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PPPS教学模型结合多种教学法在高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中的应用

  • 来源:知识文库
  • 关键字:BOPPPS教学模型,自然规律,关注度
  • 发布时间:2020-07-17 13:43

  1976年,加拿大教师技能培训工作坊ISW(Instructional Skills Workshop)建立了BOPPPS教学模型,其属于教学过程模型,以有效的教学设计为核心,被北美国家很多名校认可。本文探索了该教学模型结合多种教学法应用于高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意义。

  1 BOPPPS教学模型概述

  1.1 BOPPPS教学模型的内涵

  ISW建立的BOPPPS教学模式是一种参训教师能够一边学习、一边实践、一边反馈,随时优化的教学模式,使得教学理论能够指导教学实践。在培训时,所有参训教师一起学习理论课程,而教学实践(上台讲演)则分组实施,每个小组一般有5——7人,并配备1名专业的培训师,其负责协助、引导、主持等工作。BOPPPS教学模式依据人的注意力大概能够持续15分钟这一自然规律,把课堂教学需呈现的内容划分为多个大概15分钟的教学小单元,要确保它们之间是彼此联系的,并发挥起承转合的功能,在此基础上,整个由教学小单元构成的课堂才能够也发挥起承转合的功能。具体而言,BOPPPS教学模式把课堂教学环节划分为六个彼此联系、发挥起承转合功能的阶段,可以分别用六个字母表示:

  1.1.1 B( Bridge-in)——引言

  这一阶段是正式进入教学内容之前的引言环节。之所以设置这一阶段,主要是为了提升学生的注意力,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与学习兴趣,使得学生对即将开展的教学内容提升关注度。在这一阶段,教师应该先分析这次课程学习的意义,讲述和重点教学内容相关的特色事例、时事等,或者分析上次课堂教学内容和这次课堂教学内容之间的关系,使得学生主动联想、联系知识。

  1.1.2 O( Objective) ——目标

  这一阶段需建立课堂学习目标,明确预期教学效果。教师要以精炼的语言,将教学目标、学习目的传递给学生,尤其是针对课程的学习价值、核心知识等,让学生明确学习方向,了解自己通过这节课能够掌握哪些知识,提升哪方面的能力。不仅仅是教师關注课程目标的实现问题,学生对这一问题也非常关注,所以在实践教学时,要表述清楚针对的对象是谁( Who) 、会学到什么( Will do what) 、在什么情况下( Under what condition) 以及学得如何( How well) 等重点问题。当教学目标明确化后,教师能够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科学的教学过程,并不断优化创新教学方法。

  1.1.3 P( Pre-assessment) ——先测

  建立课堂学习目标后,这一阶段要对学生进行摸底或先测。主要是为了了解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的了解情况、基础知识积累情况,并及时结合学生情况与课程目标需求来调整授课思路,摸底或先测的常用方法主要包含讨论、提问、作业、考试、问卷等。针对教师而言,摸底或先测能够了解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学习兴趣,对授课内容的进度和深度及时进行调整;针对学生而言,摸底或先测能够使他们将自身的学习愿望、基础能力等信息传达给教师,促进教师改进授课方式,双方在这一阶段中强化了配合与沟通,为实现课堂学习目标奠定了基础。

  1.1.4 P( Participatory Learning) ——参与式学习

  这一阶段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实现课堂重点内容的交互式学习过程。课堂教学的核心是参与式学习环节,教师必须结合多种教学法,熟练使用各类教学资源与媒介,创造一个活泼的、愉悦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在这一阶段,常用的教学法主要包括支架教学法、团队列名法、问题引导法等,通过强化学生的参与性,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1.1.5 ( Post-assessment) ——后测

  这一阶段授课环节进入尾声,要开始评估与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通过测评的方式,检验是否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一般而言,针对应用分析型课程,需设置情境,通过分析考核、现场展示的方式来测评;针对知识理解型课程,通过简答题或选择题来测评;而针对态度价值型的课程,则可以通过撰写文章的方式来测评。测评是为了优化课程设计,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测评本身并非课堂学习的目的。

  1.1.6 S( Summary) ——总结

  这一阶段需以简洁的语言总结本次课堂教学内容,回顾学习过程,提炼重点知识点与技能要点。这一阶段既要将以上五个阶段连系起来,也要明确下次课堂教学的学习目标与学习内容。

  ISW 在培训中提出,不管是常规1小时课堂教学,还是15分钟微课,抑或连续几小时的实验课,都需要按照以上六个阶段实施,针对教师的备课与授课,提出了具体要求,对于经验不足的新教师与受传统教学模式影响颇深的老教师而言,无疑是全新的挑战。

  1.2 BOPPPS教学模型的特征

  1.2.1 以学生为中心的参与式学习

  BOPPPS教学模型相对于传统的课堂教学设计而言,突出了参与式学习的重要作用。BOPPPS教学模型有明确的、能够实现的学习目标;强调学生积极参与整个教学过程,而教师扮演的是“引导者”的角色;除此之外,该模型重视反思参与式学习的效果。而以上这些要点都是参与式转化学习(Transformative Learning)理论中主要论述的核心点,这种教学模型有利于强化学生的参与性,从而顺利完成转化学习的整个过程。

