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创新力量,推进碳纤维发展

  • 来源:纺织服装周刊
  • 关键字:碳纤维,颁奖,高端
  • 发布时间:2020-02-11 12:33

  为深化国内大学生和科研人员对碳纤维复合材料的理解,增强创新意识,提高碳纤维及复合材料设计研发水平,加快国产碳纤维规模化应用,推动我国碳纤维产业发展,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联合吉林化纤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于2019年12月20日在吉林举办了第二届中国“吉林化纤杯”碳纤维复合材料设计与应用创新创业大赛决赛、2019年大丝束碳纤维复合材料设计与应用创新发展论坛。

  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副会长陈新伟,吉林市政府副秘书长李铁,吉林市科学技术局局长王德林、副局长宋家升,吉林市工信局副局长田继春,吉林化纤集团奇峰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杨雪峰,北京化工大学教授徐樑华等领导嘉宾,以及吉林市科技局、工信局、经开区的有关领导,国内碳纤维生产及应用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有关人员,25支决赛团队代表共同参加了此次活动。

  荣耀时刻,“吉林化纤杯”决赛颁奖

  决赛现场,25支参赛团队通过现场演讲与答辩进行设计作品演示,大赛评审专家委员会进行现场评审和问询。决赛结束后,大赛组委会根据参赛作品的成果水平、完成质量、答辩情况、专家评分情况进行了综合评议。

  当日下午,2019年大丝束碳纤维复合材料设计与应用创新发展论坛举办。论坛上,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吕佳滨宣读了获奖名单。吉林大学工业技术研究院的项目“碳纤维复合材料-铝合金组装式车轮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吉林国兴复合材料有限公司的项目“特种作业用耐高温PAN基预氧丝防火手套”荣获一等奖,奖金20000元。此外,本次大赛还评选出二等奖6名,奖金10000元;三等奖11名,奖金5000元;优秀奖6名,奖金3000元。

  高端视角,前瞻行业发展动向

  陈新伟在采访中表示,此次大赛的开展对提高国内碳纤维及复合材料设计研发水平,加快国产碳纤维规模化应用,推动我国碳纤维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一是拓展了碳纤维设计思路、激发了创造力;二是培养选拔出一批优秀的设计人才;三是大赛作品对碳纤维应用创新具有示范性作用,大赛提出的竞赛主题、评选要求和评选标准等,可以挖掘出好的碳纤维设计创意并转换成可以量产应用的方案,对将来规模化应用国产碳纤维有着重要的意义。

  宋家升在采访中表示,此次大赛是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和吉林化纤集团有限公司共同举办的第二次大赛,经过一年的总结和设计,本次大赛的征集方向有所拓展,项目征集从单一的高校扩充到科研单位、相关企业。从项目初审来看,参赛项目质量有所提高,个别项目与生产实际、市场应用结合程度非常高,尤其是进入决赛的25个项目,专家均给出了高度评价,这一定程度上也证明了项目团队确实花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进行研究和探讨,达到了大赛在碳纤维复合材料加工探索的目的,起到了引导和支持碳纤维研发、生产单位的研究和应用的作用。

  杨雪峰在发言中表示,此次大赛旨在促进在校大学生、科研人员、技术人员对于碳纤维复合材料的理解认识,激发其创新意识,提高研究和动手能力,进一步推进我国碳纤维及复合材料产业发展。大赛的举办是碳纤维产业从创意到真正产业化的创新,是产业发展一个很好的方式。吉林化纤将认真跟踪获奖项目,联合下游企业尽快将成果进行落地转化,希望参赛团队能到吉林化纤参观,进一步了解碳纤维的性能,助力企业在做原丝、碳丝的过程中继续提升产品性能,达到下游应用创新和上游产品创新的完美结合。

  专家报告,解析产业发展局势

  在论坛的专家报告环节,北京化工大学教授徐樑华、苏州华特碳纤维有限公司总经理熊飞、江苏澳盛复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总监严兵、北航高性能碳纤维检测评价中心教授孙志杰、吉林碳谷碳纤维股份有限公司经理张海鸥5位行业专家带来了专题报告。

  徐樑华作了题为“‘十四五碳纤维技术发展展望”的报告,总结了国产碳纤维发展现状、存在问题、未来发展重点方向。他强调,国产碳纤维“十四五”期间要重点考虑三方面:一是对标式发展,实现进口替代;二是加强创新研发,满足应用需求;三是提升纤维中间制品的设计制造能力和水平,培育发展高端复合材料应用市场。

  熊飞作了题为“碳纤维在汽车上的应用和未来”的报告,分析了碳纤维在汽车应用的现状,特别指出目前设计与制造脱节是制约碳纤维材料在汽车领域应用的重要原因,详细介绍了碳纤维复合材料在汽车上的应用实践,探讨了如何驱动碳纤维复合材料在汽车领域的应用。

  严兵作了题为“碳纤维及复合材料爆发前夜的思考”的报告,介绍了碳纤维优异性能,分析了碳纤维及复合材料在风电、汽车、建筑增强、体育器材、航天航空、轨道交通等领域的应用潜力,探讨了如何破解碳纤维发展之“局”,提出发展碳纤维产业一定要注重研发创新能力、人才队伍建设和产业链培育等。

  孙志杰在题为“高性能碳纤维检测评价中心与国产纤维情况进展”的报告中表示,目前碳纤维的力学性能已基本达到国外同类产品的性能级别,但应用仍存在一定问题。他建议,一是针对航空和核能要求,严格控制碳纤维性能的批次内稳定性、批次间稳定性和长程稳定性;二是对于超强碳纤维的研发,应以复合材料使用性能和装备应用的结构效率为牵引,提高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三是科学改进碳纤维的应用工艺性和耐环境性能,有效提高碳纤维向复合材料的性能转化率。

  张海鸥作了题为“PAN基大丝束原丝及碳纤维产业化技术与应用”的报告,分析了全球及国内碳纖维需求趋势,介绍了碳谷碳纤维公司概况、大丝束原丝及碳纤维技术、取得的创新成果。他指出,湿法纺丝是实现大丝束碳纤维高品质的有效途径之一,优化湿法纺丝技术关键在于:一是选择好二单、三单,解决氧化、碳化速度快慢的问题;二是重点提高聚合物、纺丝液洁净度;三是减少原丝缺陷,克服无机/有机杂质对碳化影响。

  陶红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