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拍中国2》:创新视角俯瞰中国雄姿

  • 来源:综艺报
  • 关键字:纪录片,生态,成就
  • 发布时间:2019-04-02 22:33

  两年前,一部采用空中俯拍视角,再现中国之美的纪录片《航拍中国》走红荧屏和网络,成为向世界展示中国形象、讲述中国故事的亮丽名片。第一季播出以来累计电视播出500多次,观众规模超5亿,数万名网友在豆瓣上为它打出9.2的高分。

  3月3日,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纪录频道出品、央视纪录国际传媒有限公司承制的《航拍中国》第二季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多频道、多平台播出。第二季节目延续了上一季“东西南北中”的全方位布局,选取了内蒙古、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四川、甘肃7个省区,将镜头聚焦7省区具有代表性的自然地理、人文历史和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内容,用宏观鸟瞰与微观关注相结合的影像语言,展示中国秀丽壮美的自然景观和丰富多彩的生态环境,彰显中国经济建设的辉煌成就。

  按省分集 延续首季创作风格

  “每一次俯瞰都是另一种抵达。”《航拍中国》突破传统平面视角,以全新俯瞰视角带领观众抵达一个又一个难以想象的高空奇观。央视纪录国际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航拍中国》监制李向东表示,第二季经过充分的前期准备工作,摄制组历时1年拍摄,先后动用了12架载人直升机、70多架无人机,总航程达到20多万公里,在内容制作上整体延续了第一季的创作风格。

  本季《航拍中國》按省分集的主要创作思路没有变化,李向东介绍,省市的选择标准主要按照“东西南北中”的方位进行布局,“在自然地理层面,我们会选择突出不同省份之间的跨度,希望呈现出不同地貌。”在自然景观之外,主创团队也希望透过镜头描绘出不同地域的人文生活图景以及社会经济发展,从中提炼各具特色的美。节目中既有高楼林立的CBD、气势恢宏的港珠澳大桥、海边宁静的小渔村、五颜六色的梯田,也有日新月异的科技进步、发展成就。“节目组一直在努力寻找并展现这些省份能引人共鸣的传播点、兴趣点和记忆点,”李向东说。

  第二季制片人韩雯告诉《综艺报》,《航拍中国》系列纪录片计划分五季,34集,每集50分钟,将覆盖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每个省市所拍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比例分配,则与各地的地域特点有关,“比如有的省市自然风光会多一些,但像广东省就人文景观多一些。”

  技术升级 坚持全航拍特色

  首季“全航拍”特色在第二季中也得到延续。第二季沿袭了首季的4K超高清拍摄,采用搭载高清陀螺仪载人直升机以及搭载变焦、长焦镜头的无人机为主拍摄,并融入轨道卫星影像、VR等新技术,以及一镜到底场景飞行拍摄等手法,“我们始终坚持脚不沾地的全航拍特色。”航拍解放了以往拍摄中的空间局限,“像鸟儿一样离开地面”,“像一个老朋友带着你在空中旅行”,观众会感受到空间之大、自然之美,“这就是航拍的大、美、奇、变,”李向东说。

  为了呈现更广阔空间的绚丽景观,第二季在运用最新技术的同时,也在拍摄手法和拍摄角度上融入了一些细致巧思。李向东介绍,利用卫星采集数据,通过卫星影像辅以后期处理,能以更加宏观、新奇的视野为观众呈现卫星视角下的美丽中国。在卫星影像的呈现下,平原和水系像美丽的叶脉一样清晰可见。当下大火的VR技术也被应用到第二季的拍摄中。比如江苏淮河和京杭大运河交叉处的水上立交,拍摄团队就使用VR摄影机在平面影像上进行了特效呈现。

  很多电影中使用的“一镜到底”拍摄手法也在本季灵活运用。韩雯介绍,在无人机航拍过程中,拍摄团队以一系列高难度的飞行技巧,通过精心设计的飞行轨迹,在一个镜头里呈现同一区域内多个不同文化现象。比如展现成都人民公园内当地居民喝茶聊天的生活场景时,拍摄组采用一镜到底场景飞行拍摄模式,来回穿梭于好几个场景,完成了场景的调度和转换。航拍镜头还通过一镜到底拍摄手法将川菜和川剧串联呈现,令观众对四川的地域文化印象深刻。

  “上帝视角”固然迷人,但贴近地面超低空水平直推,从低处的窄视角向上不断延展更具视觉冲击力。第二季执行总导演樊志远表示,“片中很多镜头会拍特写,我觉得航拍只有拍得大、慢,才更能凸显它的特色。导演团队、摄影团队做了很多尝试,希望能由局部到宏观立体呈现。”

  用写情书方式讲述故事

  在延续第一季音乐总体风格的基础上,本季的音乐旋律以及所运用的乐器更加变化多样,吸收了长调、民歌、戏曲等元素,渲染出多样的情感氛围。

  此外,本季的解说词也进一步年轻化、互联网化、国际化。樊志远甚至将《航拍中国》形容为“写给中国的一封情书”,“当你喜欢一个人、一件物的时候,有时候并不会直接地表露情感,而是会像讲故事一样描摹一种状态。《航拍中国》的解说词就像写情书一样娓娓道来,它的写作方式以及剪辑、呈现出来的效果,就是一种轻声细语的讲述。”

  在具体景观介绍上,节目也没有采用平铺直叙的讲述方式,而是用故事串联。比如首集在介绍台州府城墙的独特设计时,节目就讲述了明代抗倭名将戚继光的故事,“城墙上类似碉堡的建筑名叫空心敌台,这是明代一位将军的发明。”随后又用南朝宋诗人谢灵运的故事引出了楠溪江,“公元422年,楠溪江迎来了一位官场失意的太守。他将此地的风光写入诗歌,留存至今的20余首古诗,成为中国山水诗派创作的先河。”“像这样讲故事的方式轻松有趣,观众也会更容易接受。”樊志远说。

  杜迈南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