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没有化学

  2015年11月,有一家化妝品厂商策划了以“我们恨化学”为主题的电视广告,以此来渲染产品“纯天然”的卖点。广告播出之后引起了广泛的争议,并且在舆论压力下很快被撤除。这是因为,对化学的误解和偏见,让广告犯了一个最基本的科学错误—所有现代化妆品的制造,都有赖于化学工业的参与,不可能做到“纯天然”。

  打开盥洗室的梳妆橱,看看里面有什么。洗发液、沐浴露、牙膏、口红和其他一些装在瓶瓶罐罐里的化妆品,它们无一例外都是现代化学工业的产物。即使是看似简单的香皂,除了极少数以古代方法制造、价格高昂的“手工皂”,也都需要在化工厂的生产线上制造出来。而且,即使是标榜“纯天然”的手工皂,其实也利用了油脂和草木灰之间发生的皂化反应。而这种人类在数千年前就已经知道的经验性的化学知识,决定了手工皂其实同样算不得“纯天然”的产物。

  事实上,正是因为有现代化学工业的加持,才使人们清洁身体和化妆的过程变得简便易行。古人在使用原始肥皂洗浴,用天然油脂护发,或者以重金属粉末来化妆的时候,往往需要忍受腐臭、不便使用等问题,甚至还面临重金属中毒的威胁。相比之下,今天的我们从洗浴、洗发护发,到粉底和描眉等基本的化妆步骤,都拥有了大量便于使用而且安全的选择。

  但被化学所改变的,又岂止是化妆品这一个行业呢?看看你的身边,有多少生活用品,是由现代化学工业所供给?头上的发卡是塑料制品;运动鞋的鞋底可能是合成橡胶,或者通过有机化学生产出来的其他高分子材料;手机的外壳、外卖的餐盒、盛装水和饮料的瓶子,还有无处不在的塑料袋,它们的源头往往都可以追溯到石油,还有由它衍生出来的化工体系;形形色色的清洁剂,减轻了家务的劳动强度,空气清新剂还可以迅速抑制住难闻的气味,而这一切的便捷,同样要归功于化学。

  甚至,我们的身体,其实也是无比精密的化学机器。神经传导的过程,其实是电信号和化学信号的混合;我们吃下的食物,也是被化学的过程分解,最终成为能够被人体吸收的小分子;运动产生的乳酸,使疲惫的肌肉感到酸痛,直到被血液逐渐带走……可以说,人体的日常运转背后,是一系列化学机制在发挥作用。而我们生病时吃下的西药,也有相当一部分是药学家们在实验室里,殚精竭虑研究分子结构取得的成就。

  化学是一门基础学科,但化学早已渗透到了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在这一期的《知识就是力量》杂志里,我们会带你走近化学,体会它在提升人类生活质量方面的价值。你将会看到,今天的人们不仅意识到了落后生产方式带来的污染与破坏,而且致力于用新的科研成就改造化学,让我们的生活因为化学的进步而变得更加美好。

  刘忠范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