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清明遇上疫情 我们该如何寄托哀思
- 来源:中国信息化周报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清明祭扫,习俗, 疫情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0-04-29 08:44
清明祭扫作为一种传统习俗,表达了对先人的缅怀和敬仰。由于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为避免现场祭扫引发聚集性疫情,近期全国多地发文“暂停现场祭扫活动”,提倡家庭追思、网络祭扫等方式,大力推广“云祭扫”。
北京市清明临时指挥部副总指挥、市委社会工委市民政局二级巡视员李全喜指出,为防止疫情扩散,倡议广大市民“理性追思·文明祭扫”,尽量不到公墓、骨灰堂现场祭扫,尽可能选择家庭追思、网上祭扫和代为祭扫服务新方式。
多种方式祭扫 疫情期間多种选择
“通过线上方式追思故人,进行在线寄语,点蜡烛,以及献花,如果不能去公墓进行祭扫,可以联系公墓的工作人员,进行代祭扫,如免费提供擦拭公墓,敬献鲜花,等等”这是北京市2020年清明节网上祭扫服务系统为全国各地的市民提供线上的服务举措,包含网上祭扫、预约祭扫,以及代为祭扫等多种方式。
疫情期间不能去现场扫墓的人员,可以通过平台进行网上祭扫;如需到现场祭扫,在平台上输入个人的身份证进行登记、查询逝者公墓名称即可,非常便捷。
据报道,3月22日,清明祭扫服务接待首日,北京市223个祭扫点到现场祭扫总人数约1.8万人,选择在“2020年清明节网上祭扫服务平台”祭扫人数超过1000人。截至记者发稿时,选择网上祭扫的人数已超过3300人。
网上祭扫 记者了解到,有网上祭扫需求的人员,可以登录首都之窗,点击“清明节网上祭扫”专题,选填祭奠对象,填写留言人,选填纪念私语,选填献花、点烛、上香、祭酒等祭奠物品,点击提交后,进入内容页进行查看,即可完成网上祭奠。
代客祭扫 李全喜介绍,为了方便群众,同时更加有效地防控疫情,各殡葬服务机构将为广大市民提供代为祭扫服务。市民可在“北京社会建设和民政”微信公众号中点击“祭扫预约”,进入“北京统一身份认证平台”。通过实名制认证后,系统将自动跳转至“祭扫预约服务系统”首页,点击“代为祭扫”,阅读“代扫须知”,然后点击下方“代为祭扫”按钮进入代为祭扫信息填写页面,申请由公墓提供代为祭扫服务。点击预约提交,申请成功后页面将生成受理号。公墓可免费提供清扫和擦拭墓碑、敬献鲜花基本服务。其他的服务要求可与公墓另行商定。北京市民政局网站公布了2020年北京殡葬服务机构预约电话,方便市民查询。
主动联系 贴心服务
市民王丽女士深情地讲述,3月25日一早她接到万佛陵园的电话,说可以代自己为年前过世的女儿祭扫。王丽内心深受感动,“在这么严重的疫情下,还有人惦记着这么私密的小事,真是十分温暖,陵园做得太贴心了。”
市民张彧先生在3月21日就收到了万佛陵园的短信。短信提示,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减少人员聚集,今年清明取消祭扫班车,提倡代客祭扫、网络祭扫等减少出行的祭扫模式。通过网上预约,张彧和家人选择了陵园提供的“280元套餐”,包含一束花、稻香村的点心、水果、供盘和消毒纸巾等。“祭扫后,陵园方面还会将照片发给我们。”张彧表示,疫情期间,这种祭扫方式比较方便,“大家不方便出门,这种服务和价格还是比较合理的,之后如果还保留这项服务的话,希望价格能再降一些。”
倡导文明祭扫
此前,民政部曾针对疫情期间祭扫活动发出通知,倡导绿色文明安全祭扫方式。民政部建议各地充分利用殡葬服务在线平台,推进“互联网+殡葬服务”,积极开发推广网上祭扫、预约祭扫、远程告别等在线服务项目,开通殡葬服务机构移动客户端、微信公众号等服务渠道,提供更加便民可及的殡葬服务。同时,民政部鼓励通过网络祭扫、网上时空信箱、小规模家庭追思等方式,降低实地祭扫人数及祭扫活动聚集感染风险。对确因特殊原因提出实地祭扫需要的,可提供远程视频祭扫等服务,满足合理需求。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以及相关文明祭扫的大力倡导,网络祭扫、线上祈福在我国多个省市地区已有实践,原因有三点:一是可以保护环境,降低祭祀燃烧、丢弃可能导致的空气污染、水污染等;二是适用性强、方便快捷,网上祭奠可以让大家突破时空的阻隔,随时随地对先人表示敬意和孝心;三是永久留念,网上祭奠可以把先人的文字资料及音像资料永久保存下来,随时随地可让先人的音容笑貌重现眼前。大多数市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网络祭扫、线上祈福与现场祭扫并不冲突。祭扫不在于形式,而在于情感的表达,更重要的还应该在疫情防控的当下唤醒大家对美好生活的珍惜。
让“云祭扫”成为新风尚
事实上,“云祭扫”并不是新概念,早在几年前就已逐渐兴起。
据记者了解,此前民政部曾明确提出,到2019年年底,60%以上的殡葬服务机构实现业务信息化办理,逐步开展远程告别、网上祭奠、网上预约预订等线上线下互动服务。到2020年年底,90%以上的殡葬服务机构综合利用网站、手机APP、微信公众号、服务热线和呼叫中心等方式,为群众提供规范、透明、方便、多样的在线服务。原CSDN执行总编焦昕秋表示,网络云祭扫可能会通过多种方式实现公众的更多需求。比如开通网络直播,通过直播向逝者家属展示祭扫现场详情,帮助家属实现远程追思缅怀。亲属也可以进入加密的直播间,看到“代祭扫”的全程情况。直播中,家属也可以留言祭奠,或可将录播分享给家人和远在异地的亲属,共同思念缅怀。
当下,抗疫战尚未完胜,外防输入依旧形势严峻,人群集聚的风险仍不可小觑。疫情之下,人们虽然不能亲自到墓碑前祭奠先人,但祭扫重在表达感情,不管在什么地方祭扫,只要有真挚的情感,同样可以追思亲人。而且在互联网的连接下,寄语、献花、点烛等网上祭奠服务同样能传递人们祭奠先人的思绪,还能最大限度防范聚集性疫情,保住疫情防控成果,也能在不经意间推动环保、文明观念的进步,助推文明祭祀新风尚的形成。
传统节日之所以有绵延千载而不衰的强大生命力,是因为其能与时俱进,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传承方式,无论传承方式怎么变化,其精神内核自始如一。祭祀也是如此,相较于形式,内容更为根本。人们对先人的追思缅怀,同时也是对传承济世德业、弘扬优秀家风的美好期待以及对人生价值和生命意义的深深思考。“云祭扫”回归到清明的核心价值上,是值得大力倡导和推广的祭祀方式。
清明时节,带上一颗感恩、缅怀、敬畏、虔诚、沉思的心,通过网络“云祭扫”,既可以表达对先人的追思之情,也可以抚慰和充实生者的精神和心灵。我们有理由期待,“云祭扫”不只是特殊时期的一种替代性祭祀方式,还将成为清明的新风尚。
刘诗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