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力陕西,开放型经济行稳致远
- 来源:中国报道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博览会,动力,采购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9-11-26 22:04
11月5日到10日,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举办,陕西有超2000家采购单位参会。开放的陕西再次向世界张开怀抱,参与和世界各国的经贸交流合作。展望陕西,开放型经济行稳致远,前景广阔。
在全球化迅猛发展和中国发展进入新的历史阶段背景下,开放型经济体制的建立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大势所趋。作为“一带一路”建设中的重要支点,陕西近年来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大格局,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陕西自贸区建设如火如荼;截至今年9月底,长安号中欧国际班列年度开行量突破1500列,位居全国第一;进出口贸易稳步增长,去年全省实现进出口总额3512.82亿元;与美国、日本等197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贸易体系,贸易伙伴遍及五大洲,实现贸易全球化。陕西经济在开放中迸发出巨大的活力和强劲的动力。
瞩目进博会,推动陕西与世界交流合作
从陕西出发,向世界迈进。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作为世界上第一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大型国家级展会,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提出、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着眼推进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大决策,这自然为陕西与世界的交流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平台,借由这个平台,自信的陕西向世界张开了怀抱。
“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2018年首届进博会上,由3700多人组成的陕西交易团,带来了150多亿元的采购需求,从智能及高端装备到服装及日用品,从医疗器械保健品到食品及农产品,从汽车到服务贸易,给开放的陕西市场带来了巨大的商机。进博会期间,陕西交易团及各分团举办了多场采购签约仪式。仅11月6日的“陕西省采购说明会暨签约仪式”就签订了67.75亿元的采购项目。
今年,陕西省委、省政府对参加第二届进口博览会依然高度重视,多次作出指示批示,要求高质量推进工作。截至目前,陕西超2000家采购单位、5000余人将赴上海参会;各交易分团深挖项目,力争会期更多采购成交。这显示了陕西积极推动开放合作,积极推动建设开放型经济、支持经济全球化的实际行动。
优势变胜势,打造内陆改革开放新高地
从地域来解读,陕西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和古丝绸之路的起点,自古以来就是中国对外开放的门户。作为一个不沿边、不靠海的内陆省份,陕西在新时代把握机遇,变优势为胜势,积极融入全球经济大循環。
如今,陕西成为欧亚大陆桥的重要交通枢纽,同时拥有中国最大的内陆港口和西北地区唯一的自贸试验区。随着“一带一路”建设深入推进,陕西联通欧亚的优势不断彰显,各类资源要素正在加快汇聚。
陕西是全国重要的装备制造业基地和国防科技工业基地,形成了能源化工、装备制造、有色冶金等支柱产业,特别是航空产业聚集了全国30%的研制生产能力,国防科技工业企业规模和产值居全国第一。
陕西是科教大省,108所高校、1000多家科研机构、170多万专业技术人才、150万在校大学生会聚于此。去年陕西省技术合同交易额居全国第四位。
陕西文化底蕴深厚、自然景观壮美,越来越多的境外游客选择到西安旅游。改革开放以来,陕西接待了200多位国家元首;2019年上半年入境游客约3.7亿人次,同比增长12.40%,旅游总收入3736.31亿元,同比增长21.45%;2019西安丝绸之路国际旅游博览会吸引了来自44个国家(地区)的参展商参会。
不断打造内陆改革开放新高地,为陕西开放型经济奠定坚实基础。
西安港已经成为陕西、西安创新内陆地区开发开放新路径的大枢纽、大通道、大平台。
引进八方客,三秦大地成外商投资热土
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陕西正在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加大开放力度,加快释放自身发展潜能。一个更加开放的陕西正张开怀抱欢迎八方来客。
