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到大不挂科大学补考太极拳

  • 来源:大学生
  • 关键字:大学,养生,挂科
  • 发布时间:2020-04-05 21:18

  没上大学之前,总有人在耳边念叨:“上了大学就好了”,于是你拼命学习,保持着从小到大不挂科的佳绩。

  可是一上大学,还没到期末便开始为自己的“前途”担忧,本想在传说中“上了”就“好了”的大学里轻松一回,没想到这回会不会挂科的生杀大权竟然被太极拳考试捏在手中。

  一说到太极拳,不少同学立马反应:这不是爷爷的晨起运动吗?毕竟有爷爷打太极,奶奶广场舞这样的人物设定啊!

  当代脱发大学生即使已经过上了保温杯泡枸杞的养生生活,也不屑于主动接受这项略显“年迈”的运动项目。

  但是当考试来临,“卑微少年们”纷纷抱起了佛脚:寝室合体打太极、掌上画图记动作、视频笔记轮番上阵。

  毕竟,不好好打太极就真的可能从太极拳挂科打开挂科先例。“从小到大不挂科,大学补考太极拳”是很真實的存在。

  大学才考太极,应该庆幸了

  现阶段学校考试常用的太极拳是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是国家体委(现为国家体育总局)于1956年组织太极拳专家汲取杨氏太极拳之精华编串而成的。

  相比传统的太极拳,其内容更显精练,动作更显规范,并且也能充分体现太极拳的运动特点。

  不少大学大一的体育期末考试考得就是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大一新生在入学的第一个学期里,36节体育课全部用来学习太极拳,考试过关了才能拿到体育课学分。

  也有部分大学将太极拳作为选修课,同样需要通过太极拳考试才能获得相应的学分。

  即使为了考试,太极拳也要打起来,不管是学什么都有每日进取型和临时抱佛脚型,打太极也如此。

  有一部分“太极传承人”在等外卖时都能来一圈左右揽雀尾,上厕所时嘴里念念有词,睡觉前脑子里自动播放体育课上老师传授的动作。

  他们像背单词一样把动作名称抄在手上:起势、左右野马分鬃、白鹤亮翅、左右搂膝拗步、手挥琵琶……生怕自己打完前面忘了下一个动作。

  即使下了雨,在露天的操场上承受狂风席卷也能丝毫不减热情。

  在淅淅沥沥的雨点中,“太极传承人”们一个个精神抖擞、凝神静气,开合自如、升降自然,体育老师见了都会感动地声泪俱下。

  以前看到公园里有人在打太极,远远地就走开了,现在恨不得抱住大腿求大师一对一教学。

  当每日进取型做出种种努力仍然为即将到来的太极拳考试担忧时,临时抱佛脚小分队表示,不急,别慌,考试前夜再学。

  真到了考试前夜,他们开始某乎搜索如何在俩小时内学会打二十四式太极,或者某站搜索24式太极拳视频教程。

  如果巧了,整个寝室都是临时抱佛脚小分队的,那么练太极的夜晚将不再孤独,室友间互帮互助的场面空前的团结和温馨,即使室友的动作再难看也只有满脸的一本正经和细心的安抚鼓励。

  练习太极拳的时候缓起缓落,没有什么情绪波动,太极拳考试却足够惊心动魄。

  考试前夜才磨刀上阵力求高效的小机灵鬼们一看到监考老师,前夜被室友鼓吹起来的膨胀感立马蒸发,瞬间意识到了自己到底几斤几两。

  即使是每日进取型面对仿佛满脸写着“你要挂了”的体育老师时也会手心出汗,门牙打颤。

  略有停顿已经算较为优秀,更多的打完起势就只记得收势,中间一通打麻将式推拉摸打。挂科似乎也就毫无争议,再见到寝室拳友,只是相看两行泪。

  考太极的机会只会越来越多

  太极拳考试在部分学校进行得如火如荼,有些同学却毫不知情。即将被太极拳挂科折磨的小伙伴要惊了:什么?这居然不是都要考吗?

  确实,太极拳在高校还处于试点推广阶段,目前尚没有哪一项政策规定全国高校都要开展太极拳课程。

  撇去太极拳本身的好处不说,在体育测评里它也属于对学生较为友好的一类。

  相比较单杠、双杆之类的体育项目,太极拳属于动作技能式项目,对练习者的身体素质、年龄、性别等没有过高的要求。

  与其让跑完一圈就喘不上气来的同学硬去跑八百米,让身高一米五的同学跳远达到一米六五,让天生韧带短星人手掌超出脚尖,还不如来一场太极拳考试。

  没有个子矮体质差就会不如人的担忧,太极拳简直是一个“不挑人”的考试项目,每个人都处于同一起跑线上。

  所以,别再嫌弃太极拳打起来慢悠悠的了,它简直就是“体渣”们的救星。再说啦,提前学好太极拳,老的时候,你就是公园太极拳行列里最靓的仔。

  石婷婷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