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克·普鲁士:在差异中融合

  “最早和医院设计结缘是在正式步入大学生活前,我曾在德国一家医院工作了一年半。当时在医院的工作经历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南省海口市,为海航集团与奥美德集团联合投资的项目。该医院的设计布局非常复杂,医院与优秀医院运营商和中国知名专家合作。其设计理念反映了海南省的本土物产和色彩:医院内部设计选取了灰玄武岩(海南省海口市分布有火山区)、中国红(海南省刺绣)、沙石(海滩)、白色(云和海浪)、蓝色玻璃窗(水和天)等元素,此外,室内设计采用暖色调实木风格装饰,避免了医院冰冷的感觉。

  “在中国的工作生涯中,最令我感动的是我的中国同事,帮助我解决了很多困难。作为在中国工作的德国建筑师,会经常碰壁,经常被人们说‘……但这里是中国’或‘你只知道德国标准’。对我来说,培养一支国内团队也非常重要,这支团队要学习国际标准是如何运作的,以及德国人是如何思考的。同时,他们对中国的标准和法规有着深刻的理解。只有在他们的支持下,才有可能对中国医院建筑设计进行创新和变革。”迈克说出了内心的真实想法。

  设计须突破文化差异

  当问及德国绿色医院建筑设计全过程,迈克自信地总结了以下 5 点:第一,植入疗愈设计理念,创造一个让患者康复、员工有动力、非传统医院的环境,在设计中应考虑到使用者的感受,设计师可以利用颜色、康复花园、无栏杆设计。第二,建筑设计方面,应避免和减少能量流失,具体设计中须考虑楼房容积率和朝向,创建紧密、独立的建筑物外立面,充分利用太阳光和阴影。第三,在技术上,安装性能良好的空调,可以提供制冷、制热及湿度控制,能有效避免“室内空气综合征”,并减少能量损耗。第四,保证建筑的可持续发展性,使用健康的材料(不含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及可循环材料,概念设计阶段必须考虑长期运营耗费和设施管理。第五,坚持综合设计过程,即设计师与医院运营者密切合作,一起开发设计理念,并有医疗功能设计师的支持,其角色是充当医生和建筑师之间的翻译。

  此外,在德国,医疗设施和信息技术规划师会从头到尾都参与到设计中,但在中国医院设计中,还有一些困难。中国建筑设计规则根植于中国体系,在经过规划和建造部门审批时可能会做出改动,在设计方案更改前,专家必定参与其中,这不仅会消耗额外的精力、时间和费用,并且建造过程可能会有延迟。虽然在中国已经有一些医院建设项目设计中使用了“综合设计过程”,并聘请了大量的专家学者,但是囿于大多数中国公立医院投资预算有限,往往承担不起这样的服务费用。

  中国的医院按照属性可分为两大类,即公立和非公立医院。公立医院将大量的资金用于购买先进的医疗设备,其次才关注建筑的人性化设计及空间营造,而且许多公立医院的项目因预算有限,所以无法建造高标准的建筑和空间。但是在德国则不然,医院往往是最昂贵的建设项目。先进的楼房系统要求有高标准的卫生管理,并避免“室内空气综合征”。“还有一点,是让国外运营管理团队大多接受不了的”,迈克做了强调,“比如,旧习。在中国,大多数住院患者由家属亲自照顾:第一,家属没有受过照顾患者的正规训练,可能会造成患者二次伤害;第二,家属没受过正确处理尿壶和消毒的训练,并且在卫生间也没有配备适当的消毒设备,可能会威胁到医院的卫生和患者安全。”

  设计须符合历史时代的要求

  “我的老师 Erling 先生设计医院时,是在 20 世 纪 50、60 年代,恰逢二战后,德国需要建造许多超过 600 张床位的医院。而大约在 2000 年,当我开始建筑师生涯时,却要求在同一家医院将床位降低到300 张。”迈克抛出了这一现象并继续解释到,“许多医院要专攻一个医疗领域来获得更多政府资金,须要制定市场战略来参与市场竞争。因此,商业专家取代医生,成为了医院管理者。”

  相同的事情可能也发生在中国。近年来中国新建了许多综合医院,床位多达 1000~2000 张,甚至更多。一些城市已经开始抱怨床位太多,不久的将来,中国医院建设的重点会转移到小规模的医院、专科医院、私人医院和社区诊所。此外,术后治疗、康复和老年护理已经在中国变得越来越重要。

  每个医院项目都不一样。设计团队须要考虑地方特色、客户策略、新技术以及政治发展。但如果医院运营者和设计师合作,就能实现一个理想的医院设计。

  补白

  迈克有着多国工作的背景,对德国、英国、阿拉伯国家、中国的医疗建筑标准和文化十分熟悉。在设计中学会了灵活应变,擅长与不同国家的设计团队合作,并通过和医疗工作者、医院运营者、结构工程师、电气工程师、医疗设备规划者的合作,知道如何根据客户的需求做出适当调整。迈克的职业生涯参与了项目发展、运营概念、建筑设计、建造细节、EPC 管理以及设施管理,称得上是一位名副其实的全能设计师。

  辜琳 By Gu Lin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