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广电网络 智慧广电云平台重构媒体价值
- 来源:中国信息化周报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地震横波,数字化转型,媒体逻辑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0-03-28 22:19
“地震横波还有 61 秒到达; 地震横波还有 43 秒到达; 地震横波还有 10 秒到达……” 2019 年 6 月 17 日22 时 55 分, 四川省宜宾市长宁县发生 6.0 级地震。 就在灾情发生的第一时间, 地震预警信息第一时间通过四川省有线广播电视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四川广电网络”) 的智慧广电云平台传递给全省的广电网络用户, 有效降低了民众的人身及财产安全损失。
这是四川广电网络开通的全国首个电视地震预警系统立下的又一功劳, 也是四川广电网络推进数字化建设、 构建智慧广电云平台的又一成功实践。作为全国最大的地方广电网络运营商之一, 四川广电网络以数字化手段推动企业转型升级, 从单一封闭的有线电视传输机构, 向开放竞合的综合全媒体运营商转型。 通过整合互联网、 云计算、 大数据等前沿技术, 四川广电网络探索出一条可供借鉴的传统媒体集团数字化转型之路。
数字化驱动广电转型
“新媒体时代, 媒体逻辑已经发生重大变化, 从重建入口到重构关系再到制造场景整个过程, 都是以用户为中心, 由用户制造、 分享、 传播和接受信息。” 四川广电网络宽带数据事业部总经理刘丹认为, 数字化转型成为解决新媒体时代关键环节互联共生的关键。
战略筹谋, 理念先行。 2016 年四川广电网络就启动了智慧广电云平台的建设与规划, 开启智慧新篇章。对于一家传统有线电视传输机构, 打破既有理念、 以新技术组建新发展格局, 需要克服的挑战远比想象中大。 技术化的迁移, 成为四川广电网络进行信息系统云化改造时遇到的最大难点。 “解决这个问题, 我们需要为所有的信息化系统进行详尽的云化评估, 不仅考验运营团队的实力,也需要依托技术解决方案提供商所提供的支撑能力和经验。” 刘丹说。
另一个难题在于, 四川广电网络长期以来的媒体业务增长, 都是基于传统硬件环境。 想要建立真正的智能化融合平台, 并且能够支撑企业未来三到五年, 甚至更长周期的发展, 保持企业应对前沿技术变革的弹性与柔性, 需要寻找到能够提供关键技术支撑服务以及专业技术图谱规划的服务商, 协助四川广电网络真正打通各渠道资源, 实现全方位的云化。
技术创新带来的惊喜
四川广电网络想要建设的智慧广电云平台, 实际上, 就是搭建属于自己的“数字大脑”。
“我们希望能够对计算、 网络、存储、 业务资源等基础资源进行一体化运维整合, 让它们能够在‘数字大脑’ 智能化的载体上进行高效、 便捷、 精准的运转。” 刘丹说。
作为数字化解决方案领导者, 新华三推出“数字大脑计划”: 以数字基础设施、 业务能力平台、 主动安全和统一运维构成的智能数字平台为基础, 帮助客户实现数字化转型。 更为重要的是, 新华三致力于与生态合作伙伴开展智慧应用领域的创新, 能够通过技术赋能, 助力四川广电网络持续孵化创新产品、 创新应用。“整个智慧广电云平台 IaaS 基础资源池从部署到上线, 只用了不到半年时间, 新华三作为核心技术供应商, 对智慧云平台的协同发展起到了‘底座’ 的作用。” 刘丹说。
目前, 四川广电网络在云平台上承载约有近 80 个业务应用系统、 700多台主机, 如果按照以往的传统架构部署, 可能需要几十名硬件运维人员来管理, 但是现在只需要投入 2 到 5人, 就能在整个智能运维平台上完成相应操作。 5 个人以内, 管理近 900台的虚机、 200 多台物理服务器、 五千多核的 CPU 以及整个 IaaS 资源池的资源调度。 “放在以前这很难想象, 但现在无论技术部门还是业务部门, 都非常直观地体会到了效率的提升。” 刘丹指出。
