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滑板车能否代步?

  • 来源:民生周刊
  • 关键字:电动滑板车,代步
  • 发布时间:2018-08-22 15:03

  电动滑板车的定位是时尚玩具或娱乐产品,不能作为交通工具使用。但是,在售卖过程中,部分生产者和经营者片面强调了电动滑板车的代步属性。

  作为一种新型交通工具,电动滑板车受到众多消费者的热捧。不少人觉得,将其作为代步工具,能减少对汽车的依赖,缓解交通堵塞,减少环境污染。而且,与同样主打绿色出行的共享单车相比,电动滑板车对于穿着商务装的都市白领更为适合。

  近几年,全国电动滑板车企业数量迅速增加。2012年电动滑板车产量不足10万辆,到2014年猛增至100万辆,为2012年的10倍之多,而到了2015年,数字便突破150万辆。目前,全国已有500多家电动滑板车整车企业,保持继续增长态势。

  尽管需求旺盛,但因车头断裂、刹车失灵、充电起火等引发的电动滑板车“伤人事件”却频频发生,电动滑板车被戴上了“高危”帽子。

  全项目符合率为0

  今年6月,济南的陈女士将电动滑板车放置在自家商店内充电,一小时后,电池部分开始冒烟,短短几秒钟内便发生爆炸,幸好处理及时,未引起火灾。

  “用的充电设备都是原装的,操作步骤也是按照说明书规定做的,使用过程中也没有磕碰,发生这样的事情感觉太意外了,如果人距离电池部位很近那就危险了,现在想想都害怕。”陈女士在电话里告诉《民生周刊》记者。

  2017年10月,家住北京西城的林先生驾驶电动滑板车回家途中不慎摔倒,导致手臂、小腿多处擦伤。回顾事故原因,竟然是电动滑板车骑行时发生断裂。

  林先生告诉《民生周刊》记者,事发时电动滑板车的踏板与前轮连接处突然断裂,当时的速度在每小时20公里左右,因为正是下班高峰时段,他连人带车摔在马路中间,情况特别危险。所幸来往车辆及时避让,避免了二次事故的发生。

  林先生说:“车买了一年多,骑的次数较多,之前一直没问题,真没想到发生这样的事。我体重70公斤,比我重的人骑这种车都没出什么事,现在看到这种车都怕。”

  无独有偶,今年4月,天津的杜先生也有过类似经历。“我骑的时候前方是下坡,速度比较快,要到路口的时候刹车不管用了,我整个人栽到了绿化带。”

  杜先生说,由于速度较快,电动滑板车撞上了路旁的护栏,车把与车身连接处直接断裂。

  在杜先生看来,自己购买的电动滑板车刹车设计不科学,车身使用的金属材料韧性也不够。杜先生向电动滑板车的客服提出质疑,对方表示需要他将车辆寄回厂家检测。

  《民生周刊》记者梳理发现,媒体报道的电动滑板车事故不在少数。

  2015年7月,上海一名年轻男子驾驶电动滑板车在路上行驶,在靠近一处没有红绿灯的人行横道线附近时,因来不及刹车,直接撞到行人,导致其医治无效死亡。

  同样是2015年,北京市东城区法院审理了一起与电动滑板车有关的案件,当事人陈某下班路上使用电动滑板车与一辆机动车相撞,陈某经诊断为中型闭合型颅脑损伤,后鉴定为十级伤残。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近日发布的电动滑板车风险监测结果显示,电动滑板车产品全项目符合率为0,这是历年各类产品风险监测中全项目符合率最低的产品。

  如何定位

  根据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电动滑板车不能上路行驶。而在现实生活中,大量消费者将电动滑板车骑上了马路,引发不少交通事故。

  北京宏华旭升电动车行负责人褚晴野告诉《民生周刊》记者,电动滑板车的定位是时尚玩具或娱乐产品,不能作为交通工具使用。但是,在售卖过程中,部分生产者和经营者片面强调电动滑板车的“代步”属性。因其方便、快捷,迎合了大部分消费者的诉求,所以产品比较畅销。

