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否经受住二代锐龙旗舰的考验?

  • 来源:微型计算机
  • 关键字:锐龙,处理器,主板
  • 发布时间:2018-08-17 14:14

  三款千元级X470主板实战体验

  在今年4月19日,消费者期待已久的第二代锐龙处理器终于发布,借助12nm LP生产工艺,第二代锐龙处理器拥有更高的频率与更强的性能。当然,第二代锐龙处理器也为主板带来了不小的压力,如其旗舰产品锐龙7 2700X的TDP功耗从锐龙7 1800X的95W提升到105W。AMD在锐龙2处理器发布时,向媒体送测的配套X470主板大多也是价值2500元以上的中高端产品。然而近期市面上也出现了不少售价在1500元左右的千元级X470主板,那么这些千元级X470主板是仅配备了X470芯片组,但在做工用料上却大幅削减的“缩水品”?还是性价比诱人、不惧第二代锐龙处理器的甜点级产品?接下来我们将使用第二代锐龙处理器中的旗舰—锐龙7 2700X对其中三款千元级X470主板进行考验。

  华擎 X470太极

  产品做工:非常豪华

  尽管只是一款1699元的X470主板,但这款主板的做工用料一眼看上去绝不比2000元以上的产品差。其处理器供电部分采用多达12+4相供电设计,其中12相专为处理器内核服务,另外4相则专为CPU的SOC即PCIe、内存控制器等北桥功能部分服务。同时在用料上,它也代表了华擎主板的最高水准—包括60A高效电感,内存供电部分使用具有高磁性与抗热特性的合金电感;电容则完全抛弃5K电容,而使用日系Nichicon 12K黑金电容;MOSFET部分则采用了通过双层堆叠提升硅芯片面积,降低导通阻抗(仅1.2mΩ)的Ti德州仪器CSD87350双层MOSFET。此外像完整覆盖处理器供电电路的大型铝合金散热片、2OZ两倍铜PCB板、黑色消光黑PCB、高密度防潮纤维电路板也是它的必备元素。可能正是凭借优秀的做工,这款主板在上市不久的价格仅1699元,近期却有不断上涨的势头,在一些电商网站上已经飙升到1899元。

  内存支持规格:最高可达DDR4 3466

  我们知道第二代锐龙处理器的一大进步就是标称支持内存频率提升到DDR4 2933,通过搭配高频内存发挥出第二代锐龙处理器的所有性能。而这款主板的标称最高支持频率可以达到DDR4 3466,事实是否如此?我们将在测试中进行验证。

  功能解析:一应俱全

  就像当前很多高端主板,这款主板也具备非常丰富的功能元素—可降低M.2 SSD发热量的铝合金散热盔甲;最高速率为433Mbps的双频(2.4G/5G)802.11ac WiFi+蓝牙 v4.2模块;可以更稳定地支持重型显卡的PCIe合金插槽,以及配有TI NE5532耳放芯片、120dB信噪比数/模转换器、尼吉康FineGold音频电容的高保真4代音频系统。当然时下流行的发光元素它也不会缺少,该主板配备了名为Polychrome RGB灯效,主板芯片组散热片、音频模块、I/O装甲内置发光LED,同时它还板载了RGB LED与Addressable RGB LED接针,主板可连接其他拥有LED的设备,如灯条、CPU风扇、散热器、机箱等,并在软件控制下以相同的模式同步发光。

  内存支持与发热量实测:达到较高水准

  在使用相同芯片组下,主板间性能的差别主要就在对内存的支持上,内存频率的不同将令处理器的性能得到不同的展现。因此性能测试上我们将首先测试主板对内存频率的支持,以及在极高负载下的支持稳定度、发热量。在这次测试中,我们主要使用了三种内存,包括专为锐龙平台优化的芝奇FlareX DDR43200、芝奇Sniper X DDR4 3400,以及标称频率达到DDR4 3600的芝奇幻光戟。

  测试结果显示高频内存在这款主板上最高的确可以DDR4 3600点亮并进入系统,但在重压测试下—即在AIDA64的系统稳定性测试中同时开启处理器、FPU、CACHE、内存烤机测试的表现却并不稳定,即便在DDR4 3400下也无法通过测试,直到我们将内存频率下调到DDR4 3333后,测试平台才能通过15分钟的稳定性测试。而在温度表现上,我们发现第二代锐龙处理器旗舰锐龙7 2700X对这款多相供电设计的主板则没有带来太大的压力,在烤机测试中的最高温度只有50.3℃,供电区域平均温度在44~45℃左右。

