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岛的“足球奇迹”,我们能复制吗
- 来源:世纪人物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8-08-31 14:08
北京时间 6 月 16 日晚,首次打入世界杯的黑马冰岛队对阵夺冠热门阿根廷。双方激战 90 分钟过后,冰岛最终依靠门将的神勇扑救,以 1 ∶ 1 战平阿根廷。冰岛足球队一直被大家戏称为“杂牌军”,生活在这个人口不足 34 万的国家,足球队里几乎人人有兼职:主帅哈尔格里姆松是一名牙医,神奇门将哈尔多松是一名导演,右后卫塞瓦尔松是一位“倒盐工”……
30 万人对 14 亿人,结果却是前者在世界杯赛场进行惊艳的表演,而后者只能把梦想深深埋藏在“除了中国足球队没去,剩下的全去了”的调侃戏谑之中。个中原因,虽然不一而足,但是否开展“全民足球”实乃至关重要的一点。
冰岛的成功绝非偶然,年均气温4℃,一年中 7 个月都是冰天雪地的状态。为了可以全年参与足球运动,冰岛大量修建室内球场,截至 2015 年,这个只有约 10 万平方公里的国家,拥有超过 300 个足球场。这个国家的注册球员人数达到了 2.15 万,相当于每 15 个人中就有一名注册球员,而中国足协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球员的注册人口只有 8000 多人,远远不及冰岛多。不仅如此,冰岛还拥有超过 600 名注册教练员,其中有 400 人(另一说为 600 人)持有欧足联 B 级教练证书。在冰岛,执教 10 岁以上的少年队,至少需要 B 级证书,这也意味着冰岛的孩子们从小就开始接受正规的足球培训……这一切的背后是超过 20 年的日积月累。
振兴中国足球,需从娃娃抓起,这早已成为共识。基于对开展全民体育的深刻认识,2015年,国务院就出台了《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提出全国中小学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在 5000 多所基础上,2020 年达到两万所,2025 年达到 5 万所,在校生达 5000 万人。有媒体甚至惊呼校园足球发展已经提升至“国策”的高度。
仅仅是国家层面的重视,是远远不够的。相对于经费、教师和场地,最大的瓶颈是人们的思想观念。很多人认为学生就要全身心投入到文化课的学习,体育只是简单的活动而已。如果固守这样的观念,继续将孩子们禁锢在教室里,冰岛的“足球奇迹”只能遥不可及。
其实,体育不仅可以强身健体,也是锻造健全人格最有效的手段。近代著名教育家蔡元培老先生曾如是说“完全人格,首在体育”。足球等运动项目中所蕴含的荣誉意识、进取意识、竞争意识、团队意识、规则意识和挫折教育、永不放弃的精神以及阳光开朗的性格,正是中小学生目前急需积攒的人文素养。上述人文素质的养成,有些是很难通过课堂获取的,而运动场才是最好的课堂。
即便就学习而言,踢球看起来稍微“损失”了一点时间(其实是本来就需要的运动调节时间),却换来了以身心愉悦、精神焕发的状态投入学习,不仅不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反而还能取得高效率乃至激发潜力,正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是也。一场酣畅淋漓的运动之后,怎一个“爽”字了得!相信很多人都有过这种美妙的经历,都体会到运动对自己学习工作所带来的强劲促进。
当然,校园体育不仅仅是足球,只不过是足球先行一步罢了。诚如专家所憧憬的,未来校园体育的理想模式应当是依托校园体育课,充分借助社会力量,建立“运动项目超市”,扩大孩子们的选择余地,根据孩子们的兴趣和特长让其“自然成长”。
“人能尽其才则百事兴”。只要校园体育爆发出“洪荒之力”,让孩子们能够充分遵照自己的兴趣爱好,自由自在地跑起来、跳起来,何愁中国队不能在世界杯赛场上闪耀。
能否复制冰岛的“足球奇迹”,这是对中国社会的考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