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掌柜”的京味儿书局

  • 来源:瞭望东方周刊
  • 关键字:北京胡同之根,正阳书局
  • 发布时间:2019-01-19 20:21

  这里摆满了“北京人写的、写北京人的、在北京写的书”。

  在被誉为“北京胡同之根”的砖塔胡同最东头,有一处青砖灰瓦的砖塔小院,成为近年来颇受欢迎的一处北京“打卡”圣地。来这里“打卡”的,有拉着行李箱的外地游客,有牵着孩子的年轻父母,有拎着菜篮的老街坊,还有慕名而来的外国朋友……

  北京城唯一专营北京历史文献的特色书店——正阳书局,便藏身小院之中。2019年,正阳书局迎来了创办十周年。十年间,这家因人文氛围而著称的胡同书店客流量逐步攀升,现在每天要接待1000到1500人。

  正阳书局创办者崔勇是一位土生土长的“80后”北京人,人称“崔掌柜”。崔勇告诉《瞭望东方周刊》,除了买书,许多客人会专门来这里查询资料——有的查祖上渊源,有的查学校历史,有的查四九城的某段过往。

  这时的崔勇,还真像一名坐堂掌柜,翻遍书架,帮助寻找每个人心中的那份乡愁。

  与老北京有关的回忆

  “外人看一座城市的时候,感兴趣的是异国情调或美景。而对当地人来说,其联系始终掺杂着回忆。”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奥尔罕·帕慕克曾如此写道。

  对于崔勇来说,创办正阳书局的初衷也和回忆有关。

  2007年,因城市改造,崔勇搬离了世居七代的前门大栅栏。“这是非常伤感的。基于这种伤感,当时很多人举起了相机,拿起了画笔,开始记录北京的变迁,记录发生在眼前的一幕。”崔勇告诉本刊记者。

  崔勇选择了收集历史文献。他回忆,搬家时,看到很多之前没注意到的家族史、老照片、老物件,“看到的越多,疑问就越多。”带着问题,崔勇骑着自行车,跑遍了四九城,寻找所有与老北京有关的回忆:历史文献、书籍、地图、照片、票证……

  “从某种程度上说,北京城的历史就是由一个个家庭、一个个院落、一条条胡同街巷的历史组成的。”崔勇说。

  “他们说不用打折”

  2009年,崔勇辞掉了外企的工作,在大栅栏廊房二条76号正式创立了正阳书局。

  崔勇说,正阳门是京城九门之首,书局取名正阳,以表示其传承北京文化的心愿。而大栅栏,曾经是北京老字号云集之地,有“百业兴始处,文化流行发源地”之称。“希望正阳书局可以成为新时期的老字号。”

  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正阳书局创办之际,因商业地产升温及网络电商冲击等影响,实体书店行业正处于历史上的冰点。

  崔勇非常感慨,“当年房东是一位北京老大爷,六年没有给我涨过房租。即使我旁边同样面积的店铺房租都翻倍了,他给我的还是6年前的价格。

  “还有很多读者,专门来我这里买书。我们有会员卡,用这个会员卡可以打折,他们说不用打折,来这里买书,就是来支持你、支持这个书店的。”

  后来,北京市西城区文化委员会向崔勇伸出了橄榄枝,将砖塔胡同“万松老人塔”所在的院落免费提供给崔勇开设书店、阅览室。

  2014年4月23日,世界读书日这一天,正阳书局暨北京首个非营利性公共阅读空间“北京砖读空间”正式对外开放。2015年11月,由于正阳书局廊房二条街区腾退,掌柜崔勇小心翼翼摘下匾额,挥别了大栅栏。

  京味十足

  砖塔小院约有350平方米,正中矗立着万松老人塔,这是北京内城现存的唯一一座密檐式砖塔——七百多年前为纪念元代高僧万松行秀而建。

  砖塔四周,摆放着各式门板、门墩、窗棂、城砖,都是崔勇这些年从北京四九城收集而来的老物件。其中一组刻有“礼乐家声远,诗书世泽长”字样的老门板,被崔勇特别放置在万松老人塔正前方。院外熙熙攘攘,院内琴声悠扬。整个院落显得格外静谧、京味十足。

