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出来”的颜色

  火烈鸟

  非洲肯尼亚的纳库鲁湖是为了保护鸟禽建立的国家公园,占地面积188平方千米。公园内分布着疣猴、跳兔、岩狸、黑犀牛等野生动物,而最著名的当属火烈鸟,大约有200多万只火烈鸟栖息在这里,占世界总数的三分之一。这群毛发艳丽的鸟类聚集湖面的壮丽景象,使纳库鲁湖被誉为“观鸟天堂”。

  火烈鸟的形象被时尚界作为流行元素广泛应用,其鲜艳的羽毛颜色深入人心。殊不知,火烈鸟的种类不同,毛发鲜艳的程度也不尽相同。火烈鸟共有六类:小红鹳、安第斯红鹳、秘鲁红鹳、智利红鹳、大红鹳和加勒比海红鹳,大多数火烈鸟只是身体个别部位泛红,如膝盖、两翼或长腿等,但加勒比海红鹳却通体泛红,是火烈鸟中毛发颜色最鲜艳的一种。

  火烈鸟偏爱以沼泽地或咸水湖作为栖息地,水里有丰富的藻类、浮游生物、小虾和昆虫等。藻类含有丰富的虾青素,动物无法合成虾青素,虾蟹在食用藻类后,虾青素被保留在体内,使其通体呈红色。火烈鸟拥有的鲜艳毛发,也是通过这个原理得来。处在食物链上端的火烈鸟不仅食用藻类,还食用小虾,多种来源的虾青素在它们体内堆积,让原本洁白的羽毛显现出红色。

  曾有传闻说火烈鸟反刍时,以血喂养幼鸟,实在是天大的误会。之所以产生这样的误解,和火烈鸟的饮食习惯有关。火烈鸟觅食时,头朝下,浸入水中,弯曲的鸟喙利于它们将食物挖出,舌头上的肉刺帮助火烈鸟从泥沙中挑选食物,鸟喙边缘的角质齿和细毛能在吞食鱼虾时起到过滤作用,将水和渣滓从口中排出。而幼鸟的鸟喙是直的,出生后两个月左右鸟喙才会变弯,在此之前无法自行觅食,需要火烈鸟父母用口中的红色液态分泌物喂养。这些液体食物之所以呈现类似血液的红色,是因为火烈鸟的胃液会将食用后的藻类和浮游生物中所含的虾青素分解,形成类似虾煮熟后的红色。

  红珊瑚

  在中国传统文化里,红珊瑚象征着祥瑞幸福,有着“瑞宝”之称,是达官贵人追求的珍品,清朝皇帝祭日时所戴的朝珠就是由红珊瑚所制。一株形似树枝的红珊瑚价格不菲,事实上,这种常被人们误认为是植物的装饰品本是水螅型的群体动物,做成摆件的“枝丫”是红珊瑚虫死后留下的坚硬骨骼。

  它们被当成植物其实情有可原。幼年时期第一只珊瑚虫落脚的地方,便是红珊瑚终生不会搬离的家,所以许多人误以为红珊瑚是不会移动的植物。一只珊瑚虫可以通过无性繁殖慢慢分裂分化,形成多个直径0.05~2厘米的个体,“群体”壮大后,骨骼逐渐长成树形,软体包围在骨骼外面。这些软体向外扩展,形成口盘,口盘的周围有一圈或多圈中空触手。红珊瑚虫通过触手过滤浮游生物和有机残骸,获取食物。

  与火烈鸟一样,红珊瑚虫的颜色也是来自食物。它们食用的浮游生物中含有角黄素,红珊瑚在进食过程中蓄积了大量角黄素,使骨骼呈现红色。角黄素和虾青素同属于类胡萝卜素,类胡萝卜素一般呈现黄色、橙色或红色,给自然界带来了丰富的色彩,常见的香蕉、番茄、胡萝卜等都含有类胡萝卜素。

  红珊瑚虫的骨骼不但颜色艳丽,还十分坚硬,坚硬程度达到了宝石级别。之所以能有这种硬度,得益于它们“生物矿化”的技能。红珊瑚虫可以吸收海水中的钙离子、碳酸氢根离子,在体内的造骨组织部分进行化学加工,形成了碳酸钙质的方解石结晶,再由结晶形成坚硬的骨骼。这些骨骼支撑和保护着它们柔软的肉体,当红珊瑚虫被打捞出水,有生命的白色触手部分就会死去,极为脆弱。

  海兔

  海兔虽有兔子之名,但和兔子相去甚远,属于腹足纲动物,这个纲目中常见的有鲍鱼、田螺等,而海兔是这个纲目中的“异类”。它们的贝壳退化成了内壳,背面是薄薄的透明亮皮,有珍珠般的色泽。

  之所以有“海兔”之名,大概和它们头上的两对触角有关。在海兔头上,前面一对触角稍短,负责管理触觉,后面一对触角稍长,负责管理嗅觉,运动时分开成八字形,休息时并拢向上,形似兔耳。

  作为腹足类动物,海兔的移动能力差,只能用寬大的肌肉质腹足在海滩、水下爬行,行动缓慢,不利于生存,但它们有一个独门绝技——吃什么颜色的海藻就会变成什么颜色。一些海兔体表拥有绒毛状和树枝状的特征,在食用海藻后,体色和花纹与栖息环境中的海藻十分相似,海兔就可隐蔽其中,躲避天敌。

  除了隐身技能,海兔还有武器防身,它有两个腺体,可以制造两种不同的液体。在外套膜边缘下面的紫色腺,可以释放出大量紫红色液体,将周围海水染成紫色,借此蒙蔽敌人视线。另一个腺体在外套膜前部,分泌的乳状液体有毒,略带酸性,敌人接触后会中毒受伤或死亡,是很好的御敌武器。

  林染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