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外经贸合作区,一带一路经贸合作典范

  • 来源:中国对外贸易
  • 关键字:“一带一路”,实践,共享
  • 发布时间:2019-07-31 07:21

  4月25日,在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境外经贸合作区分论坛上,商务部副部长钱克明表示,境外经贸合作区作为对外投资合作的创新模式,正日益成为共建“一带一路”的生动实践。据商务部统计显示,截至2018年底,“一带一路”沿线的境外经贸合作区纳税24亿美元,创造就业岗位27万个。

  境外经贸合作区作为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平台,在产业聚集、带动、辐射、示范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像埃及苏伊士经贸合作区、柬埔寨西港经济特区、泰国罗勇工业园、匈牙利宝思德经贸合作区、白俄罗斯中白工业园等一批合作效果好、辐射效应大的示范园区,已成为各国开展互利合作的投资热土。

  借鉴中国成功经验,将园区建设经验带到国外落地

  经贸合作区不是某国独享的“奶酪”,而是各方共享的“蛋糕”。钱克明表示,同舟共济扬帆起,乘风破浪万里航。中方愿与各国积极共享开放发展经验,不断深化务实合作,推动合作区成为“一带一路”经贸合作的典范。

  莫桑比克农业与粮食安全部部长伊吉诺·马鲁莱认为,境外合作区机制很好地让当地实现了扶贫就业和投资兴业。他指出:“当前,莫桑比克的农业合作园区已经深度融入产业链之中,不仅提高了农产品附加值,促进了小农增收,还有效解决了食品短缺和食品储存问题,我坚信这种模式可以进一步推广。”

  “我们与中国的合作,特别是在农业示范区上,已经获得了非常广泛的成果。”塔吉克斯坦农业部部长萨拓里·伊扎图罗说。据他介绍,塔吉克斯坦采取相关举措,引进了中国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在棉花和果蔬深加工方面,我们也愿意进一步加强与中方的合作。”

  经贸合作区打开了世界各国互学互鉴的窗口,中国企业将产业园区建设模式和成功经验带到国外,并在当地生根发芽。钱克明表示,这不仅为当地输送了先进的理念、技术和人才,还促进了发展中地区由依赖外部投资“输血”向自我“造血”转型。据介绍,目前,已有30多个国家向中国政府提出,希望借鉴中国成功经验,共建经贸合作区,提升本国经济发展水平。

  泰达合作区是“一带一路”倡议与苏伊士运河走廊开发战略对接的一个标志性项目,是中非合作共建“一带一路”的示范项目。据了解,2018年底该合作区累计投入1.6亿美元,园区总共吸引企业77家投资。上交东道国税收超过10亿埃磅,带动就业3万人左右。目前投资6亿美元的巨石玻璃纤维项目,使埃及一跃成为世界第五大玻璃纤维生产国。

  中埃泰达苏伊士经贸区代表张秉军认为:“借鉴天津开发区35年成功理念和泰达生根埃及近20年的经验,我们总结出一套具有可复制性的泰达模式,以此为基础,为埃及培养了一批具有国际视野、了解中国文化、熟悉中国园区开发模式和具备境外园区操盘能力的属地化人才。从而为泰达合作区持续发展提供了不懈的动力支持,助推中国方案成为构建人类共同命运体的生动实践。”

  境外经贸合作区成为区域经济新的增长点

  作为落实“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抓手,境外經贸合作区体现出来的聚集带动效应得到了越来越多国家的认可。共建经贸合作区,带动了一批重大产业项目落地,助推了贸易、投资、金融等领域深度融合,加快了当地工业化进程,增加了就业和税收。一些经贸合作区已发展成所在国重要的产业基地和批发采购中心,成为区域经济新的增长极。

