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人报道”的多维度探索——以英语媒体网站“第六声”(Sixth Tone)为例

  • 来源:对外传播
  • 关键字:
  • 发布时间:2018-05-23 14:29

上海报业集团旗下、“澎湃新闻”运作的英语媒体网站“第六声”(Sixth Tone),于2016年上线运行。作为中国第一家全数字英文媒体,“第六声”诞生于中国对外传播的新时代:一方面,互联网及其催生的新媒体,至少从技术和理论上有助于一个“去中心化”的全球传播格局;另一方面,经济实力与国际地位迅速攀升,让中国逐渐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央。

肩负“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使命,“第六声”积极尝试体制、机制、内容等多维度的创新,探索“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① ,力求做出具有创造力、感召力与公信力的中国对外传播报道,建立起一套符合新时代要求的对外话语体系。具体到内容上,“第六声”的创新重点,是侧重“普通人报道”,通过展现普通中国人的故事,引导国际社会以平和眼光看待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变化与成就、经历与挑战。

一、“第六声”为何主打“普通人报道”

“第六声”网站之所以侧重“普通人报道”,首先,是基于一种“投其所好”的策略。皆因外国读者尤其是西方读者,这些年已经熟悉了“普通人报道”或“人情味报道”这种体式,并且形成了这种阅读偏好。“普通人报道”,属于特写化新闻,或者说“软新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出现在西方“新新闻主义”的浪潮中,背景为西方新闻媒体越来越追求经济效益。较之“硬新闻”,“人情味报道”更能吸引读者,因此可以为媒体赢得更多订阅与广告收入;另外,这种新闻的生产成本相对较少,因此在“开源”外还有“节流”的作用。② 无论如何,经过多年熏陶,西方读者已经习惯于这种报道的话语和框架。

其次,“普通人报道”为外国读者提供了一种理解中国的便捷途径。事实是,尽管国力的攀升已经让中国在世界上有了更大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但总体而言,国外尤其是西方世界,对于中国依然存在着结构性的无知。因此,要想让西方读者了解和理解中国,必须降低信息的解析难度。而普通人的故事,显然比复杂或宏观的论述更容易消化和吸收。

再次,这类报道可以通过介绍中国普通人的经历和观点,让报道具有情感和人性,具有可以超越国界和不同文化背景的穿透力和冲击力,从而避开中西意识形态的鸿沟,与国际读者形成有效的沟通。

此外,这一报道偏向也是一种“自知之明”基础上的求生策略。“第六声”团队不大(不到50人),经费有限,无论新闻运作的成本还是经验皆无法与传统外宣媒体比肩,在中国重大政经类新闻的操作报道上也难以和海外强势媒体匹敌。“第六声”创始主编魏星在接受外媒采访时就曾表示,“第六声”并不想与《华尔街日报》那样的主流英语媒体、或中央电视台英文频道那样的中国官方媒体竞争,而要找到一个特殊的视角。③ 这个“特殊视角”,在实践中就具体表现为对普通人报道的专注。二、“第六声”对“普通人报道”的多维度探索特写:以人物报道为抓手。“第六声”的新闻板块分为两类,一类是“要闻”(RISING TONE),主要报道全中国的新闻事件和突发事件,时效性强,篇幅较短;另一类是“特写”(DEEP TONE),内容为切入当代中国核心问题的报道,时效性较弱,篇幅普遍较长。很自然的,第六声的“普通人报道”集中在“特写”栏目。

