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c换“芯”对苹果、英特尔和PC产业影响几何?

  • 来源:微型计算机
  • 关键字:上市,强大,检验
  • 发布时间:2020-09-15 20:33

  换“芯”理由存疑 性能是否“水土不服”?

  在WWDC2020上,苹果CEO蒂姆·库克表示,苹果Mac产品未来将会使用自研的ARM架构芯片,首款采用苹果芯片的Mac将于今年年底上市,而苹果不会立即放弃所有英特尔处理器,搭载英特尔芯片的Mac同样在开发中,从英特尔芯片到苹果自研芯片的过渡期预计为两年。对于苹果此次换“芯”的理由,业内更多的解释是苹果觉得目前自家A系列芯片的性能已经相当强大,足以和英特尔媲美,加之其目前在移动产业已经形成了完善的iOS生态,换“芯”理所当然。不过笔者认为,事实远非表面上看起来这般简单。

  这里以芯片性能为例,虽然不同的媒体和业内人士在论述苹果自家芯片对比英特尔时会引用不同方面的评测,但在笔记本上笔者认为英特尔芯片的整体实力依然要强于苹果自家的芯片。更为关键的是,芯片性能的强弱与其搭载的系统及其所在的生态密切相关。例如此次WWDC2020上苹果给开发者提供的DeveloperTransitionKit硬件采用的是自家A12ZBionic芯片,它强劲的性能表现是基于iPadOS和生态(严格意义就是针对大屏优化的iOS生态)。那么当它与Mac的MacOS搭配英特尔芯片以及MacOS的生态时会有何表现?在真正接受市场检验之前,一切都是未知。

  另外,业界普遍认为和x86架构相比,ARM架构有续航上的优势。不过从多家科技网站的续航测试成绩来看,iPadPro的表现和12英寸的MacBook相当(两款设备的电池容量相当),比如ArsTechnica的Wi-Fi網页浏览测试显示,iPadPro的续航比MacBook少3小时,而WebGL测试则比MacBook高出2.5小时。当然,iPadPro的显示屏要比MacBook稍大,像素密度更高,两款设备的操作系统也完全不同。我们举这个例子并不是为了说明谁比谁更节能,而是说两款设备的电池续航能力相当,因此节能性相差无几,即苹果芯片取代MacBook中的英特尔芯片,它所具备的节能优势也不像外界所说得那么明显。

  前车之鉴ARM PC早有先行者

  从本质上说,苹果Mac换“芯”就是将ARM架构的芯片应用到PC生态中(即Wintel生态和Mac生态),如果苹果要想成功,就要在生态支撑的前提下,在体验上击败原有的Wintel生态。在这方面早有先行者,而且这个先行者是PCWintel生态中的微软和同样在ARM架构芯片领域与苹果实力不相上下的高通。

  早在2017年,华硕就联合微软、高通做出了世界上第一款搭载高通骁龙835处理器和微软Win10的ARM笔记本电脑,但业内普遍认为,ARMPC真正发力是高通在2018年发布的骁龙8cx,因为它是高通专门为PC定制的基于ARM架构的芯片,但截至去年底,只有联想Yoga5G、三星GalaxyBookS以及微软SurfaceProX在使用这颗处理器,其中微软SurfaceProX搭载的是高通定制的名为SQ1的芯片(实则是骁龙8cx的超频版)。在业界,这些ARMPC的评测结果都不佳,主要体现在性能低、兼容性差、价格高。就拿微软SurfaceProX来说,这款笔记本被业界寄予厚望,它有着微软单独定制的高通芯片,而且微软自己就是PC产业中Wintel中重要的一极,按理说带着这种光环的笔记本应该是体验最好的ARMPC。不过事实却是微软SurfaceProX只能运行UWP应用和32位的Windows应用,基于64位开发的软件无法支持。另外,通过编译架构的方式兼容Win32应用也同样不能避免性能出现大幅损耗的情况。难怪有媒体给出的评测结论是其“离完美的PC只差一颗‘芯”,实际上就是差一个生态吧!

