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离不开乡土文化自信

  • 来源:大学生
  • 关键字:
  • 发布时间:2018-03-15 16:47

  我作为新时代的农人务农十年,在北京郊区租了300多亩土地种菜、种水果,直接供应北京市民家庭,同时还利用自己的学习实践心得将自己的农场变成新农人的孵化基地。

  习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上提出了“乡村振兴”的国家战略。整段内容四百多字,凝聚了新世纪以来党和政府在“三农”领域的诸多制度创新,点明了中国农业、农村和农民未来的发展方向。

  细读十九大报告关于乡村振兴的内容,可以发现,报告已经清晰地勾勒出了中国乡村发展的未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愿景美好,挑战也不小,中国农村在城市化不断发展的历史进程中,至少也将有20%的人居住在农村,实现了这2~3亿人的现代化,毫无疑问是对全人类社会进步的巨大贡献,其间的难度可想而知。

  如何让“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这五个方面统筹发展,不偏颇,不冒进,没短板?

  亮点在于壮大集体经济

  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保障农民财产权益,壮大集体经济”,亮点在于壮大集体经济。

  当前农民家庭收入中,外出务工收入和种养殖兼业等经营收入是最主要部分,但这两项大幅增长的可能性越来越小。

  随着AI(人工智能)和MI(机器智能)技术在工业体系的深化应用,未来产业工人的就业岗位将缩减,并且将压缩低学历产业工人工资水平的攀升空间,务工收入大幅拉升农民家庭收入的可能性越来越小。

  受宏观经济所限,农产品的价格也不可能大幅上涨,而产量大幅增长所需的重大技术突破,以及产业结构调整带来的巨大市场增长空间在短期内都不可能实现,因此,种养殖兼业等经营性收入也不太可能成为农民家庭收入增长的主要动力来源。

  而集体经济却是有巨大想象空间的,集体经济不仅意味着农村和农业产业在规模上的量变,还意味着从技术到管理、到经营方式、到理念、到竞争力、到利益分配的质变;集体经济将成为小农和大市场之间的最佳纽带,将成为农村和农业现代化的最佳载体。

  中国农业和农村的自信来自中国农民的自信报告还提出,要“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

  “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人才在全世界范围内也是稀缺的,高素质人才首选大都市生活和就业,即便北京郊区农村亦如此。在日本这样的城乡收入看似均衡发展的发达国家,农村人口的老龄化也极为突出,年轻人依然愿意留在拥挤的大都市,过着高度压力的生活。

  原因不仅在于收入,更重要的是乡土文化在城市文化面前缺乏自信,甚至自信被摧毁,导致年轻人对乡村生活缺乏认同。因此,要培养“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人才,要从根子上重新树立乡土文化的魅力,让乡土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齐头并进。

  只有中国农民有了自信,农村才有自信,农业才有自信。中国农民的自信根本上是要实现农村和城市文化上的和谐,不能用现在的城市文化来化了农村的文化,不能用工业文明去化乡土文明,要让乡土文明也成为21世纪人类文明中非常璀璨的一颗明珠,共同推进人类文明的进步,并非只有城市文明和工业文明才是这个社会唯一的发展方向。

  其次,得让我们乡土的公共服务进一步提升,实现公共服务的均等化,促进农民收入的提高,让农民在乡村就可以安居乐业。

  石嫣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博士

  清华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博士后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