  跨进正房,书架上密密麻麻摆满了关于老北京的图书,墙上挂着各式老北京地图。用西城区文化委员会主任孙劲松的话来说,这里摆满了“北京人写的、写北京人的、在北京写的书”。在这里,市民不仅可以买书,还能免费看书、借书。

  正阳书局目前藏书十万余册(件),在售图书2万册(件)。一般来说,书店都在竭尽全力去库存,正阳书局的库存为什么会如此之多?崔勇解释说,自打2009年开业,除了营业额、利润率这些财务数据,“藏书量”也是评估正阳书局当年经营状况的重要数据。“用咱北京话说,这叫砸窑。”

  “有的藏书也许没有市场价值,但是它对这座城市有特殊的意义。”崔勇告诉本刊记者,书局收藏了很多孤本图书,《日下旧闻》就是其中一部记述北京历史的百科全书,刊印于清康熙27年。“这本书,如今很多博物馆和图书馆都不一定找得到。”

  入驻砖塔小院后,正阳书局空间增大,这不仅让崔勇收集的老物件有了安放之处,也让崔勇在传承北京文化方面有了更多的腾挪空间。

  2017年11月,《门风·家风·继世长——家风文化主题展览》在砖塔小院开幕。活动特别邀请了著名京味作家刘一达,向观众分享了老北京文坛名人有关“家风、家训、家规”的故事,活动还开通了网络直播,在线观看达七万余人次。

  “类似的活动,每年我们都会举办30多场,有读书会、新书发布会,也有美术作品展、摄影作品展等,内容都是以北京为主题的。”崔勇介绍。

  “照亮回家的路”

  崔勇并不满足于此,“如何留住老北京的城市记忆,是大家需要共同思考的问题。”为此,正阳书局计划每年推出“正阳文库”系列丛书,不仅收录名家大师的研究专著,也有普通百姓笔下的北京城市记忆;不仅有外国学者写的北京专著,还有向世界介绍北京的英文书。

  北京城墙的西北角为什么缺一块?元大都为何有两条轴线?北京外城为什么有那么多斜街?2018年由正阳书局推出的《北京城:中国历代都城的最后结晶》,为读者道尽了北京城的来龙去脉。

  这本书的作者是著名历史地理学家侯仁之先生的学生、北京历史地理研究专家朱祖希。崔勇非常感谢年逾八旬的朱祖希先生,“9年前,在正阳书局认识朱老师后,朱老师一直非常支持我们,不仅把家里的很多书送给我们,还一直鞭策我们坚持专业化发展模式。”

  让崔勇吃惊的是,短短几个月内,《北京城:中国历代都城的最后结晶》第一版5000本就销售一空。“来自北京的购书者只占一小部分,更多的是外地乃至海外的读者。”崔勇感慨道,“看来,关注北京历史文化的人颇多,严肃的北京史专著也有很大的市场。”

  “再如《银锭桥畔》,这是一本讲述普通老百姓城市记忆的书,是什刹海的一位老街坊写的。”崔勇介绍,本书记录了作者邢正德先生少年时期在后海南岸居住生活期间的所见所闻,书中见证了北平的和平解放、后海沿岸的市井风情、胡同中的五行八作,以及护国寺庙会的各种演艺、街头巷尾的趣闻轶事。

  “用纸作砖,以墨为瓦,悉筑历史文化之城、民俗风物之墙。将北京历朝历代的繁华衰落,尽道其中。”崔勇这样阐释正阳书局的定位。

  时光飞逝如白驹过隙,回顾正阳书局十年创办历程,崔勇感慨道,“书局刚开办时,我都不敢看报纸,跟书店有关的新闻不是这家书店关张了,就是那家书店倒闭了。朋友也常劝告我,以后干什么,要趁早作打算。”

  “如今,大家问的都是怎么发展。”在崔勇看来,实体书店在十年间的变化,折射了一座城市对历史文化的态度转变,“政府2018年出台的对实体书店的扶持意见,力度非常大。”

  在崔勇看来,“书店就像胡同里的一盏路灯,虽然灯光微弱,但却照亮了回家的路。”

  《瞭望东方周刊》记者高雪梅│北京报道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