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多媒体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随着国家《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若干意见》的深入推进,多媒体技术正逐渐走进农村小学的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充分合理地使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可以突破重点和难点,提高学习效率;可以化抽象为形象,让学生学得更轻松;可以使数学问题生活化,从而真正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数学;教学应用

  随着国家《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若干意见》的深入推进,多媒体技术正逐渐走进农村小学、教学点的课堂。多媒体的技术发展与利用,将对数学的教学思路、教学方法、教学模式产生一定的影响。尤其多媒体包含着文字、声音、图片、以及数据的处理功能,势必将打破以往传统教学,这对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学目标的实现有着积极作用。

  《新课程标准》指出:“现代多媒体技术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充分合理地使用多媒体技术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可以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可以突破重点和难点,提高学习效率;可以化抽象为形象,让学生学得更轻松;可将抽象化具体;可以使数学问题生活化。而这一系列环节的应用,都要建立在对小学数学问题进行科学分析、合理应用的基础之上,要紧密结合教学内容,寻找多媒体应用的最佳切入点,以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优势,从而真正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果。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教育家汪广仁说:“兴趣是学生学习最要好的老师。”小学生注意力不能持久,思维形式较具体形象。在他们眼里,数学无疑是一门抽象、枯燥、复杂的学科。如何能使抽象、枯燥、复杂的数学问题具体化、趣味化、简单化呢?通过实践证明,合理利用声音、动画、视频、投影、幻灯等电教媒体手段,为学生创造一个色彩缤纷、声像同步、亦动亦静、能再现生活又高于生活的情景进行课堂教学,就可以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变苦学为乐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使学生自然地步入积极思维的状态之中,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如小学《数学》第一册加法的起始课,课本安排的例题是这样一幅插图:左边两个小方块,右边小猴子推来一块小方块。可以应用多媒体计算机这样设计:两个拟人化的小方块在欢快的音乐声中手拉手蹦蹦跳跳的出现在屏幕上,并在原地跳跃、翻滚;接着音乐停止,传来“嗨呦,嗨呦”的声音,小猴子推来一个小方块;然后这个小方块跟小猴子说了声“再见”,与原来的两个小方块手拉手一起跳跃、翻滚,同时从小方块的动态分布上逐渐淡化出算式2+1=?。使用这个课件时,可先分步演示,即每出现一步,让学生说一句带数量的话,再连起来演示,让学生完整地说三句话,即口述应用题;也可以引导学生把动画和算式结合起来,说说数量关系。由于色彩鲜艳,小方块模拟人体动作跳跃、翻滚,并配上同步童声配音,学生仿佛看了一场动画片,注意力被深深地吸引,思维被激活了。

  教学时,教师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控制图形的变化速度,使课件发挥不同的作用。比如在教学“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时,我就利用多媒体,制作出既有动画又带有配音的课件“秋天到了,果园里的果子成熟了,动物们都在忙着采摘。猴妈妈带着小猴来到了一棵桃树下,桃树上结着13个通红的桃子,猴妈妈上树采了桃子给小猴。请小朋友们仔细看看,你看到了什么?”来导入新课。这样,用孩子们喜爱的故事引出数学问题,学生会感受到处处有数学、数学就在身边,而且会产生迫切希望得到解决问题的办法的冲动。他们在这种愉快的氛围中,不但学到了知识,而且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兴趣是一种具有积极作用的情感,而人的情感又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在数学教学中如果把数学知识放在一个生动、活泼的情境中去学习,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多媒体计算机系统可展示优美的图像、动听的音乐、有趣的动画,是创设情境的最佳工具。因而在课堂教学中利用多媒体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能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

  二、课堂教学注重视听结合,集中学生注意力

  感觉和知觉是认识客观世界的大门。小学生感性知识缺乏,学习时注意力不集中,稳定性差,思维直观、不连贯、抽象概括能力差。而多媒体辅助教学以其特有的科学性、形象性、趣味性和交互性,促进了教学形式的多样化,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运用多媒体课件,充分利用计算机对视觉媒体以多种变换形式同步合成技术,突出重要多媒体特点,吸引学生对刺激物的注意力。