这些报道采用的西方传媒常规化的“人情味报道模式”④ ,即选取一个或两个典型人物或事例,将其作为切口进行具体细节的采访和描写,以此来展现这一群体或系列事件的全貌;而文中出现的典型人物,绝大多数都是普通人。以“第六声”上线以来几篇赢得强烈反响和好评的报道为例——《When You Are Old, Chinese, andGay》(《当中国同性恋老了》)一文 ⑤ ,描述了两个中国老年同性恋者。他们两位分别代表了该群体对于生活的两种态度——安静而独立地生活;或是勇敢地发出声音让社会听见。文章通过描述二者截然不同的生活状态和态度,让读者了解中国同性恋问题现状,还同时涉及了当代中国社会的老年问题;《The Man Restoring EasternChina’s Iconic Circular Homes》(《这个人正在重建中国东部标志性的土楼建筑》)一文 ⑥ ,记录了林炉生重建土楼的缘由和经过,辅之以对土楼建筑细腻的描摹,通过对一个有志于凭一己之力保护土楼的青年的描绘,引申出中国传统建筑文物的保护现状。

即使在触及宏大题材的时候,“第六声”依然偏爱以普通人报道为抓手。举例来说,在纪念香港回归20年的日子里,网站发表了一篇人物深度特写:《The Man WhoSwam to Hong Kong》(《那个游到香港的男人》)⑦,文中的主角陈克治,是一个每天清晨都会去香港红 大环山以南海湾游泳的老人;他在1973年的时候与女友一起从深圳游到了对岸的香港,从此艰辛劳作,渐渐从三餐无着奋斗到了小有所成。在这个动人的故事后,是清晰的思想观点:大陆人也好,香港人也好,大家都想获得更美好的生活,并愿意为了理想而不懈奋斗。

而当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的消息传出时,“第六声”发表了长篇通讯《XionganPoets’Society Fights to Protect Literature of theLake》(《雄安诗人社群为保护白洋淀文学而斗争》)⑧ ,介绍了当地的业余诗人和文人为保护白洋淀文化所做的努力,并在抽丝剥茧中展现出关键点——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必须保护当地特有的历史文化。

总之, “第六声”对于普通人的特写报道,是以个体的经验和观点带出宏大的社会事件,在陈述、解释的同时汇入感情与人性的元素,在字里行间编织出一种戏剧性的吸引力,以求外国读者较容易地感同身受,并进一步理解中国。

专栏:挖掘“素人”写手。一般而言,媒体的专栏,是学者、评论家等个人从各自领域视野中对一些社会问题的见解和分享,其专业色彩较浓,并以评论为常见文体。但“第六声”的专栏有所不同:为了强化网站的普通人报道,“第六声”的专栏(BROAD TONE)除了邀请专家、学者撰写文章,还特辟一个平台,让各行各业的中国人直接发声。他们中,有成日忙碌的街头小贩,有靠家具收纳赚钱的“专业整理师”,有生活在酒泉卫星发射基地的航天人……也就是说,“第六声”的专栏在发掘与寻找芸芸众生中的“素人作者”。不难想象,比起专家学者或职业写手,这些素人作者的文采不够华美,观点也通常不够深刻。但是,由于“第六声”是英语外宣媒体,那些“弱势”并不那么重要,甚至可以转换为某种“优势”:文章文采一般、较少典故和修辞,却为英语翻译提供了方便;而朴素、平白的观点阐释,恰恰迎合了对中国缺乏深刻理解的外国读者的需求。从实际效果来看,这些素人作者那种平易近人的叙述方式,也更容易击中外国读者的心灵。

举例来说,当Alpha Go战胜韩国棋手李世石,全球媒体都在感叹人工智能发展进入新纪元的时候,“第六声”邀请到钟文靖——一位不算太有名的中国职业围棋选手,让他来说说Alpha Go带给职业围棋界以及他个人的冲击 ⑨ ;在“我是女科学家”成为全球社交网络热点的时候,我们让一位本科、硕士都是文科却“文转理”成功的普林斯顿宇宙学博士后,讲述她克服“女生学不好理工科”偏见的心路历程 ⑩ 。他们的故事,他们的经历,构成了一个真实的、丰富的、立体的、复杂的当代中国。