  性能测试:表现优秀

  尽管并没有达到标称的DDR4 3466,但锐龙7 2700X搭配DDR4 3333内存还是带来了可观的性能。如其CINEBENCHR15处理器渲染性能达到1753cb,借助DDR4 3333高频内存,其在《孤岛惊魂5》中的平均运行帧速比搭配DDR4 2666内存的X470平台快了10fps,并在PCMark 10中的照片编辑、视频编辑、渲染等任务处理中都拥有更快的执行速度。

  超频体验:风冷就可达到较高频率

  考虑到千元级主板用户的预算并不是很充裕,最后我们还通过锐龙7 2700X自带的“幽灵”棱镜散热器对主板进行了风冷超频测试。坦率地说,由于锐龙7 2700X的默认工作频率已经较高,单核心加速频率就达到4.3GHz,因此它的超频空间并不大。即便在很多水冷测试中它可以运行CPU-Z处理器测试的频率也低于4.3GHz。而这款主板也是类似的结果—通过RYZENMASTER超频软件,其最高可运行CPU-Z处理器测试的频率在4.275GHz,CPU-Z多线程总分达到5300.8,最高可运行CINEBENCH R15处理器渲染性能的频率为4.125GHz,CPU得分达到1870。

  而在第二代锐龙处理器首发测试中,我们通过价值3000元的主板,搭配水冷超频的分数也就在1877左右,所以总体来说这款主板的超频能力还是不错的。尽管售价只有1699元,但华擎X470太极完全能胜任对第二代锐龙处理器的支持,包括其旗舰锐龙7 2700X。

  技嘉 X470 AORUS ULTRA GAMING

  产品做工:突出性价比

  这是一款突出性价比的千元级主板,在日常时间的售价也就1499元,碰到销售平台的各类促销活动,价格则在1099到1399元左右波动。而从做工来看,这款主板的设计也比较物有所值。在处理器供电部分,该主板采用了8(CPU核心)+3相(CPUSOC部分)混合数字供电设计,搭配技嘉专利的全封闭雷电电感,以及安森美4C10N、4C06N低电阻MOSFET。当然由于定价不高,该主板在电容上采用的则均是5K电容,可以满足普通消费者的需求。

  内存支持规格—最高DDR4 3200

  与那些高标称规格的X470主板不同,这款主板的支持内存频率则比较保守,最高则只有DDR4 3200,当然这也超出了第二代锐龙处理器最高支持DDR4 2933的官方规格。那么它在实际使用中能否支持这一频率,是否还能支持更高的内存频率呢?我们将在后面的测试中进行验证。

  功能解析—重视音质输出

  就像很多其他的技嘉主板,这款产品也拥有非常丰富的功能—首先值得一提的就是魔音音效。该主板的魔音音效以瑞昱ALC 1220-VB 7.1声道为核心,分别可以为前置与后背板麦克风接口提供高达110、114dB(A)的信噪比,让玩家的声音在网游中能更精准地表达。同时,这款主板的魔音系统还拥有智能功放技术,可自动侦测耳机的阻抗值,提供最适当的放大等级,避免音量过低或失真。此外其音频系统不仅配备了日本尼吉康的黄色音频电容、还板载了数颗倍受音频发烧友喜爱的德国WIMA威马红色音频电容。这种音频电容具备阻抗小、速度快、正切角损耗小、音质表现自然平衡,音色华丽解析力高的特色。

  网络部分,这款主板采用了稳定可靠的英特尔千兆网卡,搭配来自德国的CFOS网络管理软件,可通过特别的流量整形算法,对TCP ACK封包进行优化排序,使得网络带宽在被大量占用的情况下,网络游戏仍能具备较低的延迟。此外该主板也集成了RGB FUSION灯效,在芯片组热片、音频模块部分均设计了独立发光区域。主板可以“恒亮”、“呼吸”、“节奏”、“闪烁”等多种模式展示灯效,为玩家带来充满个性、炫酷的光效,当然主板还可外接5V与12V数字灯带。此外该主板还为用户提供了做工扎实的M.2 SSD散热片,其最厚的位置可达0.5mm,能帮助M.2SSD有效降温。