  正是由于上述ARMPC表现的不佳,最终导致在去年年底举办的高通骁龙技术峰会上,高通又推出了全新的骁龙7c/8c处理器。需要说明的是,与此前推出骁龙8cx不同,高通不再刻意强调性能,而是将重心放在了低廉的价格和更长的电池续航上。其中骁龙7c处理器主要构建售价低于499美元的PC,而骁龙8c处理器则用于构建售价在500~699美元的PC。据称包括戴尔、联想、宏碁、华硕和惠普在内的OEMPC厂商都已经或准备推出基于上述芯片系列的Windows10ARM笔记本,不过时至今日,这些笔记本在市场上的反映平平,颇有“雷声大雨点小”的意味。

  大一统很理想 不过现实却很骨感

  在此次苹果换“芯“的诸多报道中,我们看到最多的看好苹果的理由无非是“生态”俩字。众所周知,除了A系列芯片的性能,苹果目前已经拥有强大的iOS生态,而且苹果在这两年还有意将iOS的生态与Mac生态打通,因此业界普遍认为苹果一旦把作为生态底层的芯片统一,未来苹果的跨界(智能手机、平板、PC等)大一统生态将变得天下无敌。事实真的会如此吗?

  提到借助既有生态优势延展,最终完成大一统生态,这样的事早在苹果之前就已经有产业大佬尝试过。例如在智能手机发展早期,英特尔希望借助其在PC产品芯片上的性能优势联合谷歌在移动市场(包括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打造一个独立于ARM+Android的新的x86+Android生态,结果却以上百亿美元的投入代价而失败收场,最终退出了移动市场。

  同时,Wintel的另一极微软则希望利用系统级优势的Windows借助ARM已经在移动市场确立的地位来切入平板电脑市场,建立Windows+ARM的移动生态。结果为了适配ARM的WindowsRT(Windows的阉割版)依然大败而归。

  此外,在移动市场占据重要一级的谷歌也曾试图将ARM+Android生态延展至Wintel占优的PC领域,同样也是空手而归。虽然谷歌后来针对PC单独开发的ChromeOS略有起色,但也基本是在低端PC市场刷下存在感而已。

  最后再看所谓苹果iOS的生态优势。其实笔者认为,这种借助iOS生态优势本身的说法就有矛盾之处。要知道PC产业的应用和体验与移动市场截然不同,至少在关键的交互方式上就存在质的不同。那么iOS的生态对于Mac会有多大的帮助?尤其是对于苹果而言,其本身就已经有与PC类似的iPad系列过于依赖iOS生态,难道苹果是想再造一个新Mac版的iPad吗?

  英特尔不痛不痒后续负面影响微乎其微

  对于此次苹果换“芯”,除了苹果之外,业内最为关注的就是“被抛弃”的英特尔了。可能很多人都会问:英特尔会在此次事件中受到负面影响吗?答案可能是“不痛不痒”。

  首先我们看看苹果在英特尔芯片业务中的贡献比例。根据目前的出货量计算,苹果在全球PC市场中的份额约为6%,占到英特尔营收的2%至4%。按英特尔此前公布的年营收750亿美元来计算,苹果给它贡献了约15亿~30亿美元,这个数字的损失对于英特尔来说可以说是不痛不痒,对于PC产业也几乎没有太大的影响。

  至于业内所言的苹果换“芯”会引发其他PC厂商跟风转投ARM,笔者认为这种可能性微乎其微。从目前ARM架构芯片性能的角度看,苹果应该是做得最好的,而且还有自家系统的支持,即软硬都很强。即便如此,就像我们上文说的,从技术的角度来看苹果Mac未来换“芯”后的表现还有待观察,可能还存有相当变数。此外,目前PC厂商都已经多少推出了基于ARM架构的PC,但市场的反映并不积极,这也决定了传统的PC厂商绝对不敢轻易将PC发展的重心从目前的Wintel转向ARM+Windwos,充其量是将其作为一种补充,甚至不排除是一种象征性的迎合。

  另外,笔者在简单分析了外界对于苹果换“芯”的理由后感觉这些理由并不十分靠谱,至少后续的风险极大。既然如此,苹果换“芯”的理由何在?近日,此前一直专注于苹果分析的天风国际分析师郭明錤表示,Mac新机型未来不会再因英特尔处理器出货的延迟而失去最佳上市时机;受益于处理器替换,有望减少约40%~60%的处理器成本,有助于调整成本结构与产品售价策略。鉴于目前苹果硬件整体利润下滑的大势以及ARM架构处理器自身就具备相较于英特尔芯片的优势,笔者认为苹果换“芯”的目的相对还是比较靠谱,也许这才是苹果换“芯”给其带来的最现实的意义所在。

  孙永杰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