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知

  • 来源:家庭医药
  • 关键字:降糖,研究,机制
  • 发布时间:2020-09-07 17:57

  晚上喝绿茶,降糖效果好

  以往研究报告指出,绿茶所含儿茶素有抑制餐后血糖上升的作用,可降低糖尿病发病风险。近期,日本早稻田大学在线发表在《营养》杂志上的一项研究从营养学角度证实,与上午饮茶相比,傍晚喝绿茶抑制餐后血糖上升效果更强。

  研究小组以38名健康成年人(平均年龄23.7岁,男性18人)为对象进行了双盲试验。参试者分别于早上(5~10点之间)、晚上(17~22点之间)饮用儿茶素饮料或安慰剂饮料。对比结果表明,早上喝儿茶素饮料的参试者,从前一天22点禁食到第二天早餐后180分钟的血糖上升曲线,未发现明显的血糖抑制效果,胰岛素值也没有明显变化。而晚上喝儿茶素饮料组,从午餐后禁食4小时到晚餐后180分钟,血糖值的上升得到明显抑制,胰岛素值增加。随后的动物实验也得出了几乎相同的结果,这表明绿茶对于餐后血糖上升的抑制作用具有时间营养学效应。

  研究人员认为,富含儿茶素的绿茶可以刺激餐后胰岛素的分泌,从而抑制餐后血糖上升。其饮用效果上的时间差异主要与胰岛素敏感性的日内变化有关。早晨胰岛素敏感性相对较高,傍晚胰岛素的敏感性会下降。

  新研究揭示癌细胞产生抗药性的机制

  澳大利亚团队开展的一项新研究发现,一旦暴露在靶向抗癌药物前,癌细胞相关基因在复制过程中就会大幅提升变异的几率,进而使癌细胞发展出抗药性。这项已发表在新一期美国《科学》杂志上的研究有望用于开辟新的抗癌策略。

  为了揭示影响癌症耐药性的潜在因素,澳大利亚加文医学研究所等机构参与的团队分析了癌症患者接受靶向治疗前后的活检样本。研究发现,已接受靶向治疗的患者癌细胞比治疗前样本表现出更高水平DNA(脱氧核糖核酸)损伤。

  研究人员解释说,暴露于靶向疗法的癌细胞产生随机基因变异几率,显著高于未接触抗癌药的癌细胞,这一机制被称为“应激诱导突变”,黑色素瘤、胰腺癌、乳腺癌等多种癌症都能利用该机制发展抗药性。

  研究揭示,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在癌细胞“应激诱导突变”中发挥了关键作用。这种蛋白质就像一个压力传感器,当正常细胞遇到环境压力时,它可以告诉细胞停止生长;而当癌细胞遭遇抗癌疗法时,它会改变与癌细胞DNA复制和修复相关的基因表达,例如将负责DNA复制的聚合酶从“高保真”状态变得容易“出错”。这就导致癌细胞出现更多基因变异,并最终助长其抗药性。

  领导该研究的加文医学研究所教授戴维·托马斯说到,这类基因变异可以改变某些蛋白质的形状,从而让锁定这些蛋白质的靶向抗癌药失效。研究进一步发现,提升基因复制过程中的错误发生率只是暂时的,癌细胞发展出抗药性后就会回到正常的高质量DNA复制过程,以确保自身生存。“尽管增加的基因突变率提高了癌细胞产生耐药性的可能性,但它也随机破坏了细胞其他部分,这会对癌细胞自身产生有害影响。”托马斯解释说。

  根据这项研究,团队提出將常规靶向抗癌药物与靶向DNA修复机制的药物联合使用,以改进现有抗癌疗法。动物实验显示,与仅使用靶向抗癌药相比,联合用药能大幅减少小鼠体内癌细胞数量。

  心情不好就吃甜会上瘾

  “生活这么苦了,就想吃点甜的。”这种想法在人群中普遍存在,各色甜品、饮料也因此售卖火爆。

  不可否认,被负面情绪掌控时,吃一点甜的会开心起来,因为甜味可以促进多巴胺的合成。而中枢神经系统中的多巴胺可以传递兴奋、开心的情绪。但这个甜味打造的“开心骗局”终究会被揭穿。因为这份快乐是多巴胺的奖赏机制产生的,并非真正的快乐感受。

  当一个人食用糖时,它会激活舌头味觉受体向大脑传递信号,点亮脑中的奖赏系统。这一系统与药物滥用时多巴胺系统的犒赏机制类似,吃的糖越多,释放的多巴胺就越多,会体验到强烈的兴奋感。身体聪明地记下了第一次吃到甜食后的积极情绪,所以每次心情低落的时候,大脑就会提醒你“吃点甜的吧”,如果对糖形成依赖,便很难离开它。另外,随着时间的流逝,大脑中的多巴胺受体对糖分的敏感性降低,大脑需要更多的糖分才能产生相同的兴奋感,并且对糖的成瘾性也会增强。

  将吃甜品、喝饮料当成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不知不觉就会形成高糖饮食,继而影响身体的代谢平衡与健康。总的来说,甜食成瘾会诱发糖尿病、肥胖,也有可能导致高血压,所以要控制甜食的摄入量。正常健康人每天推荐的摄入量是50克以内。甜食虽美味,但更需要控制自己,避免甜食成瘾。

  研究认为他汀类药物可降低新冠肺炎死亡率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研究团队研究显示,新冠肺炎患者使用他汀类药物,可将死亡率从9.4%降低至5.2%,降低患者有创机械通气、进入重症监护病房及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生率,同时降低患者血液中炎症因子水平,阻止新冠肺炎轻症向重症进展。

  北京时间6月24日,国际著名学术期刊《细胞·代谢》(Cell Metabolism,影响因子22.4)在线发表了《使用他汀类药物可降低新冠肺炎住院患者的死亡率》这一研究成果,向世界呈现新冠肺炎治疗的“中国方案”。

  论文通讯作者、研究团队负责人、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李红良教授介绍,这项研究成果明确支持了他汀类药物在住院新冠肺炎患者中的安全性和保护作用,并为后续开展他汀类药物是否具有降低新冠肺炎患者死亡率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和信心。

  截至北京时间7月17日,全球新冠肺炎累计确诊病例突破1390万例,累计死亡病例超过59.1万例。在没有疫苗或特定抗病毒药的情况下,利用现有批准的药物来治疗新冠肺炎、降低新冠肺炎的死亡率,是一种便捷、有效的策略,可以挽救生命。

  他汀类药物具有很强的抗炎和免疫调节作用,临床上他汀类药物常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II受体阻断剂(ARBs)一起用于高血压或心脏病患者,是目前有效和常用的降脂药物,且价格实惠、副作用少。同时,研究表明,除了降低胆固醇外,他汀类药物还可以减少炎症、减少血栓,防止血管和其他器官内皮细胞的损伤。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