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让国际化成为一种负担
- 来源:中外会展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整治,优厚,国际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9-07-21 12:46
近日,国家有关部门对不规范地名的整治在民众中引起极大反响,诟病者有之,支持者亦有之。其实,对于各地的奇葩地名,动辄冠以英文字母、稀奇古怪的洋文音译等做法着实令人生厌,很多人对这次地名治理活动是很支持的。但是这一政策似乎被地方执行者过度解读了。某些地方对于冠以“御府”“王府”等字眼的小区以封建迷信为由打翻在地,责令整改;更有甚者,某地以“过分夸大”为由将三座大桥的名字中的“大”字删掉,实在令人大跌眼镜,究竟多大的桥才配叫做大桥?一夜之间,似乎家家都成了“戴罪之身”,照此逻辑,怕是要人人自危。此次整治不合规地名,中枪最多的就是那些“欧洲城”“地中海”等之类的洋名字,一顶“崇洋媚外”的帽子扣下来,多少小区纷纷中枪倒地,被从地图上抹去,一夕之间,洋名字就成了官方重点打击对象。如果取洋名字就算崇洋媚外,那么会展业一直标榜的“国际化”目标岂非“罪孽深重”?
长期以来,国际化都是会展业追求的目标之一,政府尤甚。业内对国际化最粗浅最直接的理解即为外商的比例,会议的境外参会者以及展览的境外参展商越多,就代表国际化水平越高。为此,政府制订奖励补贴政策总是对于国际嘉宾和国际展商格外优厚,资金重点倾斜;主承办单位为了达到政府奖励标准,绞尽脑汁邀请外国人。而这种做法究竟带来了多少经济效益,受益的又究竟是什么人,却很少有人去深究。这种对国际化的理解,本质就是一种崇洋媚外的心理,所谓外来的和尚会念经,官方认为外宾的数量代表了活动的层次和国际影响力,在这种思维的指引下,整个行业就自然而然地追求这样的“国际化”了。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多请外宾可以扩大会展业的拉动效应,毕竟外国人来到中国参会参展,吃住行都需要花销,能够带来旅游餐饮等相关行业的消费。殊不知,很多会展主办方为了多请外宾,不仅提供交通住宿,甚至还包揽了落地服务,几乎一条龙服务,花国内的钱请国外的人,拉动几何想必只有内行人心里清楚。
从展览的角度讲,国际展商或者国际买家也并非是衡量所有展会是否成功的必备因素。受政策影响以及国际机构的一些标准,业内界定国际展会也是以国际展商比例作为主要评判标准。然而实际上,一些地方特色明显的展会,尤其是中小城市的产业展,虽然未必很有国际范,但是其展会效果却不输于在北上广举办的国际大展。展会作为经贸平台其首要功能在于促进买卖双方的交易,做好内容策划、买家邀约和现场服务,这样的展会必然能够受到业内的欢迎。笔者以为,评价商业展会是否为品牌展会,主要看其在促进经贸方面的功效,而非虚头巴脑的国际化。更何况,某些特定的行业和特定的展会项目针对的是国内市场,如果仅仅是为了“国际化”而花费人力物力去邀请境外展商和买家,有些得不偿失。此外,国际化也需因地制宜,因城施策。北上广等发达城市的展会以国际化为追求是其发展阶段和综合实力决定的,而一些发展水平尚未达到这一水准的城市则不应盲目追求所谓的国际化。但目前国内城市显然已经陷入了盲目攀比的误区,凡提城市发展定位,必带有“国际”二字,提出打造“国际会展之都”的城市不在少数。
我们并不是否定城市的雄心壯志,高定位、大目标说明政府重视会展业,这对业界也是一种鼓舞。但是“国际之都”关键是城市定位,北京是国际文化交流之都,上海是国际商务之都,广州是对外开放的窗口,这些城市提出“国际会展之都”都有一定的城市特点和基础做支撑,那么一些二三线城市如果提出带“国际”的建设目标,则也应有相应的支撑点,否则就有“放卫星”的嫌疑。
在日前举行的2019国际会展业CEO上海峰会上发布的《2018上海会展业白皮书》回顾了2018年上海国际会展之都建设的八个特点,概述了上海建设国际会展之都主要目标的完成情况,展望了上海建设国际会展之都的前景和趋势。该《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上海各类专业展览馆可供展览面积已超过100万平方米,位列全球主要会展城市第一。展览数量增长迅速,2018年共举办各类展会1032个,较“十二五”期末提高了21.34%,居全球主要会展城市之首。目前,上海已成为全球品牌商业展会登陆中国市场的首选城市。2018年,上海共举办国际展300个,占上海展会总数的29.1%。这组数据绝对能让很多国内城市难以望其项背,上海的国际营商环境和在国际会展界的影响力已经足以支撑其“国际会展之都”的招牌,但是上海在中国只有一个,其他城市在会展业方面的所长各有不同,不必将目标都瞄在国际上。
实际上,对国际化的痴迷已经深入到中国经济社会的方方面面,并非只有会展业如此,与之相比,起个洋地名洋人名简直就是小菜一碟。在笔者看来,之所以各行各业都热衷于提“国际化”,除了官方的喜好和政绩需求,也有崇洋媚外心理作祟的因素,总觉得冠上“国际”二字就显得高大上了。而这次地名整治似乎将这个问题摆到了桌面上,如果深究起来,经济领域的崇洋媚外要远比洋地名这些生活中的“小节”影响要深远的多。那么为何官方只是揪住了不规范地名这一个方面,而没有向经济领域的一些做法出手?想来还是牵涉太大,稍有不慎容易对经济造成重创。挑软柿子捏并不能解决崇洋媚外的问题,壮大自身实力,在各方面超越国际上大部分国家,才能让国民不崇洋媚外,改几个地名必然收效甚微。
有网友对整改不规范地名事件发表的评论称,用强制修改洋地名来彰显文化自信,恰恰显出我们的不自信。同理,笔者以为,强调国际化作为目标,恰恰显示了我们对于自身实力的露怯。以今日中国会展业的实力,追求国际化应该放在学习先进经验、对接国际标准上,不要再停留在外国面孔上了。
陈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