  内存支持与发热量实测:最高支持DDR4 3333

  X470 AORUS ULTRA GAMING在内存频率的支持上令人欣喜,从实测来看,DDR4 3400内存在这款主板上可以点亮进入系统,但如果进行高负载稳定性测试则会出现死机,毕竟处理器搭配高频内存后会极大地增加处理器、主板供电部分的发热量。但只要将内存频率小幅降低至DDR4 3333,系统则可进入稳定状态,已超过主板官标DDR4 3200的最高支持规格。

  温度表现上,由于供电相数的规模不大,因此这款主板供电部分的温度有所上升,在同时开启处理器、FPU、CACHE、内存烤机测试中主板的最高温度为63.9℃,供电区域平均温度在50℃左右。但可以看出第二代锐龙7 2700X旗舰级处理器对这款主板还是没有带来太大的压力。一般在那些难以支持多核心高频处理器的主板上,它们供电部分的温度往往会达到90℃甚至100℃以上。

  性能测试:相对其他X470主板表现更好

  得益于对DDR4 3333内存的支持,技嘉X470 AORUS ULTRA GAMING在性能测试上的表现相对普通X470主板要明显好一些。如在CINEBENCH R15测试中,它的处理器渲染性能已经逼近1800cb,锐龙7 2700X在大部分X470主板上的分数一般就在1750cb左右浮动;在《孤岛惊魂5》中,它的运行速度比同样搭配DDR4 3333内存的华擎X470太极也要高出1fps。此外,从AIDA64内存测试来看,该主板也能很好地发挥出DDR43333内存的性能,内存读取带宽甚至突破51000MB/s,这也比其他内存带宽不到50000MB/s的X470主板要好一些。

  超频体验:可稳定运行CINEBENCH R15的频率更高

  在这款主板上,我们同样搭配“幽灵”棱镜散热器对它进行了风冷超频。超频的方法非常简单—使用RYZEN MASTER将处理器电压上调到1.46V左右,即可将锐龙7 2700X的频率提升到4.275GHz,并完成CPU-Z的CPU性能测试。当然要在4.3GHz上完成该测试还是很难。而要完成负载更大、时间更长的CINEBENCH R15渲染测试则同样需要降低频率,不过值得赞赏的是,技嘉X470 AORUS ULTRA GAMING主板可稳定运行CINEBENCH R15的超频频率要稍高一些,可提升到4.15GHz,因此它的测试成绩也要略高一些,达到1879cb。

  总体来说,锐龙7 2700X在这款不到1500元的技嘉X470主板上,各项性能、高频内存支持特性都可以得到充分的发挥。

  映泰 X470GT8

  产品做工:12相供电与5K电容的结合

  这款主板是本次参测产品中价格最低的,在本文截止时售价仅1388元。因此它的做工用料与技嘉的X470主板相比是非常类似的。在处理器供电部分它采用了8+4相供电设计,并搭配R36贴片电感、IR3555M PowlRstage一体式MOSFET,每相最高可支持60A大电流。当然在电容上,由于价格、定位,所以它采用的也只是普通的5K固态电容。此外这款主板也使用了防潮PCB底板,并在供电电路上安装了碳纤维散热片。

  内存支持规格—最高DDR4 3200

  这款主板对内存的支持在官方规格上同样并不高,最高为DDR4 3200,且在DDR4 2933与DDR4 3200后都加上了注释(OC),即通过超频才能支持这些频率,其标准支持频率则只有DDR4 2666,那么它对内存频率的支持是不是不会太高呢?我们将在后面进行验证。

  功能解析—再现Hi-Fi主板风采

  该主板采用了名为Double Hi-Fi的双运放设计,无论用户的播放设备是连接前面板还是后背板,都可以对播放效果进行放大,带来更震撼的体验。同时映泰还为这款主板的音频部分采用了基于黄金分割线的独立音频线路设计,每个声道搭配了日系CHEMICON音频电容,用于降噪、降低失真,提高解析度。

  同时该主板也融入了不少游戏、竞技元素。如稳定的英特尔千兆网卡,做工厚实的M.2 SSD散热片,以及对于当今硬件产品来说至关重要的RGB灯效—映泰VIVID LED护甲。映泰在主板的I/O装甲,以及供电散热片中都内置了数颗RGB LED。用户可以通过其配套的VIVID LED DJ灯控软件控制主板的发光效果。此外该主板也提供了5050 LED接头,用户也可以连接额外的灯带制造更壮观的灯效。

