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面子观念

  • 来源:方圆
  • 关键字:面子,观念
  • 发布时间:2018-06-05 14:47

  5月9日,李绍江夫妇和王思广夫妇早早地来到浙江省诸暨市枫桥调解中心。虽然双方早就认识,他们却只互相看了一眼,谁都不愿意主动打个招呼,这与大多数诸暨人的习惯实在不一样。当地人性格开朗、待人热情,熟人见面有事没事总爱聊几句。曾有一位常年在外做生意的亲戚过年回诸暨,从进入村口到自己的家中也就500米,一路寒暄竟然用了一个半小时。

  其实,李绍江夫妇和王思广夫妇的一反常态也是有原因的。这两家人原本是认识的。今年2月,李绍江的儿子在学校与王思广的儿子一起玩耍时,一不小心将对方推倒在地造成了王思广的儿子手臂骨折。当天,王思广夫妇就带着儿子去诸暨人民医院进行了接骨手术,并且在第二天又去了杭州的一家三甲医院做了详细的检查。幸运的是,王思广的儿子手术很成功,也不会落下什么后遗症。

  接下去就是双方家长讨论怎么承担责任的问题。让王思广夫妇很难接受的是,从他们的孩子受伤之后,李绍江夫妇连个关心一下的电话都没有打,更别说亲自上门看望了,而仅仅通过学校的老师转达说,他们在合理范围内会给予一些补偿。“多赔点少赔点倒是其次,关键是他们的态度我们不能接受。”

  当地人性格直爽,同时更在乎面子,王思广夫妇觉得自己家的孩子作为受害方,不可能自己主动找李绍江去谈医药费、误工费等赔偿,那样就好像在向对方“乞讨”一样。而李绍江夫妇说,自己这一方的情况也是有原因的,事发时正值农历年关,自己经营的生意很忙,遇到这种不好的事情又是过年过节的时节,不想给双方添堵。后来从别人口中听到王思广夫妇对他们的不满,也就在心里与他们暗暗地“杠”上了。

  坐在枫桥调解中心的圆桌上,在场的有人民调解员杨光照、辖区民警、枫桥检察室的检察官,还有当事人所在村的村干部。这种场景在“枫桥经验”所在地,是经常出现的,调解已经成为当地解决矛盾的重要手段,我们也能从各种细节上看到其独到之处。如调解中心的工作人员特意没有将两家人安排在面对面的对立位置上,而是并排坐着,尽管最初双方还是故意地向反方向倾斜地坐着,面子问题还是体现在了双方互相都不愿意看对方两眼的姿态。

  事实上,接下来的“背靠背”调解却没有那么困难。王思广夫妇首先还是表达了对方特别“不给面儿”的意见,提出各种医药费、误工费、交通费等总计4000多元钱,对方必须承担60%的费用。等到调解员单独找李绍江夫妇谈的时候,他们表示说对方提的这些费用名目太矫情,不愿意跟他们纠结这些,自己就愿意一次性给予3000元的补偿。

  调解很快就结束了,因为双方在经济补偿上意见趋于一致。待双方在调解书上签字后,现场李绍江夫妇就将3000元钱给了对方。事情虽然解决了,但是调解员杨光照还是当着双方的面说了几句,“不要为了面子的事情,把小事放大,把简单的事情弄复杂,你们现在生气也生了好几个月,说不定一转眼,你们的孩子又成了好朋友。”随后,在现场人员的鼓动下,双方还真的握手言和了。

  “诸暨人自己要面子,也很给别人面子。”杨光照太了解当地人的想法了,这种面子观念,用不好,可能造成矛盾纠纷;用得好,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就能化解很多矛盾,解决很多事情。20世纪60年代初,诸暨枫桥干部群众创造了“发动和依靠群众,坚持矛盾不上交,就地解决。实现捕人少,治安好”的“枫桥经验”。如今,多年的从业经验让杨光照觉得诸暨人在看重面子的同时,也越来越知法懂法用法,在此基础上,好多问题也都能达到双赢、共赢,这似乎是一种新的面子观念了。(文中李绍江、王思广为化名)

  文/沈寅飞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