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异化的存储容量设计策略 苹果硬件业务的吸金利器
- 来源:计算机应用文摘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设计,利润,策略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0-05-30 16:50
手机存储容量设计,一切“向钱看齐”
在全球知名的硬件公司中,苹果的利润率绝对是首屈一指。实际上,最近两年,苹果iPhone的销量和Mac销量虽然双双下滑,但利润却屡创新高。在很多人看来,苹果的硬件产品价格不断上涨拉升了利润增长。坦白说,这仅是表象。
相信很多资深“果粉”会发现,iPhone和iPad的存储设计,都是为了利益最大化而精心设计的。正如一位网友所说,存储容量设计,苹果也是“向钱看齐”了。分析一下具体的产品,不难印证网友的观点。
以2019年上市的iPhone 11系列而言,iPhone 11入门版是64GB存储,再高就是128GB存储和256GB存储。再来看一下价格,64GB存储版本的iPhone 11官网售价为5 499元人民币;128GB存储版本官网售价为5 999元人民币,相差500元人民币;256GB存储版本的iPhone 11官网售价为6 799元人民币。
不过,消费者不会计算得那么精准。从价格和存储容量来看,128GB存储版本的iPhone 11既能满足日常需求,与64GB存储版本的iPhone 11价格差也非常合理,只有500元人民币。在实际应用中,iPhone 11的64GB存储确实有点小。为此,很多用户只能多花500元人民币买更大存储容量的iPhone 11。
价格更高的手机,存储容量跨度也更大,苹果这样的设计策略,其实为了利润最大化。来自供应链的消息称,64GB存储芯片与128GB存储芯片的价格差是300元人民币左右,64GB存储芯片与256GB存储芯片的价格差是600元人民币左右。
显然,256GB存储版本和512GB存储版本的iPhone 11 Pro利润更高,因为两者除了存储成本差异外,其他硬件都是相同的。当然了,苹果也考虑到了消费者的承受能力,售价比较低的iPhone 11,设计了128GB存储版本。不难看出,iPhone的存储容量设计,已经谋求了利润的最大化。
iPad和Mac存储容量设计,苹果暴利的真相
当然了,国产手机也在用差异化的存储容量来提升利润。不过,与苹果相比,国产手机的设计水平还是差了一点。在iPad和MacBook产品线,苹果通过差异化的存储容量设计,更是大赚一笔。
蘋果不久前发布的新款iPad Pro,存储容量是128GB起步,然后是256GB、512GB和1TB三个版本。来看一下价格差,以11英寸版本的iPad Pro为例,128GB存储版本官网售价为6 229元人民币,256GB存储版本官网售价为7 029元人民币,512GB存储版本官网售价为8 629元人民币,1TB存储版本官网售价为10 299元人民币。4种不同的存储容量,与入门款的价格差分别是:800元人民币、2 400元人民币和4 070元人民币。
从硬件成本上来看,128GB存储芯片与1TB存储芯片的价格差不到1 000元人民币,而1TB存储版本的iPad Pro比128GB存储版本贵了4 000多元人民币。
坦白来说,这个利润还是相当高的。即便是512GB存储版本的iPad Pro,比入门款的价格贵了2 400元人民币,成本大约增加700元人民币。
与iPhone相比,iPad系列存储容量差异化的利润更大,可以用暴利来形容。事实上,看过MacBook产品线后,我们会惊讶地发现,苹果存储容量差异化的利润更惊人。
以13英寸的MacBook Pro产品来说,标配是128GB固态硬盘,如果升级到256GB固态硬盘版本需要加3 000元人民币,而升级至1TB固态硬盘版本需要加4 500元人民币。在实际应用中,MacBook Pro至少需要256GB的固态硬盘,128GB固态硬盘只能说勉强够用。所以,消费者要么加钱升级固态硬盘,要么购买iCloud空间。相比之下,固态硬盘更靠谱一些,毕竟网络存储需要联网才能使用。
作为入门款的MacBook Air,固态硬盘是256GB起步,硬件配置更高端的MacBook Pro固态硬盘容量却是128GB起步。
苹果之所以采用这种设计,无非是因为买MacBook Pro的用户“不差钱”,加钱升级固态硬盘没压力。从这一角度来说,苹果确实会赚钱。相比iPhone,iPad和MacBook存储差异化的吸金能力更强。
iPhone、iPad和MacBook本身就有很强的品牌溢价能力,这是苹果硬件业务利润高的一个重要原因。通过存储差异化的设计策略,苹果再次把利润拉高,并成为硬件利润的吸金利器,这一策
贾敬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