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AI:科技突围与商业落地

  • 来源:互联网周刊
  • 关键字:AI,科技,商业
  • 发布时间:2018-09-12 09:50

  “喂,您好,您想查询或办理什么业务呢?”

  “流量业务。”

  “目前我们有50元包500M、100元包1G、200元包3G三种国内流量半年包,请问您需要办理哪一种?”

  “除了国内流量半年包还有其他的吗?”

  “目前我们有50元包500M、100元包1G、200元包3G三种国内流量半年包,请问您需要办理哪一种?”

  “我想要流量包月服务。”

  “目前我们有50元包500M……”

  这是一段日前我与某通信公司智能客服的语音通话记录,为我服务的就是搭载了当下最火热的人工智能技术的智能客服。显然,它并不能完美的与客户进行沟通,犹如做选择题一样,它在识别了关键词之后给出客户选项。用户只能选择其中之一,超出选项的问题它根本无法解决,甚至不能理解。这样的人工智能真的智能吗?

  由来已久的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英文全称叫:Artificial Intelligence,缩写为AI。它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最早是在1956 年Dartmouth学会上提出的,至今已逾60年。而对于它的定义,一直以来却从未有过一个公认的结果。

  从本质上讲,人工智能是计算机科学的一个分支。人工智能的目的,在于将人类的智慧和能力赋予冰冷的机器,让机器模拟人的某些思维方式以及行为能力,最终代替人类从事某些社会工作,而这个过程却是步履维艰的。

  人工智能的提出虽然已有60余年,但其进展却是缓慢的。从Dartmouth学会上提出的“Artifitial Intelligence”课题到“深蓝Ⅱ”超级计算机击败了国际象棋卫冕冠军Gary Kasparov,这期间人工智能经历了起起落落。而直到今天,人工智能方才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众多企业加入人工智能应用研发的队伍当中。李开复在不久前的清华大学演讲中提出“现在是人工智能的黄金时代”。

  人工智能在行业中的身影

  马斯克是今年被媒体经常提起的人物之一,因为特斯拉推出的无人驾驶汽车从概念车到实际路测,再计划到2019年底将无人驾驶应用于所有驾驶模式……这一系列举动标志着AI技术已经能够成功运用到无人驾驶当中。不仅仅在国外,国内的BAT已经纷纷入局无人驾驶;小鹏汽车、小马智行等新兴企业开始尝试无人驾驶汽车的场景应用,京东、苏宁开始尝试无人卡车布局物流配送……

  此外,科大讯飞其自主研发的语音识别技术已经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应用于包括智能手机、车载导航等多种设备上。目前,讯飞输入法的通用语音识别率提升至98%,甚至支持22种方言,其中粤语、四川话、东北话等识别率均已超过90%……还有商汤科技研发的人脸识别技术、华为与寒武纪合作研发的手机智能芯片等等。人工智能的足迹和身影已经融入到了多种多样的行业当中,并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认可。

  再看人工智能的具体化应用,我们能够发现目前的人工智能应用仅限于有着丰富的数据或者丰富的知识的些特定领域。清华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张钹院士把这种现象总结为五项前提条件:丰富的数据,丰富的知识,确定性信息,完全信息,静态的、单任务和有限领域。这五项条件是目前人工智能应用落地的必要条件,而不满足这些条件,人工智能的实际应用就会变得困难的多。

  以无人车为例,目前世界各国的城市均已具有成型的交通网络,不可能为无人车专门开辟独立的公用道路,这也就要求无人车必须适应现有的复杂的交通路况,这并不简单。2018年上半年,特斯拉无人车实际路测过程中发生多起交通事故,造成了较为严重的后果。国内虽然没有较为严重的无人车事故,但这并不意味着国内无人驾驶技术超越特斯拉、谷歌等国外企业,而是与企业选择的应用场景有着莫大的关系,例如高速公路这一场景。

  理解能力——人工智能的发展方向

  人工智能的实现要基于数据、计算能力以及算法三大要素。丰富的数据是人工智能的基础,而计算能力和算法则是人工智能成功模拟人类思维过程和行为能力的关键所在。目前的人工智能技术对于大数据尚且有着极强的依赖性,人脸识别技术能够帮助公安部门缕缕抓获逃犯,在于公安系统的数据库中拥有全国绝大多数人口的数据信息。以强大的数据库为支撑,人工智能所需要做的只是根据程序给出的算法,通过其计算能力筛选、识别并给出结果即可。但并非所有行业都能具备如此完善的大数据,这就需要依靠人工智能的理解能力来解决面临的困境。

  算法的强弱决定理解能力的高低,所以深度学习算法是未来人工智能发展的重要方向。人工智能现阶段所拥有的学习能力是这个木桶的短板之一,人类能够通过学习一样东西而举一反三,推理出更多的认知,而目前的人工智能尚且无法做到。也不妨说,现阶段的人工智能尚且是一种“弱人工智能”,未来学习能力、理解能力的不断提升,才能真正实现拟人化的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将会取代人类?

  人工智能的落地应用,已经能够完成一些简单化、重复性的工作,例如司机、话务员、翻译等等。从现阶段看,人工智已经呈现出取代一批底层工作者的态势,但说取代人类,怕是有些言过其实。但理应居安思危,不断提升自己,超越人工智能算法的学习能力。

  今年,南京大学计算机系成立了国内首个人工智能学院。未来,对人工智能的研究将会持续深入,希望每一位研发者都能本着“科研便利生活、科研服务群众”的原则,不断完善人工智能的应用,给生活带来更多便利。

  文/拾影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