  1.2.2 多种教学法并举

  在BOPPPS教学模型中,需使用多种教学法来强化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教师通过使用各种教学法,来创新与优化课程设计,引导和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常用方法主要包含支架教学法、团队列名法、问题引导法等,除此之外,也可使用多种教学媒介、教学工具、教学材料等,提升课堂活跃度,创建良好的授课环境。

  1.2.3 强化课外学习

  一方面,应用BOPPPS教学模型会提升学生课堂的参与度,学习内容和学习压力也会相应提升,课时不变的情况下,可能会因此而影响教学质量,学生通过课前预习与课后巩固的方式,能够解决以上问题;另一方面,在教学模型中,课堂教学过程为参与式教学,教师扮演的是“引导者”的角色,如课外学习质量不高、相关知识积累不足,就会使得课堂中各项活动时间紧蹙,无法达到预期效果。学生课前通过观看微课,课后通过巩固练习的方式,能够强化课上的学习效果。

  2 BOPPPS教学模型结合多种教学法在高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中的应用

  2.1 高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目标定位

  教育部办公厅在文件《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教高厅[2007]7 号)中指出,针对高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体系,要切实加强领导、明确列入教学计划、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改进教学内容和方法、落实经费保障。必须把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作为一门公共课,纳入教学计划中,从2008年开始,全国各高校基本均设置了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该课程是高校培养人才工作和毕业生就业的主要构成要素,指导大学生掌握规划职业生涯的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大学生在知识、技能层面均需达到相应的目标,首先,知识层面,大学生能够了解大学生活的阶段性特点,对自身的特点、社会环境、职业特点有较为清晰的认识,并能够掌握职业分类知识与劳动力市场信息,构建清晰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其次,技能层面,大学生应该掌握职业生涯决策技能、搜集信息与管理信息技能、自我探索技能等,主动规划和设计职业生涯发展道路。

  2.2 高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重要意义

  大学时光甚为宝贵,不仅是储备知识的阶段,同时也是为未来职业生涯做积累和准备的关键阶段。很多大学生在就业时,存在较大的盲目性,无法将自己的优势与竞争力凸显出来,很难实现人职匹配与人尽其才,就业后往往辞职率、跳槽率较高。这种情况一方面会浪费人才与知识,另外一方面也不利于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鉴于此,设置职业生涯规划课程重要意义是能够帮助与指导大学生从大一开始就树立职业生涯发展的自主意识,构建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就业观,将个人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国家的需求全面结合。

  2.3 BOPPPS教学模型在职业生涯课程中应用需结合的教学法

  BOPPPS教学模式为以学生为中心的参与式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需用到各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法,主要包括:支架教学法、团队列名法、问题引导法。

  2.3.1 支架教学法

  欧共体“远距离教育与训练项目”(DGXLLL)在相关文件中界定了支架教学法的概念:“支架教学法是一种为帮助学习者理解知识而构建的概念框架(conceptual framework),这种框架中包含的概念能够便于学习者深入理解问题,鉴于此,提前需分解复杂的学习任务,从而引导学习者深入理解问题。”该方法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个彼此连系的线索(支架),为学生构建了独立思考问题的空间,让学生通过在线索(支架)上步步攀升来针对已知问题提出疑问,并探索和发现未知问题,全面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授课教师可以结合BOPPPS模型,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利用各种教学资源、教学工具帮助学生构建概念框架,使学生的知识体系更清晰。

  2.3.2 团队列名法

  团队列名法起源于商学院校,之后开始广泛应用,其是一种结构性头脑风暴教学法,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该方法分五步实施:第一步,教师说明议题,小组成员做思考和準备;第二步,小组成员个人准备,将自己的观点写在纸上,彼此不能讨论;第三步,小组成员分别发言,并由记录人记录发言顺序与发言内容。每人只能讲一条,重复意见不记录,多轮进行,直至全体组员的所有意见都表达完;第四步,小组讨论,可以提问、评论;第五步,小组决策,将认同度最高的前五项作为决策意见。这一教学法结合BOPPPS模型在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中应用能够强化学生彼此之间的沟通,同时提升他们的思辨能力与探究学习能力。

  2.3.3 问题引导法

  问题引导法指的是在教学实践中,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出知识点、教学内容,并在解决问题后得到结论,从而实现教学目标的教学法。要针对一项重点教学内容,多层次地设计引导问题,最终构成一个综合的、系统的问题,能够充分启发学生的智慧,更好地发挥问题引导教学法的积极作用。针对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中较为专业的职业理论讲解,授课教师可以结合BOPPPS模型,利用问题引导法,强化学生的主动思考能力。

  3 总结

  BOPPPS教学模型结合多种教学方法应用于高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中,能够有效提升教学效果,使大学生对职业生涯目标更为明确,更全面的掌握规划职业生涯的方法与技巧,从而为步入职场做好充足准备。

  本文系太原工业学院2017年辅导员精品项目。

  (作者单位:山西省太原市太原工业学院设计艺术系)

  马媛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