  内存支持与发热量实测:高频内存支持能力一般

  在实测中,映泰X470GT8对高频内存的支持的确不是太强,即便使用在本文截稿时该主板最新的510版本BIOS,芝奇FlareX DDR4 3200内存也无法在这款主板上以标准的DDR43200频率点亮。而在将内存频率降低到DDR4 2933后,测试平台可以开机点亮进入系统,不过一旦使用AIDA64烤机测试,还是极易出现错误,无法通过。因此最后经我们多次调试,确认在同时开启处理器、FPU、CACHE、内存的烤机测试中,该主板可支持的最高频率就在DDR4 2666左右。

  借助8+4多相供电设计,这款主板的发热量同样不高,主板供电区域满载最高温度为64.5℃,供电部分平均温度在52.4℃。

  性能测试:达到主流水准

  由于对高频内存的支持一般,所以这款主板的性能达到了主流X470主板的水准—如CIN EB ENCH R15成绩为1751cb,CPU-Z多线程性能为4830.5,其PerformanceTest 9.0 CPU MARK还是达到了17173分,总体成绩的差距也并不算大。此外值得一提的是,这款主板的处理器超频能力还是不错。

  超频体验:CPU-Z多线程性能同样突破5300分大关

  映泰X470GT8具备与前面两款X470主板相当的超频能力,只需通过RYZEN MASTER超频软件,我们就可将锐龙72700X超频到4.275GHz,获得高达5305的超频分数;只需将频率降低到4.125GHz,该主板同样可完成CINEBENCH R15处理器渲染性能测试,将测试得分提升到1858cb。

  综合来说,除了对高频内存支持不是太好外,锐龙7 2700X也没有对映泰X470GT8带来任何挑战。

  千元级X470主板完全可面对二代锐龙旗舰的考验

  综合以上三款主板的测试、体验,我们认为千元级X470主板完全可以经受住第二代锐龙处理器的考验,哪怕是面对旗舰产品锐龙7 2700X也毫无惧色。可以看到千元级X470主板在供电部分的投入不小,一般都在10相以上,要么8+3,要么就是8+4,价格略高一点的华擎X470太极甚至使用了12+4相的夸张设计。而这也带来了很大的好处—在这些主板上,即便使用同时开启处理器、FPU、CACHE、内存的AIAD64超高负载测试,主板供电电路的温度也没有超过70℃。同时它们还完全延续了高价值X470主板的超频能力,在普通散热环境下所获得的超频成绩与那些昂贵的主板没有明显差别,让普通玩家仅仅通过风冷也可尝试逼近4.3GHz的快感。再加上M.2 SSD散热片、内置运放功能的音频模块,以及RGB灯效在这些千元级X470主板上也都得到了应用,所以如果你的预算有限,那么这些千元级X470主板就是你减少“弹药”消耗的最佳利器。

  手机没3.5mm接口?有它不用怕!

  试玩飞傲μBTR蓝牙耳放

  自从苹果开了一个头,将3.5mm接口从iPhone上拿走之后,如今越来越多的手机厂商也不“待见”它了。不论这些品牌在宣传新品时将取消3.5mm接口说成是为了让手机有更好的防水防尘性,还是从机身整体造型与设计角度考虑,总之就是没有了。蓝牙无线耳机在这波取消3.5mm接口浪潮的过程中自然销量是上升了,但各位手中已有的有线耳机在使用时岂不就受到了限制?出现了问题自然有解决方案,像飞傲这样的专业音频厂商就推出了便携蓝牙耳放来解决用户的这个困扰。在去年推出BTR1便携蓝牙耳放之后,飞傲在近期又带来了一款体积更小巧,价格更亲民的新品—μBTR,进一步布局这个日益扩大的市场。

  更时尚简约的设计

  飞傲此前在蓝牙耳放领域其实已经着力颇多,从去年开始它陆续推出的多款便携耳放,从旗舰的Q5,到Q1 Mark Ⅱ、BTR1,这些产品都具备了蓝牙无线功能。但前两者更多是在传统的便携耳放产品上加入了蓝牙功能,以适应目前消费者多样化的应用需要,而专为手机等移动设备量身打造的只有BTR1这一款,而它也正是与μBTR同样针对这个细分市场的产品。相比飞傲去年推出的BTR1,μBTR拥有了截然不同的设计,不论从配色还是外观设计方面的元素皆是如此。飞傲在μBTR上是走的简约设计路线,长方体的造型简单直接,倒是细节之处更值得品味。μBTR机身采用的高亮抛光工艺使得其整体握持及操作手感是细腻的,而透明材料和多道丝印工艺组合而成的面板则是机身上将触感与视觉效果兼顾得最好的部分。μBTR采用的是珍珠白的整机配色,但由于面板的材质与工艺的不同,所以它在视觉效果上与机身其他地方有所不同,带有一丝淡淡的青灰色,丰富了视觉层次。

