驳二特区 艺术恣意生长的花园

  • 来源:旅游纵览
  • 关键字:旧金山,工人,仓库区
  • 发布时间:2019-08-22 09:09

  旧金山渔人码头,芝加哥海军码头,圣莫妮卡码头……美国人好像特别喜欢把旧码头改装成旅游景点。不知道是不是广受美国影响的原因,台湾也把高雄爱河边上的2号接驳码头做成了艺术特区,取名驳二。说起艺术特区,北京人一定会想起798,不过驳二特区和798相较,氛围还真是天差地别。

  初到驳二的时候,一定会看到两层楼高的卡通“工人”和卡通“渔妇”雕像,这组雕塑形象贯穿了驳二特区始终,几乎每隔几十米就能找到一个小个儿的,大可把他们当作驳二特区甚至高雄的吉祥物。吉祥物可谓寓意丰富,首先,建造者认为这两种社会中的无名劳动者最符合高雄踏实诚恳的城市形象,并且他们分别象征高雄“工业都市”与“海港”这两样重要属性。如果你希望看一下人物的正脸,你会发现这些雕像都没有正脸,两边都是人物的背部,用来展现“埋头苦干,默默耕耘”这一主题。

  眼前这片仓库叫作“蓬莱区”,是驳二特区承办大型艺术展的场地之一,其中最有乐趣的是一个叫“哈玛星驳二线”的仓库。“哈玛星”这个让人有些费解的地名源于1908年日本人在此地修筑的哈玛星(Hamasen)铁路线,日子久了这个名字就成了这一带的地名了,并且这一地带实际上是高雄最先发展起来的地方。而眼前的“哈玛星驳二线”则是一条“微缩”游园火车站线,闹了半天,刚才一路上看到的超小超窄超迷你的铁轨居然还真的走火车。这里总共有五列游园火车可乘,从原始的蒸汽机车到最新的高铁列车都有,只不过车开来的时候还是会让人大跌眼镜,因为那小火车未免也太小了,根本就是乘坐火车模型游园嘛!

  这片仓库区虽然经过了现代化翻修,但是依然保留了一些斑驳的老旧砖墙来增加沧桑感。用红砖铺设的地面中间镶嵌着两块草坪,其一放置着用藤条编制而成的大型艺术装置,而另外一边则有一棵树龄不小的老树,这棵树已经倾倒,却依然充满了生机。可叹的是我到的那天驳二并没有什么特别吸引人的展览,颇感无奈,这样一来对艺术园区的参观也只能停留在走马观花的程度上了,于是我离开了这片区域,沿着旁边的小路往大勇区走。

  要说整个台湾城市里的绿化其实都不太理想,毕竟这方面的支出有限,不过脚下走的这条路倒是慷慨地做足了绿化,尽管因为品种问题没能形成大片树荫,还是让炎炎夏日之下有种赏心悦目的心理上的清凉感。需要注意的是,驳二特区在这条路径上设计了一条与车道平行的自行车、跑步道,从周围人烟稀少与环境优美来看,这里一定颇受跑步者欢迎。

  走到第一幅巨幅机器人主题墙面壁画时,就进入了大勇区,当我觉得画面被树挡住想往前走几步时,突然发现建筑的另外一面墙有着另外一幅更大型的壁画,画面上呈现的是虚拟的“驳二车站”。这两幅壁画出自同一画家之手,并且都是有着立体效果的创意作品。虽然车站那幅画细节更多,幅面更大,但我依然更喜欢机器人壁画,画家甚至想到利用房子原本的阳台来增添立体效果,让人走到某个角度会突然有种惊奇之感。

  车站壁画的对面是月光剧场,剧场的屋檐上坐着两个神态悠然的卡通人物,它们叫“一起坐着,什么也不做”,在驳二还有另外一个更通俗的名字“驳二最大咖”。它们眼神的方向正是“驳二车站”那幅壁画,作者意在提醒到访的游客在驳二不用着急去做什么,大可以放慢脚步,感受一下身边的美好。

  穿过这片仓库区,紧接着会在马路边看到一家非常有趣的商店,之所以把一个商店拿出来单独说一下,只是因为我实在是很喜欢他们的东西。“Nanoblock世界最小的积木”是如今所有文创店都会摆放和经营的物件,记得在国内还没有出现的时候,我就在巴黎的蓬皮杜艺术中心成为了它的忠实玩家。想不到眼前的这家店铺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的一间品牌专卖店。第一家专卖店居然不是出现在日本本土,这让我颇感意外。