陕西缘何成为外商投资的热土?源于对外开放政策以及不断优化的营商环境。2018年底,陕西省政府批复同意设立西安“一带一路”综合改革开放试验区,要求打造西安内陆型改革开放新高地,建设新时代服务“一带一路”、引领向西开放的国际合作前沿城市。紧随其后,又于2019年1月印发《关于大力发展“三个经济”的若干政策》,以20条优惠政策来积极推动物流、旅游、会展等多行业发展,当中不乏众多干货。
以自贸区建设为例,陕西自贸区甫一成立就开展“放管服”改革,商事登记制度改革深入推进;165项改革试点任务启动实施158项,一次性将213项省级审批备案事项下放,市场准入环节实现“一口受理、并联审批、多证合一、多项联办”,企业注册登记缩短至三个工作日;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成运营,海关和检验检疫部门创新落实24项监管服务举措,通关效率提升30%以上,培育特色创新案例77个,“微信办照”等经验在全国推广……陕西致力于营造更加稳定、公平、透明投资环境的充分诚意和政策举措,更给外资吃下了来陕投资的“定心丸”。
数据显示,陕西经济成为中国经济最充满活力的省份之一,目前已与19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经贸联系,世界500强企业有112家在陕落户。2018年签订合同项目数283个,实际外资68.48亿美元,形成53个国家和地区参与的外商投资体系,陕西呈现全方位开放的新格局。
阔步“走出去”,陕西制造享誉海外有底气
走出去,是发展外向型经济的必经之路,是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时的必然选择。一批享誉行业和国内外的优秀企业如延长集团、陕煤集团先后进入世界企业500强,法士特重型汽车变速器连续13年位居世界第一,有色集团钼生产加工能力居世界第三、亚洲第一,秦川集团在全国机床行业连续多年稳居前三,西部机场集团咸阳机场名列全国第七大机场,交建、陕重汽、法士特等公司先后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陕西建工集团境外工程遍布27个国家和地区,连续获得5项“海外工程鲁班奖”。
陕西凭借自己的胸怀和底气,灵活运用政策支持、带动效应等多种方式,在推动开放型经济向纵深发展的实践中,告诉人们“巷子深”一样能走出去,也能走得远。
陕西建工集团华山国家工程公司承建的加纳社保局大楼,成为当地地标性建筑。陕建集团足迹遍布亚、欧、非、南美洲30 多个国家和地区,在27 个国家(地区)设立了属地经营机构。
随着对外合作力度的加大,陕西国际化经营规模迅速扩大。如今,陕西许多企业都在境外设立了分支机构,投资项目高达35个,业务遍布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融入大格局,开放型经济拥抱陕西未来
首届中国进博会上,与陕西交易团签约的外方企业赢得了陕西的订单和市场先机;通过进博会,陕西也获得了和世界各国商界面对面交流学习的难得机会。
正如去年进博会期间,来自列支敦士登的英特敏娱乐设备有限公司与陕西一家企业签署了价值4600多万欧元的游乐设备采购合同。签约完成后,英特敏娱乐设备有限公司销售和售后总监叶盛直言,“在进博会上有了令人欣喜的收获。我相信进博会在今后,第二年,第三年……肯定会给更多的外国企业带来更多这种合作的机會。”
目前,陕西正在实施“装备智造”强省战略,“智能制造”渐入佳境。陕西拥有国家智能制造专项和试点示范企业30家,省级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企业20家。法士特集团、陕汽集团、陕鼓集团、西安比亚迪公司等大型企业的智能化生产线比例快速提升。进博会上,陕西机械和智能制造板块颇受关注。面对世界最前沿的科技新产品、新技术,参会的陕西制造企业、商贸部门负责人也感触颇深,这让他们更便捷地接触到全球一流的合作商。
陕西经贸在融入“一带一路”大格局的背景下,进博会又让陕企搭上了“全球直通车”。因此,陕西有理由充分放大进博会溢出效应,利用外商云集的机会,积极组织采购企业对接洽谈,切实为第二届进口博览会成功举办贡献“陕西作为”、展现“陕西风采”。
积力所举无不胜,众智所为无不成。当今世界经济虽然深刻调整,保护主义、单边主义抬头,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依然很多,但是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历史大势。对于陕西而言,经济要发展,就要敢于到世界市场的汪洋大海中去游泳。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蓄势待发,机遇前所未有、稍纵即逝。只有抢占竞争制高点,赢得发展主动权,不断提升综合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才能让陕西开放型经济行稳致远。
晓燕 仲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