  μBTR自带背夹,使用时可以夹在衣领、裤兜甚至背包肩带等任何你觉得使用起来方便的地方。我将μBTR夹在衣领附近,将耳机线整理好后跟使用无线耳机的体验差不多,它约13g的重量对我来说几乎是无感的,不会带来任何负担。考虑到不同用户的需求,飞傲也在它的背夹上留有线孔,喜欢挂在脖子上使用的用户也可自行添加挂绳。与耳机连接的3.5mm接口位于机身顶部,是最符合用户使用习惯的设计,接插耳机都很方便,底部则是USB Type-C接口,用于充电。飞傲在附件中提供了一根USB线,而随着越来越多的手机采用USB Type-C接口,适配线材也更容易获得。

  虽小却功能俱全

  μBTR的按键都集中在机身一侧,包括了主按键和音量加减键。其中前者除了控制电源开关,还可以实现进入配对、暂停/播放曲目、回连功能,后者则能控制上/下曲切换,都是一键多能。回连功能可能大家不常听到,我实际试了一下,就是在μBTR与手机等移动设备通过蓝牙连接时断开后,可以短按一下μBTR的主按键,这时它们就会重新通过蓝牙连接起来。另外它还支持一拖二功能,能记忆两台设备的连接状态,不用重新配对就能互相连接。还有一个值得一说的地方是其音量控制,μBTR提供的是独立的音量调节,用户通过μBTR的音量加减键调节音量,与手机、平板等播放设备音量调节分开的,可以分别对声音进行控制。这样的好处就是可以获得更准确的音量调节,特别是在使用灵敏度较高的动铁耳机时,这一设计可以更容易地让我们调整到适合的音量。

  如果用户所使用的耳机没有线控或麦克风,μBTR还能弥补它的这一不足。其内置的全向麦克风具备高灵敏度的特点,与按键位于同一侧,可以支持语音通话。如果是夹在衣领上,就可以直接进行通话。此外,对于习惯用语音助手的用户来说,μBTR还提供了这方面的支持。比如我在用它搭配iPad时,就能通过双击主按键,成功调出Siri,在搭配小米手机时,也能通过这种方式调出其语音助手。官方资料显示它支持市面上多数品牌手机的语音助手,这一点是μBTR在功能上领先目前市面上许多蓝牙耳放的地方。

  超同级硬件配置保障音质

  在试听μBTR之前,先来看看它的硬件配置。在最为关键的两个部分—蓝牙芯片和耳放芯片上,飞傲没有吝啬工本。蓝牙芯片部分它所采用的高通CSR8645基于蓝牙4.1版本,可以支持aptX、SBC、AAC蓝牙编码,加上内置的Ti TPA6132A2独立耳放芯片,让音乐从无线间的高品质传输到最终呈现在耳机上的一定水准的音质,都有了更好的保障。我用苹果iPad mini 2作为播放源,用飞傲F9 Pro和HIFIMAN RE600s作为参考耳机进行了试听。

  μBTR拥有较为干净的声底,我没有听到明显的底噪。整体音色是稍微偏暖的,但这并不会掩盖住耳机本身的风格。它的解析力中规中矩,声音线条不算明显,不会有大量的细节冲击耳朵。整体而言是比较适合聆听流行音乐的。在耳机的适配性上,我所选择的参考耳机都是千元左右的耳塞,μBTR要驱动它们没有太大问题,对于耳机本身的素质也能展现得七七八八,整体表现是让人满意的。当然对于推力要求较高的大耳机来说,μBTR是不合适的,而且使用大耳机的用户一般也不会用移动设备去搭配听音。

  小结

  在BTR1之后推出百元价位的μBTR,飞傲此次无疑是将目标瞄准了之前被小米、网易云等非传统音频品牌所占据的入门级蓝牙耳放/蓝牙音频接收器市场。虽然在价格上相比这些品牌的产品贵上几十元,但是从性能及功能来看,μBTR都是具备不小优势的,这些优势包括了它对aptX的支持、具备独立音量调节、支持NFC、内置麦克风以及续航时间等方面。对于正在使用缺少3.5mm接口移动设备的用户来说,飞傲μBTR会是他们重新使用手中有线耳机的利器。

  文、图/张臻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