  尽管这种类似乐高的积木无非就是各种长方形插片儿组合到一起,但店家还是尽可能让它在店内外的多处细节中展现出来,首先就是店门把手上的字居然就是用积木拼的,真是瞬间赢得了我的一片好感。推门进屋的一瞬间我就可以认定这是我看见过的货品最全的店,其中包括很多限定款式以及想不到的周边产品,其中最有趣的是可以把平时制作的模型全都组合上去的积木闹钟,以及甚至可以插一个羊驼模型的太阳镜。由这家店的规模和如此全面的货品,以及之前在诚品等店里的观感,我深切感受到大陆文创产业在质量、氛围方面和台湾的差异。

  除此之外,大勇区还在爱河岸旁保留了旧码头建筑,这些码头有些泊位其实至今还被使用,船坞和仓库也同样被台湾本地艺术家画上了色彩艳丽的壁画,画家就连水箱、垃圾桶都没放过,我猜就差画停在河里的船了。其中的P2山墙壁画表现了高雄引以自豪的诸多灵魂人物及他们所从事的事业。包含阿嬷舞姬李彩娥、钢琴诗人萧泰然、国宝级雕塑家黄土水、背负历史伤痛的文学家柯旗化、南画坛大家刘启祥、多面向创作型导演林靖杰、冈山的皮影戏馆,及伊东丰雄规划的世运主场馆。虽然我实在猜不出画的是谁,但高雄人自己看起来,一定会觉得别有一番亲切感吧。

  由于這些场馆里依然没有表演,因此我也就没有多停留。再往前就到了最西边的“大義区”,这个区域其实已经和高雄人休闲散步常去的爱河“真爱码头”相连了,开始有更多大船停泊在河边,不过有一艘高雄某大学科研机构的研究船不知道是不是受了驳二艺术区的熏陶影响,居然把船上吊臂画成了长颈鹿的样子……果然,画家还是没有放过“船”。

  比起大勇区来,大義区的功能性更明确,这是一片具有旧工业风格的Loft商业区域,Loft所指的是那些由旧工厂或旧仓库改造而成的,少有内墙隔断的高挑开敞空间,在没有展览的时候在这里逛逛街也挺不错,这里汇集了高雄最强的“文创力量”。

  首先我找到一家古董杂货店,店老板是个仙风道骨的大叔,店内悬挂、陈列着各种来自世界各地的物件,有书籍、雕塑、玩具、纪念品、餐具、挂饰、乐器等一切我能想到的东西,也包括一些莫名其妙的东西……我没问价格,估计不会太便宜,因为这里的地租在高雄绝对算贵的,权且当作一座小小的博物馆来参观了。

  在这家店附近还有一家感觉颇有英伦风格的文具店,门外看不出什么门道,一进门会看到一间干练简约却不乏细节修饰的店面。英伦风格的旋转楼梯、挂钟、古董印刷机,几个简简单单却煞费苦心找来的物件让整个店内格调上升到了店主所希望的高度,这么一来,店里卖的是什么好像也不是很重要了。

  英伦风格的定制服饰店,美式田园风格的花店,布满可爱涂鸦贴纸的木质玩具店,专卖各种复古小汽车模型的小铺,组装木质自行车的高档车行,尽管每家店的经营内容都不同,且风格迥异,但作为“文创”这一台湾推崇发展的行业来说,依然有着气质上的统一,这些店放在一起相信会让文艺青年们驻足良久甚至沉迷其中。

  我翻看了一些大陆游客对驳二的评价,说驳二没有那么浓重的铜臭味,也没有那么多伪艺术家立牌坊,给人一种清新自然舒服的感觉。对于这一点我得说,那是因为驳二尚处于起步阶段,大量场地处于闲置状态,而这些提供给文创商店、艺术相关公司入驻的办公区也有大量空位,现在到驳二能看到的其实是一处未完成的艺术区。艺术啊文创啊这些东西,绝大多数发展到一定阶段都会充满经济因素,毕竟人家艺术家也要吃饭啊。驳二几年完成招商后,说不定也会开始有越来越多的铜臭味,但以台湾人的性格以及台湾艺术家的素养来说,我猜想也许那时的情况也依然会比其他艺术特区要更好一些,因为他们有一颗追求生活和艺术的心。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