  中国农业农村部部长韩长赋指出,中国在塔吉克斯坦、莫桑比克、坦桑尼亚等国认定建设10个农业合作示范区,在“一带一路”国家农业投资达到80.5亿美元,带动了当地粮食、棉花、畜牧、农产品加工等产业发展。中国从沿线国家进口了大量的水果、油料、棉花、天然橡胶咖啡等产品,2018年与“一带一路”国家的农产品贸易额达到了770亿美元。他表示,未来3年,中国还将派出500名高级农业专家帮助发展中国家提高农业生产能力。

  “我们相信在‘一带一路合作框架指引下,中埃双边合作将帮助埃塞俄比亚在2025年提升为中等收入国家。根据这个愿景,埃塞俄比亚落实了很多项目,包括大型的基建项目,一些省际的高速公路、铁路、轻轨、内陆港、内陆集装箱码头以及经济特区和产业园区建设,上述过程中,中方给予了我们积极支持。”埃塞俄比亚财政部长艾哈迈德·希德表示。他指出:“我们通过简化外资企业设立手续,建立高水平的国际化营商环境,以实现全球化竞争力。我们希望有更多中国企业参加到园区发展中来。”

  中匈宝思德经合作区代表寇光武表示,目前中匈宝思德有8大功能区,从办公到物流到制造。经过万华8年的改造,合作区现在效益非常好。在收购前3年,合作区亏损3.9亿欧元,万华收购完成之后,先后投资15亿欧元进行改造,从2015年开始盈利。2017年工业园盈利4亿欧元,2018年实现净利润4.5亿欧元,当年对当地的贡献超过了1.2亿欧元。目前已有60多家企业入驻,预计未来3年要新建占地大约1平方公里的项目,总投资在未来3年将达到3.7亿欧元。

  助力东道主国增加就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在该论坛上,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与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联合发布了《中国“一带一路”境外经贸合作区助力可持续发展报告》。报告显示,中国境外经贸合作区不仅成为推动东道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还在助力东道国增加就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塔吉克斯坦—中国农业合作示范区代表张齐海表示,中塔农业合作示范区项目实现了中国与塔吉克斯坦在农业领域的深度合作,通过示范引领作用,吸引上下游企业来塔投资,逐步完善“两园三基地”格局,形成了上下游联动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集群,带动当地就业4000余人,年缴纳税费1000万美元以上,实现了农业产品就地加工转换,产品销往西亚、欧洲等地区,促进了中西亚等国的互联互通。同时他希望,东道国能为农业领域产能合作提供更好的环境和服务,推动农业合作可持续发展。

  联合国助理秘书长、开发计划署亚太局局长徐浩良指出,合作区在促进包容性、可持续的基础设施发展和工业化方面发挥关键作用,同时创造体面的就业和收入,减少贫困和不平等,提升健康和福祉,提高资源和能源效率,降低温室气体和其他污染物排放。

  柬埔寨西哈努克港经济特区代表陈坚刚指出,作为中柬务实合作的样板,特区创造就业岗位2.9万个,当地不少农民通过培训转变成为产业工人。他说:“在开发过程中尽可能维护生态环境,建设了柬埔寨最大的、最标准的污水处理厂,确保园区污水排放合格。同时逐步推进园区配套设施,不断提高产业承接能力,目前园区5平方公里区域内已完成五通一平,配套建设了员工公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设施,并引入了柬埔寨一站式的行政服务窗口,在劳动力市场开设了培训中心,为企业营造了容易进、留得住、发展好的营商环境,目前已经有中国、欧美、东南亚等国家的153家企业在这个平台上实现共赢发展。”

  此外,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徐乐江指出,要加强经贸合作区规划和顶层设计,明确发展定位,预判各种风险,然后再稳步推进实施。要充分依靠东道国和当地政府部门,实现自身企业、中方企业、东道国企业甚至第三方企业优势互补。要在整体考虑全球生产、贸易布局的前提下,优化经贸合作区内的生态链、产业链布局,带动更多上下游企业共同走出去,推动上下游产业链和关联产业协同发展,形成集群效应,增强整体竞争力,促进经贸合作区长期可持续发展。

  郭艳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