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部:交通运输下一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怎么走?

  • 来源:汽车纵横
  • 关键字:公交领域,经营许可,大型汽车集团
  • 发布时间:2020-11-04 18:24

  公交领域新能源车型占比近 6 成交通运输行业是汽车产业重要的应用领域和承载者。近年来,在国家政策和资金的支持下,新能源汽车在交通运输行业的应用不断加快。新能源公交车从 2012 年的 1.3 万辆增长到 2019 年的 41 万辆,占全国公交拥有量 69 万辆的 59%。2019 年,新能源公交车已经在公交行业净增 6.8 万辆,同比增长了 19.8%。目前,在网约车领域,已有超过190 家的平台公司取得了经营许可,有 101万辆车取得了道路运输的经营许可。日均网约车的服务订单量达到 2200 万单,吉利汽车名下的曹操出行已经在网约车行业中获得了良好的口碑和乘客的认同。一汽、东风、长安、上汽等大型汽车集团也在布局网约车领域,在分时租赁领域投入营运车辆超过 20 万辆,在网络货运领域也整合了道路运输的货运车辆达到 150 多万辆。

  推动交通运输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三大方向

  一是加快构建多样化城市出行服务体系,持续提升城市交通系统的韧性和灵活性,从长远来看,城市交通的基本逻辑不会因疫情而改变,倡导公交优先、慢行优先仍是我国城市交通发展需要坚守的核心理念。在此基础上,城市交通还要不断地构建多样化、个性化的出行服务供给体系,应积极推进定制公交、需求响应公交等供给服务,我们也将综合考虑个体需求和群体需求的出行特点,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的均衡化问题,主动探索、积极打造出行新业态发展的制度环境,为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营造健康、可持续的发展环境,共建一个更加健康有序的出行生态。

  二是加快交通运输领域车辆改造升级。加强交通运输行业和汽车行业的协同合作,我们将以联合发改委、公安部、财政部等 12个部门印发的《绿色出行指导意见》为载体,积极探索新能源汽车用于网络预约出租汽车和汽车租赁等服务,推动公交车、出租汽车等行业不断地升级车辆的性能,满足老年人及残疾人、特殊人群出行对我们车型硬件服务的需求。鼓励具备条件的城市增加和更新公交车辆,优先选择无障碍的车辆车型,同时电动公交车的生产企业和公交企业、运输企业,要积极推进数据共享应用。车辆生产企业的车辆运行监测数据也要向交通行业和运输企业用户合理开放,共同提升新能源汽车在交通运输行业的产品适应性和水平。我们也将积极推动运输企业与车辆生产企业加强协调衔接,强化用户需求对技术研发的有效引导,共同推动车辆技术进步和有效应用。

  三是加强技术创新的“四化”应用,积极推动车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自动驾驶等技术的有效应用,鼓励汽车企业与交通运输行业在政策框架下共同推动自动驾驶的试点示范工作,我们也将持续深入地跟踪国际自动驾驶发展的动态,充分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在自动驾驶的法规、标准、示范方面的经验,开展法律法规制度的前瞻性研究,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分析《道路交通安全法》、《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等法规条例的使用问题。不断完善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管理规范,营造良好的法律法规环境,对智能网联汽车在交通行业的应用提供应用场景和法律支撑。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