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算法告别“蒜你狠”

  • 来源:小康
  • 关键字:大数据,农业
  • 发布时间:2018-07-30 14:38

  大数据在未来几年内将更深入地贴近农业,农业工作者将更充分地将大数据运用在农业生产工作中。“大数据运用到农业,将对传统农业耕种进行一次变革。”

  今年4月20日,农业部市场预警专家委员会在北京发布了《中国农业展望报告(2018-2027)》(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指出,未来10年,农业高质量发展将取得明显成效,农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将得到有效解决。

  农业部市场预警专家委员会秘书长、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农业监测预警团队首席科学家许世卫强调,全面、准确、及时地获取我国农业基础数据,是有效开展监测预警工作的必要条件,是推动农业有效调控的基础工作。

  《小康》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大数据在未来几年内将更深入地贴近农业,农业工作者将更充分地将大数据运用在农业生产工作中。“大数据运用到农业,将对传统农业耕种进行一次变革。”多位受访者表达这样一种观点。

  有效改善供求关系

  根据中国三农的报道,今年,大部分蒜农收入达不到预期。

  夏海军是山东金乡的大蒜出口商,主要把大蒜销往俄罗斯和东南亚,2018年半年的时间已经过去了,他的业务成交量出现了明显的下滑,和去年比少了大约20%。

  前几年,国内大蒜高涨,最高时一吨达到了18000元左右,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出口,2017年下半年,国内蒜价开始回落,一吨在7000块钱左右,但出口量却没有明显的增加,今年,大蒜的价格进一步回落,但出口量还是没有起色。卓创资讯分析师崔晓娜认为,出口商夏海军遇到的情况,比较普遍,因为国际的大蒜市场存在着整体上的供大于求。

  公众不会忘记,曾经在2010年前后,突然火热的 “蒜你狠”、“姜你军”等网络词语,这些网络词语都可以从侧面反映出当时的姜、蒜等农产品的市场价格已高到超出市民的接受程度。

  据统计, 2010年2、3季度,土豆、大蒜、绿豆轮番涨价。土豆价钱追赶一斤鸡蛋的价格、大蒜价格比猪肉还贵、其他品种的蔬菜也有提价。2009年初,金乡县鱼山镇五名装卸工人见到大蒜便宜,合资买入700多吨大蒜,当时价格仅为每公斤2角4分,2010年8月以每公斤5元6角出货,赚取了很多收入。 2010年7月26日 南京大蒜市场价升到10元一斤。部分超市甚至卖出了12元一斤的高价,比当时的优质五花肉还贵。

  2011年6月份,山东部分大蒜主产区干蒜价格飙升至8.5-9.0元/公斤,再掀一轮疯狂“蒜你狠”。2015年7月份,金乡大蒜收获后开始收购入库时的价格约为4.7元/公斤,而2016年3月中旬达到12.8元/公斤,上涨170%。“2016年的最高价格已经超过了2010年时的高点。”金乡县大蒜产业信息协会常务会长、中国大蒜产业信息联盟秘书长杨桂华说。

  巨大的收益也意味着巨大的风险。2010年、2012年、2016年是大蒜价格的波峰,其余年份则较低。特别是2008年底,大蒜价格曾一度跌至只有几角钱甚至是几分钱一斤。

  大蒜价格的异常波动,可以让经销商哭,也可以让经销商笑,而对于广大农民而言,收成好时价廉、价高时收成不好,受伤的总是农民。

  国家统计局每年都会公布主要经济运行数据,反映商品的价格和市场需求,但由于CPI构成是机密,无从得知是否包含某种特定农产品比如大蒜、姜的价格变动。

  也正是因为缺少市场农产品的相关数据,菜农根据上一年的市场需求情况有限的数据来判断下一年的种植计划,因为没有权威准确的数据和政府农业部门的指导,常常导致种植面积的错判,最终“伤农”的结果无法避免。

  大数据进入田间生产

  2016年8月,农业部印发《“十三五”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规划》的通知称,将启动实施信息进村入户试点,试点范围覆盖到26个省份的116个县,建成运营益农信息社7940个,公益服务、便民服务、电子商务和培训体验开始进到村、落到户。基于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的社会化服务组织应运而生,服务的领域和范围不断拓展。

  一些新兴的公司把收集、汇总和分析众多田地的数据作为他们的主业。他们的目标是向农民提供个性化方案,将每块田地的耕种细化到作物个体:使用有关气候和土壤条件、作物以及产出的数据。数据公司利用从农民那里获得的信息来改善他们的模型,提出更好的建议。数据让客户能够不断采用符合自身特定需要的产品,定价策略更加全面完善,能够实现同一领域内更好的性价比。

  新标农业总经理廖剑津在接受《小康》记者采访时说,为了更好地解决农村农业科学种植,农业相关部门要求今年在全国建立19000个农商信息点,这些信息点可以给种植户提供准确的市场供需信息,可以给农民提供合理的种植建议,运用大数据进行农业生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缓伤农现象的发生。

  “农业大数据包含了农产品的田间生产数据、土地种植面积数据、市场供求数据、融入资金数据等方面。”廖剑津说,新标农业现致力于打造田间生产数据平台,并期望以此建立数据模型,让农业大田间生产运用大数据实现科学化、自动化。