此前, 四川广电网络所有的业务系统对硬件的利用率只有不到 10%, 现在已经达到 60%—70%, 使用效率大大提高。 此前, 为约 80个不同的业务应用系统提供服务, 至少需要 700-800 台物理服务器, 通过虚拟化后, 目前减少到只使用 200台物理服务器, 对公司的项目投资、 机房占用、 运维投入带来的成本降低约 50%,而项目交付时间则缩短了 57%。更大的惊喜, 来自于公司竞争力的全面提升。 “智慧广电云平台带来的技术红利, 云计算的运算效率和交付能力是前所未有的, 也是传统技术体系很难想象的。” 刘丹感叹。
过去, 四川广电网络承接一个新业务系统的项目, 从需求提出到资源交付, 需要 15 个工作日。 资源配置的时间和效率, 相比于互联网厂家或运营商, 劣势明显。 智慧广电云平台上线后, 新项目从提出需求到最终资源交付, 整体交付时间缩短 57%以上, 竞争力大幅提升。 如今, 智慧广电云平台已经承载了四川广电网络80%以上的业务应用。
变革与新竞争力形成
从启动数字化转型到智慧广电云平台交付, 四川广电网络所发生的变化不仅仅在机房改造、 技术升级以及运算效率提升, 更深刻、 更系统化的智慧蝶变效应, 正在逐步释放。“数字化转型可以推动市场营销,联动所有单一的产品线, 释放产品价值。” 刘丹介绍, 四川广电网络此前对自己的定位是一个连接型的运营商, 是用户和平台内容连接者与服务者。 而通过智慧广电云平台, 能够对现有产品线进行整合, 从而为用户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依托数字化转型, 四川广电网络旗下的县级融媒体中心解决方案, 组建起全网全域舆情监控分析、 生产指挥调度、 融媒体内容管理等八大平台; 在“智慧广电” 模块, 也嵌入了“智慧党建”、 “智慧政务”、 “雪亮工程”、 “智慧社区” 等智慧应用服务以及“数字图书馆”、 “地震预警”“智慧医疗” 等 5 大项 23 类数字化公共服务产品, 实现“融媒体 + 政务 +服务” 的全方位服务体系。
伴随着数字化转型的深入推进,以及前沿技术的持续更新, 商业模式创新以及跨界合作也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四川广电网络的合作案例中。2019 年 5 月, 四川广电网络与京东企业业务签署合作协议, 将通过会员权益商城的搭建、 门店供应链的数字化升级、 线下门店的无界零售改造, 共同为四川用户提供更加多元化的产品和服务。
更宏观层面, 数字化转型也让四川广电网络这家传统媒体服务机构,启动了新一轮体制改革。 据了解, 为提高运作弹性, 四川广电网络将市场部门与技术部门整合, 以事业部的架构与运作形式, 支撑公司产品的技术研发以及市场拓展。 “在以产品为核心的理念下, 我们将通过孵化相应的产品投放, 以数字化作为连接手段,促进技术和市场的进步。” 刘丹说。
未来目标是生态共赢
如果说之前, 四川广电网络智慧广电云平台的所有实践和尝试都还在探索和培育阶段, 那么之后, “云计算” 将在四川广电网络的发展图景中浓墨重彩。
实际上, 目前的四川广电网络已经是全国少数拥有云计算平台和自有运营团队的广电网络公司。 其“一云(广电云)、 一网 (有线无线融合网)、多屏 (电视、 手机、 PC 屏)” 服务党用、 政用、 民用、 商用的智慧广电体系已基本形成, 但四川广电网络希望做得更多。
“我们希望能够基于四川广电网络的智慧广电云平台, 构建一个融合智能媒体平台, 整合传统媒体优质资源, 在行业业态内实现优势互补、 行业生态共赢发展的格局。” 刘丹说。作为四川广电网络未来全部云计算部署的基础载体, 四川广电网络位于成都天府新区和温江区的两个 A 级数据中心枢纽, 计划于 2020 年开始陆续投入运营。 2019 年, 四川广电网络将云计算中心的分级云计算节点放在南充市, 在年底之前投入使用, 据悉, 该资源提供中心将会对全四川进行分级覆盖, 未来将更多以技术产品的方式推向全市场, 对政府、 企业输出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