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如何预防猴痘病毒感染

  文/刘 洁 广东省惠州市惠阳区淡水街道办事处第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猴痘是由猴痘病毒引起的一种病毒性人畜共患病。猴痘病毒在土壤、痂皮、衣被上可生存数月,十分耐低温与干燥,紫外线与一般消毒剂能将其灭活。做好猴痘病毒感染的预防具有重要意义,下面主要介绍猴痘及其预防感染措施。

  猴痘

  直接接触感染动物或污染的病媒是猴痘传播的必要条件,主要是由感染病毒的动物咬伤人类,或者人类接触这些动物的体液、分泌物与血液而导致的感染。人与人(其中有猴痘患者)长时间近距离接触也易感染该疾病,主要由呼吸飞沫、血液和体液传播,有伤口的患者会将病毒传染给其他人。

  猴痘的临床表现:潜伏期为12天左右,平均病程2~4周,临床症状与“天花”疾病有相似之处,但通常症状比较轻。该疾病的前期阶段为2~5天,症状有高热、头痛、背痛、咳嗽等,随着病情的发展,患者全身可能出现类似天花样的皮疹,眼睑、颜面、四肢等是主要发生部位。除了发热、中毒症状与全身皮疹之外,大多数患者有颈、颌下、腋下等淋巴结肿大的症状。病情较轻的患者,2~4周会自愈,如果病情比较严重,可能会导致患者死亡。

  青少年预防猴痘病毒感染的措施

  1.一般预防措施

  由于当前没有治疗猴痘的特效药,所以应该加强对其的预防。如遇到可疑的患者或者患病的动物,应立即上报至当地卫生部门。另外,青少年在日常中需注意饮食、饮水卫生,同时需要勤洗手;青少年应了解该病毒的传播途径,做好预防措施。

  2.接触病源的预防措施

  青少年在与动物接触时,应避免接触生病、脱毛、出疹的土拨鼠,接触动物之后应对手部进行清洁与消毒处理。同时,要避免直接接触可疑的血液。

  3.接种天花疫苗

  青少年可以接种天花疫苗预防猴痘病毒感染。

  猴痘患者的治疗

  一般治疗:患者应对眼、鼻、口腔进行护理,可以使用漱口水和滴眼液,并加强皮肤清洁。

  药物治疗:如果患者存在高热不退的症状,可以采用吲哚美辛等退热药物。同时,还可以采用抗病毒药物治疗,如西多福韦等。

  其他治疗:可以采取冰袋、冰贴等物理降温的方法,缓解患者的发热症状。谨慎处理皮疹,尽可能让这块皮肤保持干燥。

  猴痘患者的护理

  1.合理饮食

  在日常饮食方面,患者应注意多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同时,多吃新鲜的蔬菜与水果,禁止食用过于油腻或刺激的食物。

  2.皮肤护理

  患者应穿着舒适的衣服,且需要勤换洗,同时,还需要保证手部卫生,勤剪指甲,需注意不能抓挠皮肤,避免抓伤皮肤而出现感染。

  结语

  综上所述,猴痘具有传染性,且给人们的身心健康带来极大的危害,因此有必要采取有效措施预防该病,保障人们的健康。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