了让孩子学习网络知识而对其上网采取不闻不问的放任态度无疑是饮鸩止渴,但因网络带来的一定的弊端而抵制网络或杜绝网络又是一种因噎废食的行为——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我们应兴其利,去其弊,让网络成为学生的学习、生活、工作的好帮手,教会学生网上做人。

  一、规范网络行为

  指导学生上网,我首先带领学生学习了“学少论坛”上一篇文章“十个基本礼节”:

  礼节一:记住别人的存在。……

  礼节二:网上网下行为一致。……

  礼节三:入乡随俗。……

  礼节四:尊重别人的时间……

  礼节五:给自己网上留个好印象。……

  礼节六:分享你的知识。……

  礼节七:平心静气地争论。……

  礼节八:尊重他人的隐私。……

  礼节九:不要滥用权利。……

  礼节十:宽容。……

  面对这十个礼节,我让学生要懂得:网络也是一个世界,需要学会尊重别人,才能获得别人的尊重。你在网上的一言一行,都在塑造自己的形象。

  二、改变学习方式

  网络,在不少学生的眼里,那只是娱乐的渠道:游戏,聊天,听音乐,看电影……除非是老师布置,需要查找一些资料,学生们才会通过网络,去获取内容。从来没有想过这些内容是从哪儿来的,对于网络,学生更多的是在索取,而忘记了给予。

  于是,我引导学生们在“学少论坛”的“学习天堂”版块中参与学习,一方面让学生浏览各种贴子,获取有关的知识,同时也指导我的学生们学会发贴。诸如陈婷同学的《塑料袋旅行记》,张雪同学的《管住你的手》,陆祖琴的《暑假安全伴我行》等习作,都是联系生活实际,自己获得的点滴感受。我让他们及时地在“学习天堂”版块上发出,将自己的生活经验广而告之。

  “作品秀秀”是学少论坛上最能体现学生水平的一个版块,在这个版块上,发表的都是学生自己的习作。“作品秀秀”便是大家一展才华的好天地。蒋小龙同学的《野生动物园之旅》,精彩地描述了在野生动物园观看到的猴子嬉戏、鸽子飞舞,读来让人身临其境。唐雪梅同学的《家在永川》,介绍永川近几年城市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一篇篇习作,纷纷发表在“作品秀秀”版块,同学们也一起参与点评,其它学校的老师、同学,也热情地给予鼓励,让发贴者感到自己的作品得到了大家的肯定。学生初尝作品被人欣赏的感觉,那份自信与成就感是无与伦比的。同学们发觉,原来网上也能够展示和提高水平,原来网上做人这么快乐。

  三、陶冶愉悦身心

  青少年时期是身体日趋成熟的时期,同时也是心理发生剧烈变化的时期。一些孩子(如一些后进生)由于自身性格、素质能力或各种外在因素影响而无法实现这些需要,在遭受多次失败以后,往往意志消沉,不思进取,心灵孤寂,心里闭锁,可能形成心心理障碍,和师长心存隔阂,甚至有敌视心理,这就需要教育者对症下药,因人而异地进行心理辅导。“学少论坛”同时也为同学们提供了一个倾诉心情的场所——“心灵之约”、“心情故事”板块。

  在这两大板块中,学生经常以虚拟的名字出现,诉说自己真是的生活,在学校和同学发生了矛盾,或者自己的行为得不到家长的支持或者学习上遇到挫折……,面对这样的倾诉,作为论坛的一份子,每一位在线成员尤其是老师,都会耐心的劝解、热情的鼓励,尽管大家的劝慰并非都能解决一些实际困难,但却从心理上给与鼓励与帮助,让受挫折者感到并不孤独,感觉到那么多人都在关心自己,从而能积极地对待自己的人生。

  四、师生平等交流

  在“学少论坛”版块,最大的特点就是人人平等。在这里,版主与论坛成员是平等的,学生与老师之间也是平等的。

  记得有一次,我让学生浏览着刚发上去的学生优秀习作,自己一边回贴点评,一边回着学生们发来的短信。

  有一位平时沉默寡言的学生给我发来一条短信:陈老师,你今天讲《时政大看台》,真的好爽!

  我笑着回了一条:谢谢!亲其师就乐其学啊!

  几句话之间,我觉得欣慰,平时胆小的孩子,现在通过网络,愿意同我交流,诉说心理话了,我不由得感叹:网络真好

  出入论坛的学生、老师经常共同探讨着这样的问题:你们的老师占课吗?青苹果能不能品尝?你觉得学习怎样才能提高效率?……

  老师与学生都诉说着自己的观点、理由,也同时试着从各自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学生与老师之间,增加了理解与宽容。

  论坛,为学生与教师提供了一个交流的平台,教师蹲下身子,把自己当作学生的朋友,学习的引路人,努力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学生走近了教师,消除内心的隔阂,减少敬畏之心,敢于说出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

  面对茫茫网海,我们的学生该将手中的网撒向何方?

  面对学生上网问题,作为教师的我们,该何去何从?

  网络是个大课堂,我们不应只看到它负面的影响,而忽视了它的积极作用。作为教师,不只是“教”,更要“导”。

  让我们引导学生走入一个空前丰富的信息世界,进行交流与学习,不再固步自封。

  让我们正确地利用、充分地发挥因特网的教育功能,端正学生的上网态度,引导学生在网络里翱翔,涉猎其丰富而健康的信息和科学知识。

  总之,当今社会网络已成为中学生学习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使学生不断地学习新知识,接受新知识。我们要正确引导学生上网,努力培养学生的信息道德意识,让所有中学生都能健康上网,从而使网络真正成为学生学习、成长、创新、娱乐的天堂。

  陈甲美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