视频:新媒体时代的必需。“第六声”对于普通中国人的报道,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载体,就是短视频。作为一个新媒体网站,“第六声”对于视觉信息有着与生俱来的重视,多用图像和视频,更利用短视频这种融合了文字、图像和美工编辑的新型视频形式,展示普通中国人的日常生活。相比于单调的文字和静态的图片,短视频无论是对于人物细节的刻画、还是对人物活动的记录,都更为直观生动,包含的信息也更为丰富。正因如此,“短视频”在短短几年内就已成为一种风靡全球的媒体传播形态。在移动化、碎片化的内容消费场域中,越来越多的受众,不再乐意阅读一篇长篇累牍的文字报道,但很愿意去观赏一段短小而有趣的视频。特别是在社交媒体盛行的当下,一个短视频上亿点击量时刻都在发生着。

“第六声”的视频团队,着重选择那些个体的、容易引发共鸣的当代中国故事,然后用简洁而又富有感染力的视觉方式将之呈现出来。具体到操作层面,首先,是把视频长度控制在3分钟以内,大部分视频是1-2分钟;其次,是突出强化字幕的叙述能力,通过大字幕和高光字体的方式来突出重点,基本在5-10秒钟就把故事背景交代清楚;最后,是选择有感染力的背景音乐,为此特意购买了音乐版权库,并把大量时间放在音乐上,希望可以通过这一具有普遍性的元素来吸引国际读者。

目前,“第六声”的短视频一般有两种运用方式。一是配合特写报道,成为视觉化补充内容。比如,上文提到的《那个游到香港的男人》一文中就插入了短视频,让读者直观地看到老人在香港海域中游泳的身姿。而在某些特写报道中,短视频的精彩程度甚至超过了文字,比如《无名氏模特一天换衣五百件》(Meet the No-NameModels Wearing 500 Dresses a Day)11 ,如果没有视频的呈现,那人们就无法真正感受到这些模特飞一般的换装速度与机械式的造型变化;再如《游戏战场上的中国“红军”》(‘Red Army’ Defends China on theVirtual Battlefield)12 ,再生动的文字,也无法像视频那样,呈现出那些游戏玩家在“战斗”时的有趣与劲爆。二是单独呈现。一般而言,这样的视频故事并不需要太多的文字描述及背景介绍,仅凭视觉语言就能讲述清楚。这些短视频在网站发布的同时,还会被单独投放在社交网络上,通过社交驱动扩大媒体的知名度。比如,短视频故事《单亲出租车母亲带小孩》,在Facebook一共获得了200万点击量,1000多条回复,获得了极大的互动效果。

二、问题与挑战

可以说,对普通中国人的聚焦与报道,是“第六声”在探索“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的过程中,迄今为止最为明显的成功。当然,这种探索还在起步的阶段,未来需要解决的问题还有很多——具体到特写栏目,一位撰写普通人故事的作者,不仅需要做所有新闻记者做的事情,并且要做得更多:撰稿人不仅要成为一个观察者,还需要具有对文化和社会复杂万象的洞察力;撰稿人不仅是一个记录者,还要成为一个会讲故事的人。这就对“第六声”寻找和进一步培养合适的记者和编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具体到专栏平台,问题主要来自“素人作者”与专业编辑之间的平衡。对于“第六声”的专栏编辑来说,挑战不仅仅是寻找到更多更好的“素人作者”,还要在以专业素养修改编辑文章的同时,最大限度地保护那些作者文字与观点的质朴、自然、原汁原味。具体到视频呈现,人们应该充分认识到视频制作的艰苦性与专业性。目前,“第六声”的视频团队人员不多,几乎每个人都在超负荷地工作。

未来,“第六声”应该给予视频团队更多的重视,在招聘更多员工的同时,保证他们与文字记者编辑拥有同等的、在某些时候甚至更高的话语权。而从更为宏观的层面来说,第六声网站的普通人报道,应既能基于中国国情、准确而合理地解释中国现象,又符合外国受众的文化传统、思维方式和语言习惯,争取做到,在贴近外国受众叙事方式的同时,展现中国自己的价值理念和立场主张。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