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中学英语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及其应用

  摘要:本文试图通过分析在目前中学英语课堂教学提问中所出现的问题,并对有效提问的特征进行了分析。比外,根据学生们在课堂教学中所出现的问题,笔者提出了一些教学策略,以便老师在课堂提问时可以应用,进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中学英语;课堂教学;提问策略

  一、引言

  课堂提问是中学英语课堂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种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会提出很多问题让学生进行回答。所以,教师如何提问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我国的英语教学一直都是“老师讲,学生听;老师写,学生抄;老师问,学生答”。在传统的教学形式中,英语一直都是一门非应用型的知识。然而,随着社会的进步,传统的教学形式已经不能够再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需求。在如今的英语教学过程中,课堂提问作为一种教学组织、激发思维和提高理解的方式已经变得越来越重要了。

  二、有效提问的特征

  教师问问题的主要目的在于是学生能够参与到目的语的学习过程当中。然而,在中学英语课堂教学中还是存在有不少的问题。比如,有的问题的提出完全是为了追求表面课堂气氛活跃的场景;另外的一些问题偏难,超出了学生的认知水平或使学生失去兴趣。除此以外,还有的老师会把问问题作为一种惩罚。这样的问题根本就不能达到应有的教学目的,其结果也势必让学生对学习失去兴趣。这样的问题就不是有效问题。有效提问应该是能使学生能做出相关完整的回答而且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参与性。由于不同班级风格以及不同教学层次,提问的目的也不尽相同。有时,这些问题有可能是引出别的话题,有时也是为了核实学生们的理解。总之,有效提问都具有以下特征:

  1.问题要具有一定的开放性

  有些问题的答案是可以明确的,并且也是唯一的。这样的问题只要一个学生作出正确回答,其他学生就再也没有发言的机会了。这对那些特别想发言而又没有得到发言机会的学生来说,实在是一个不小的打击。如此几次,他们就会对课堂发言失去兴趣。相反,如果老师所提的问题具有一定的开放性,那么不仅可以大大地增加学生的发言机会,而且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调动学生思考和发言的积极性,何乐而不为呢?

  2.所提问题应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学生的生活阅历和知识经验与老师相比当然不可同日而语。但许多老师在设计问题时,却比较多地“参考”了自己的人生体验,而恰恰忽略了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这就导致许多在老师看来轻而易举就能解决的问题,学生却感到无从下手。但老师的问题又不能不回答,于是,许多大话、空话、套话、假话就这样活生生地被老师的问题逼出来了。所以,老师设计问题时应该站在学生的角度,多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水平和生活阅历。

  3.用通俗浅显的语言来表述

  很多情况下,老师课堂上的提问之所以让学生张口结舌,并不是问题本身过于深、过于难,是因为老师对问题的表述不恰当。换句话说,老师在提问时的表述不准确或使用了过多的专业术语,而学生又对问题表述中模棱两可的语言或专业性术语难以准确理解,所以回答问题时也就无所适从了。

  三、有效提问的策略

  1.课堂提问要有启发性

  在中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具有启发性的课堂提问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学习最好的引导者,问题只有能激起学生“想说”“愿说”的兴趣,学生才会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因此,课堂提问的设置要不断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的欲望,诱导学生深入研究和理解知识。

  2.准确把握提问时机

  首先可以在导入新课时提问。在一堂课堂的开始,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设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强烈的解疑愿望。如在教学“What time is it?”这一句型时,教师可以在黑板上画一个圆,然后提问学生:“What’s this?”学生可能回答:“It’s acircle/plate…”接着教师在圆内画一个小圆点,再问学生,他们可能会回答:“It’sapie/cake…”最后教师在圆内画上长、短针或标上数字,学生便会马上领悟:“It’s a clock.”进而引出新的句型:“What time is it?”

  3.把握问题的难易程度

  教师设计问题时,必须根据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进行问题设计。教学内容有难有易,提问应当符合学会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对于较难的问题可以设计一系列的小问题,力求深入浅出、化难为易,切忌过深过难而造成冷场。课堂提问设计以中上等学生为基点,兼顾优、差生。

  四、结束语

  课堂提问是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过程,它不仅能够向学生传递基础知识,鼓励学生思维,而且它还能够唤醒并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热情,帮助老师检查学生们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课堂提问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当中,对于教学的成功与否有着直接的影响。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课堂提问也是一门艺术。教师应该不断的专研教材、提高教学质量、掌握提问的技巧及策略,建立一个令人放松、愉悦及合作型的教学氛围,让学生们喜爱问问题,并使得更多的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当中。只有通过这种方式,教师才能更好的达到教学目标并提高他们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郑志恋.英语教学中思索性问题策略与思维能力培养[J].外语界,2002(5).30-34.

  [2]潘国平.浅谈英语课堂提问策略[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1999(1).101-105.

  [3]王笃勤等.英语课堂提问策略[J].华北航天工业学院学报,2001(9).57-60.

  [4]叶静坤.英语课堂提问策略[J].玉林师专学报,1999(2).130-135.

  [5]于兰.英语课堂提问策略[J].辽宁工业学院学报,2002(6).82-85

  [6]郑佩芸.课堂提问与焦虑控制[J].外语界,2003(3)

  [7]王蔷.英语教学法教程[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8]王笃勤.英语教学策略论[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詹小燕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