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数学考试对数学学习的影响
- 来源: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数学考试,素质教育,义务教育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12-02 16:55
摘要:新的《数学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强调了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数学学习需求,特别是班级中的数学学习困难生。
关键词:考试;心理;职业道德
随着义务教育的推广,学生数量增加,而且使学生之间的差异扩大,特别是在数学学科上的差距。如何面对全体学生,全面提高数学质量,为社会输送合格的人才,彻底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对数学教师而言,解决好数学学习困难生的问题是十分关键的。如何做好这一工作呢。
一、学生在考试过程中作弊的原因,掌握好学生的心理的发展变化
1.对学习存在抵抗情绪,思想上有懒惰性,对基础知识点掌握不牢
到了更高层次的学习阶段,数学教材的逻辑性较强,系统性更强,教材的关联性更强,对学习存在抵抗性,再加上思想的懒惰性,对各类知识点,概念,定理掌握不牢固。
2.学校氛围的影响
学校良好学风对学生来说也是一种教育作用,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学生自然而然的会对作弊嗤之以鼻。
二、关注学生的心理发展变化,关心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
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的内心的冲突和遇到的挫折都较多,对许多问题不能依靠自己的力量和能力去解决,也不愿求助老师,家长和其他人,担心有损独立的人格。通过考试关注学生的心理发展变化,是每个学生义不容辞的责任。
1.关注学生的逆反心理
学生年龄的增长,学生的自我意识不断地增强,考试过后,他们的心理的变化很大,他们这时的心理很脆弱,考试成绩的不理想使他们产生厌学的情绪,更可能产生逆反的心理,他们会感觉老师和家长不能理解他们的想法。他们对学习的情绪遭到老师和家长的反对,因而造成他们和家长和老师关系的疏远,他们会感觉家长的“唠叨”很烦人。把父母对他们的管束看成是限制他们的自由,强烈的逆反心理就会出现,他们在老师面前表现很乖巧,但在校外就可能会判若两人,这时就得要求教师做个有心人,注意观察学生心理的变化,与家长一块帮助学生度过苦难的时期。
2.关注学生承受的心理压力
考试后,成绩差的学生承受很大的心理压力。心理学研究表明,心理压力水平和人们的活动效果之间呈“U”型曲线的关系,即压力过低和过高都不利于学习,只有适当的压力才有助于提高学习的效率。压力适当才能充分的调动学生学习的潜能,又不会导致身心的过度疲劳,特别是初中的学生,学习的负担过重,造成的压力过大,加之考试成绩不理想,很难达到教师和家长的要求,往往会因考试成绩造成家长和学生之间的关系的紧张,有很多的学生因为学习的压力过大而出现抵抗的情绪,对学校和集体制定的规章制度置若罔闻,也可能会造成学生的自卑心理,学习的生活很苦闷。教师要及时的引导,可做到以下几点:
(1)告诉学生写日记或找人倾诉,及时的排解苦闷的心情。有些事情可能感觉和家长和教师难以开口,找一个耐心倾听自己诉说的朋友,把自己的困难和苦恼说出来,也许朋友解决不了你的任何问题,但几句安慰的话一定会让你感到轻松。把自己的苦恼写在纸上,等写完了,也许也就时过境迁了。
(2)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让学生们在活动中,放松自己紧张的神经,多交朋友,及时排解心中的困难和苦恼。
(3)适当的锻炼。利用课余的时间,跑跑步,打打球,踢踢毽子,或者到操场上跑几圈,发泄自己的情绪,都具有减压的效果。
(4)利用课余时间朗读优美的散文或诗歌。优美的诗歌和散文可以使学生暂时的忘却烦恼和忧愁,并有利于培养自己高雅的情操。
学生在考试过后的心理波动很大,只有通过教师良好的引导,才能使学生们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做学生的知心人,人生路上的引路人,真正的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无愧于人类灵魂工程师的称号。
三、通过数学考试,加深教师对职业道德本质的理解,实践教育爱
教师的职业道德包括了很多的内容,但其本质就是以爱为核心,即教师对教育事业的爱,教师对学生的爱。
1.教师对教育事业的爱
热爱教育事业,是搞好教育事业的前提,也是作为一个人民教师的基本条件,主要体现在:
(1)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
教育事业是关系到四化建设,国家命运之兴衰的事业,教师是立教之本,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的重任,因此教师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质量观,人才观。增强教书育人,以身立教的社会使命感,这是教师忠于教育事业,献身教育事业的内在动力,也是教师人生价值的正确取向。
(2)合理的知识结构,精湛的教学技能。
经济与网络时代的到来,科技的日新月异,社会的知识量不断的扩大,要求学生应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做人,这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教师要不断的学习,构建自己合理的知识结构,形成精湛的知识技能。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和超前意识,把最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观念展现在学生的面前。掌握教学的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在教学中大胆的探索和实践,不断的提高自己的教学技能。
(3)为人师表,以身作则
提及教师这种高尚的职业,作为教师首先是身正,这就要求老师应从自身做起,优化自己的形象,把外树形象和内强素质结合起来,用良好的师风师德来感召和熏陶学生。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服务意识,创造出尊重,宽容,友爱的新型师生关系。
2.教师对学生的爱
(1)爱心是师德素养的重要体现
崇高的师德表现在对学生无私的爱,对学生要一视同仁,不能按成绩来区分对待。无论在学习上还是生活上,时时刻刻关爱学生,特别是那些学习困难的学生,切记易爆易怒,言行过激,对学生要有耐心,多加鼓励,培养他们的自信心,注重培养他们的生活兴趣。
(2)爱学生要了解学生,尊重信任学生,对学生要一视同仁
了解学生,把每个学生身上的优点充分的发挥出来,身心得到全面的发展,充分的尊重和信任学生,学生在教师的面前放下了自尊学会了做人,如果教师对学生不尊重,过多的讽刺,学生的自尊心会受到极大的伤害。以博爱之心,平等的对待每一位同学,绝不能以智商高低和成绩的好坏来定优劣。
由于数学学习困难生问题是数学教育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并且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冰化三尺,非一日之暖”,所以,在数学教学中,对数学学习困难生的转化是一项长期的、艰苦的、创造性的工作,而且转化好数学学习困难生,全面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培养合格的数学人才,是当今数学教学的重要课题,因此对中学数学学习中学习困难生的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刘饶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