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学生发展,构建“你好,寒暑假”校本德育课程

  一、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构建特色课程模式

  “你好,寒暑假”校本德育课程分“大中小”三个层级进行架构。学校层面为“大课程”,班级层面为“中课程”,学生学习小组层面为“小课程”。各个“小课程”组成“中课程”,全体“中课程”组成“大课程”。

  首先,在素养培育方面着力发展“协作素养”“信息素养”“学习素养”三项关键能力素养。课程着力拓展教育新时空,让学生的校园学习生活在寒暑假中得以延续和发展,引导学生立足自身发展需求,结合学科知识或从日常生活中自发选择有意义的教育主题,在假期课程的设计策划、实践体验和评价反思等环节获得丰富的实践经验,积极培育学生的主体人格、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其次,在课程安排上采取三种模式推动。

  一是学科教学拓展式。课程打通校内外时空界限,关注学生学科素养发展及其与生活世界的融合,聚焦学科素养提升和学习习惯养成,以学生为中心,学生主体参与为主要形式,整体规划设计假期与学期初生活,将学科知识学习融入具体的生活实践之中,实现学校教育结构(如语文学习、数学学习、体育锻炼、科学实践等)自然渗透、延伸至寒暑假生活之中。通过各学科假期课程的创意设计,构建起“基于学生兴趣、回归孩子生活、提升综合素养、学科目标融合”的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密切联系的长程性实践课程,实现学校原有常规寒暑假作业的结构性变革。

  二是主题教育深化式。课程立足于学生适应现代生活和未来发展的需要,聚焦学生核心素养发展,针对班级中出现的新主题、新内容,形成班级群体共同探究的实践大主题。引导学生结合自身兴趣爱好和生活经验,围绕班级探究统一大主题,分别确立小组团队探索的具体分主题,并利用寒暑假时间进行综合开发与实践。通过系统的探究主题课程式设计,将“价值引领”贯穿始终,适当引导学生及时反思分享,将知识升华为价值,着力培养学生具备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三是自主主题探究式。课程基于学生寒暑假独立学习生活和发展的独特性视角,聚焦学生核心素养提升,遵循回归学生生活原则,引导学生根据自身兴趣爱好,从日常真实生活和发展需求出发,自主设计假期生活的实践探究主题,将生活情境转化为探索的学习任务。以学生对假期课程實践的理解、需要、实践、体验和发展等为核心教育资源,采取实践、探究、体验、合作、反思等多样化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合作、合作中沟通、沟通中反思、反思中收获,从而培育学生积极的主体人格、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最后,在课程实施上遵循“方案策划”“实践体验”“评价反思”三步流程。

  二、课程建设的思考和收获

  课程实施三年来,课程效果已经显现。第一,这是一门发展能力的课程。通过寒暑假课程的策划、实施、评价过程,让学生成为与同伴、教师、家长、社会人士等合作的关键人,充分实践、交往、体验,深度发掘学生个体内在潜力,激活学习动力,培育社会责任感,增强实践、创新能力,迎接信息时代和未来社会的挑战。第二,这是一门长程综合的课程。课程立足还原教育时空的全程性,树立寒暑假生活是学校教育有机延续观念,向前涵盖寒暑假前1-2月,向后延续至假期后1-2个月,从而拓展教育的时间边界,形成教育存在的新形态。第三,这是一门多元共生的课程。课程始终坚持强调学生参与和学生利益最大化为基本原则,利用“互联网+”技术平台,有机联系学生、教师、家长三类教育主体之间的多元交互式理解与体识,构建起教育变革的新时空,内涵性地促成新的教育发生与发展。

  六年级毕业时,汤蕊羽同学写道:“我觉得我在家里就像被惯坏的公主。但是暑假参加自己制作美食课后,我学会做很多菜了,妈妈也给了我很多劳动任务。还有在寒假医院志愿者课之前,我一直很害羞,上台说话表演节目都是战战兢兢的,现在接触社会帮助了患者以后,我觉得我比以前大方了很多,交往能力提高了很多”。刘诗雨同学的妈妈写道:“孩子在活动中肯定会有一些问题,别人与她发生矛盾冲突,让娃娃自己积极的去面对,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因为人生就是一个不断遇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这对孩子的终身发展也有深远影响”。

  2018年10月,学校《聚焦学生核心素养发展,构建你好寒暑假德育课程》被教育部评为“2018年全国中小学生德育工作典型经验”。在新的时代,我们要继续努力,让“你好,寒暑假”校本德育课程打破现有育人壁垒,实现一种蕴含生机与活力的育德新形态。

  (作者单位:重庆市沙坪坝小学 )

  作者简介:重庆市沙坪坝小学党总支书记、副校长,从事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十余年,从事教育管理工作二十余年,多次主研市级、区级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多次荣获国家级、市级表彰奖励。

  杨贻贤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