  但是,褚晴野表示,因为多数电动滑板车的速度较快,制动性能较差,还有个别车车身部件强度不够,上路骑行的危险性极高。

  他说:“这类车达到一定速度后,刹车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因为车轮毂较小,行驶中车速过快就很难控制。实际骑行中,这类车不比电动车慢,速度可达到每小时30公里,而它的稳定性较差,特别容易摔跟头。”

  目前,市场上售卖的电动滑板车,车速最高可达30公里 /小时。这样的速度,再加上刹车难以控制,电动滑板车在行驶中翻车、撞人也就不足为奇。

  然而,与撞人相比,电动滑板车骑行者被撞的风险也很高。因为车身较小,无法安装侧反射器,如果在夜间行驶,侧面车辆很难注意到骑行者,这也成为电动滑板车上路的最大安全隐患。

  褚晴野强调,骑行导致的电池撞击更加危险,锂电池在重物冲击下会起火爆炸,这种情况在不少事故中都有发生。无论是不是上路行驶,即使不作为交通工具,电动滑板车本身在使用中也存在诸多安全风险,如在充电中未使用原装设备或充电时间过长等因素导致电池燃烧爆炸。

  《新华日报》评论员梅剑飞认为,一些电动滑板车生产企业为了降低成本和迎合部分消费者的喜好,将轻便和快捷作为产品定位,在设计和生产过程中往往朝着易折叠、易携带方向发展,大大忽略了产品的质量安全。而企业在产品宣传上,又突出其交通工具属性,这也进一步消除了消费者的安全防范意识,而随后诸多问题也就此产生。

  没有标准

  安全风险并没有降低电动滑板车产品的热度。

  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街头,不时能看到消费者选择电动滑板车作为代步工具,甚至在一些车辆较多的拥堵路段,骑着电动滑板车的人照旧无拘无束,自由穿行。

  在北京朝阳区上班的齐忠浩坦言,电动滑板车便于携带,出了地铁到单位的距离,正好用它代步。

  他说,身边的同事和朋友很多人使用这种代步工具,在各大电商平台很容易买到,也没有看到商家声明这种车不能上路行驶。

  各大电商平台上,电动滑板车的价格从几百元到几千元不等,大多数店铺都在宣传图片上标注了轻便、续航里程长、电池耐用等字样,而时速或适用范围并没有在显著位置标注,甚至干脆没有标注。

  网上销售量较大的几款电动滑板车还有不少消费者的评论。有消费者表示刹车不灵敏,也有人说电池在充电时发热,续航里程较短,还有人说车子速度过快稳定性不好。

  《民生周刊》记者致电卖家,一位网店负责人表示,产品质量绝对有保证,并且经过相关部门质量认证,只要是正常的道路行驶,不会有任何问题。

  而针对刹车、电池、稳定性及车上材质的质疑,这位负责人解释说:“以前的部分产品不够成熟,目前销售的都是升级版的,电池和车身性能都有提升,这一点可以放心,最新的几款销量非常好。”

  此外,多家电动滑板车商家表示,自家产品上路行驶是安全的,不要有任何顾虑。

  “我们了解到,一些电动滑板车生产厂家只是一个装配型企业,车身的核心部件都是从各个厂家购置。因为企业缺少对核心部件设计研发能力,所以质量难以保障。”江苏中浦检测技术公司林庆国说,电动滑板车行业门槛过低,甚至可以说没有门槛。

  目前,我国对电动滑板车这一新兴产品尚未出台统一的技术规范标准,这也使得整个行业和生产企业在产品设计、质量控制层面缺乏统一标准。

  记者查阅相关信息后发现,目前与电动滑板车相关的规范标准,主要有现行国家标准《电动自行车通用技术条件》、《便携式电子产品用锂离子电池和电池组安全要求》等规定,但对生产企业的约束力十分有限。

  在采访中,包括消费者、检测机构及业内人士均表示,应尽快督促企业严格执行《产品质量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切实履行质量安全主体责任。而在新产品投放市场前,相关部门要加强车辆质量安全评估,确保消费者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民生周刊》记者 于海军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