  三、化抽象为形象,让学生学得更轻松

  小学生的思维正处在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时期,这就构成了小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与数学的抽象性之间的矛盾。如果解决这一矛盾,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能够成功地实现由具体形象向抽象思维的过渡。

  如在教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角的度量(二)”一课时,采用常规教学演示:用量角器的中心点与角的顶点重合,零刻度线与角的一边重合,角的另一边指向量角器的刻度,就是这个角的读数。可是,量角器的中心点怎样才算与角的顶点重合?零刻度线又怎样才算是与角的一边重合呢?学生理解起来就比较抽象、模糊,而且有的教具还不是透明的,更是麻烦。如果采用多媒体的动态效果,旁白量角器的中心点与角的顶点重合,零刻度线与角的一边重合,角的另一边指向量角器的刻度,就是这个角的读数,并配上动听的音乐,利用多媒体的动态光点的闪烁,使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演示过程中加掌握了角的测量方法。

  四、利用多媒体教学,使数学问题生活化

  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现实生活。课堂教学作为数学学习的主阵地,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帮助学生经历生活化的学习过程,使学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学习数学,用数学的思想和方法去分析社会生活中的各种情况,用学到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课堂成为沟通数学知识与生活的“桥梁”。在教学过程中,尤其是探求新知时,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手段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思维材料,设置生活情境,使学生借助已有的生活知识、技能,调动多种感官参与新知的主动探究,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

  课本上的练习大多来源于生活,而这些生动活泼的内容一旦被列入教材,就显得抽象呆板,如果教师能创造性地运用多媒体对教材中的练习进行还原和再创造,就可以提高课堂容量,将数学练习融合于生活中。例如,教学《有趣的七巧板》时,我用白板课件制作了活动的七巧板,把玩具和图形结合起来,学生觉得有趣。在玩时,我让学生亲手操作课件,从用两块拼,到用三块拼,再到用4~6块拼,最后用7块拼美丽的图案,学生在动手中品尝拼图的快乐。这不仅让学生有了展示自己的机会,更能体现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作业的独特性。

  五、运用动画技巧,优化教学过程,突破教学重难点

  多媒体辅助教学最大的特点是有助于突出教学重点,分散难点。只要轻轻点击鼠标,就可以进行大量演示。在课堂中无论一个老师是多么善于表达、比划,也难于表现一些抽象和具有共性的知识内容,多媒体教学中的过程再现等操作便可以轻松解决问题。例如:在教学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1米有多长”时,我出示一把米尺,引导学生观察尺子上的刻度,先观察1小格的长度有什么特点?然后让学生在自己的直尺上找出1厘米,再用尺子画出一厘米的线段,真切的感受1厘米的实际长度。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让学生数一大格有几小格,1米尺共有几大格,共有几小格,让学生反复的数一数,加深印象,归纳得出1米=100厘米。同时,播放一批小动物进“动物乐园”的动画。这样既使学生直观地感受到了“1米有多长”,也使学生很清晰地掌操了厘米与米之间的进率关系。这样直观形象地呈现,促进学生思维导向由模糊变清晰,大大降低了传统手段靠单一讲解带来的理解上的难度,突出了教学的重点,从而化解了本课的教学难点,提高课堂效率和教学的形象性。

  总之,多媒体技术是一种新型的数学教学手段,由于其视听结合、手眼并用的特点及其模拟、反馈、个别指导和游戏的内在感染力,故具有极大的吸引力,让学生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学习中,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金娥,程国忠.多媒体辅助教学在农村中小学的应用研究[J]软件导刊,2014,13(1).

  [2]祝智庭.现代教育技术——走进信息化教育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9第1版.

  韦庆芳(广西区贺州市八步区南乡镇垌新小学)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