  清远作为广东省三大烟草种植研究基地之一,其下辖连州市的烟草种植户数量攀升,当地烟草种植达243户,总种植面积超过5400亩,年产量达1.5万担。广东烟草专卖局也在连州市成立了“星子烟叶工作站”(以下简称“工作站”),以其为中心,周边辐射管理4个烟区镇。工作站主要承担烟草的育种育苗和实验研究,并通过输出科学种植数据模型,强化烟草种植品质管理和标准,带动周边区域内的规模化种植。

  据廖剑津介绍,连州市地处广东省北部地区,拥有独特的紫色土壤,富含大量特殊矿物质元素。当地土质疏松,通透性强,非常利于烟叶的生长。在育苗阶段,气象条件和土壤性质变化对烟叶的生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传统的种植研究方法,需要大量工作人员长时间蹲点采集相关数据,收集难度很大,准确度却不高。为此,工作站一直在寻找一款科学的研究工具,协助工作人员开展气象和土壤监测。

  广东烟草专卖局与新标农业合作共建烟草种植管理信息化研究基地,使用“看测者”智能监测管理系统,在华南地区两大主要实验基地:连州“星子烟叶工作站”、华南农业大学开展物联网信息化种植试验。其中“星子烟叶工作站”主要承担“粤烟97(2009年研发出的烤烟新品种)”的研究工作。

  “相比其它作物监测,烟草的种植试验更加要求精细化、精确化。”廖剑津说,有时,工作人员甚至会对单株烟苗的农艺性状进行全天候持续观察。在深夜、凌晨等特殊时间段更难知晓田间数据,“看测者”可以帮助工作人员足不出户,便轻松掌握同一时间段不同植株的所有数据;三是多用户远程可视化查看,通过使用“看测者”的APP,无论是基地工作人员,还是烟叶专家以及各地烟草专卖局,都可以远程查看研究基地,实时了解烟苗长势。

  星子烟叶工作站建立之后,通过看测者智能监测基站采集的烟草气候气象、土壤数据、实时图像等,能够帮助工作人员更为高效准确地分析烟草的经济指标、农艺性状(株高、叶距、宽叶比等),对比分析不同环境下烟苗的生长情况,不断优化种植方法和轮作方法,总结出一套在该地最为适宜的烟草种植数据模型,培育优质高产良种,为烟草推广性种植提供科学样本。

  烟农可以通过实验数据与烟农种植的实际数据比对,科学指导烟叶生产。此外,像清远连州这样的老烟区病虫害较多,一旦遭受一场病虫害,会让烟民损失惨重。在采用“看测者”智能监测管理系统后,系统通过数据采集计算,根据片区和地块情况,提前发布灾害预警,推送病虫害防治信息,烟农可以预先应对灾害,降低自然风险,并采取科学轮作方法,为农民的收益提供安全屏障。

  农业大数据的发展瓶颈

  “新标农业不仅在黄烟方面进行试验,对水稻、蔬菜等也已开始运用大数据进行科学分析、科学种植。”廖剑津表示,农业大数据的使用是未来发展现代化农业的必经之路,不但有益于发展地方特色农业的科学种植,帮助农业生产提高收入,而且还有效追踪农产品的来源地,从田间到餐桌全程监测,保证农产品的食品安全。

  大数据正在被用来改善流通环节,比如仓库和零售店的库存水平,以及在整个运输过程中的温度管理。食品生产商和运输者使用传感器技术、扫描设备和分析工具来监控收集供应链的相关数据。温度和湿度通过带有GPS功能的传感器进行监控,在配送途中需要采取纠正措施时,警报就会响起。如果发生问题或召回,通过销售点的搜索就可以采取迅速有效的行动,哪怕产品已经售出。

  农业大数据对农业生产、食品安全等方面产生的积极作用不言而喻,但是,事实上,农业+互联网、农业+生物技术、农业+机器人技术等最前沿的创新,使没有高额研发预算、众多产品或大量市场份额的公司几乎无法生存。

  大数据提升了农业的透明度,原本是一个“黑箱”的投入产出变得明确,传统的零售商、批发商、大型种子生产商和大型化学品生产商将逐渐失去控制权,谁掌握数据,谁就有能力定价,甚至控制整个链条,并整合整个供应链。

  “目前研究农业大数据的科技企业不少,但是因为利益上的因素,各自为政,数据都是孤立的,不互通,不共享,这种现象导致了科研成本的增加。”新标农业营销总监田丽在受访中坦言,这个问题在各个公司之间是不可能调和的,涉及公司利益,只有在政府的主导下建立农业大数据平台才能解决上述矛盾。

  不过,好消息是,今年5月份,农业农村部发文鼓励基础较好的地方结合自身实际,积极探索发展农业农村大数据的机制和模式,带动不同地区、不同领域大数据发展和应用,力争通过3年左右时间,达到“数据共享取得突破”等目标。

  在国家相关职能部门的推动下,田丽所称的行业矛盾有望得到缓解。

  文/《小康》·中国小康网记者 刘建华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