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如何提高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有效性
- 来源:中小学教育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初中,班主任,德育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0-12-30 09:35
【摘要】初中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阶段,他们的心理往往比较叛逆,同时也有了一定的思考能力。所以面对班主任的教导,他们不仅不能很好的接受,还会产生一定的反抗情绪。班主任要尽量避免对学生说教,应该以多样化的德育方式来感染学生,让他们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自觉地规范自己的行为,从而更好地分辨是非对错,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才。
在初中阶段,学生逐渐脱离了对父母的依赖,甚至逐渐过渡到自我管理的状态中。只有班主任做好德育工作,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才可以让学生更好的参与进来,从而提高德育工作的有效性。
一、班主任开展德育工作的重要性
初中德育教育简单来说就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心理、法律、政治方面的教育,这也是学校教育中的重要部分,它们都是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保障。初中生处于身心快速发展的阶段,这一阶段也是他们建立价值观念的重要时期,这个时候教育往往会对他们之后的发展产生很大的影响。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不再只是拥有足够的知识储备,也需要学生拥有良好的品行。例如,前几年新闻上报道一位博士为了赚钱竟然制作毒品;还有一个工程师为了自己的利益出卖了国家的机密。从这些新闻上也可以看出来,德育工作必须从学生开始抓起,并且要持之以恒,才能引导学生走向正确的人生道路。班主任作为和学生接触最多的人之一,在德育方面有着一定的优势,所以班主任必须要重视德育工作,严格地要求学生,从而为学生之后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提高班主任德育工作有效性的具体方法
(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在传统的班级管理活动中,班主任总是高高在上的管理者,学生私底下说班主任的坏话,模仿班主任的行为和语气,这样的情况下往往不利于班级管理。在新的时期下,班主任应该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拉近师生的关系,从而让学生愿意表达自己的情绪,感受到来自班主任的关心。这样就会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不仅班主任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有针对性地去引导他们,学生也会更加信任老师,从而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成长。尊重往往是班主任和学生交往的一个重要原则,班主任要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从他们的角度和处境出发去思考问题,从而和他们建立良好的关系。优秀的班主任还要有过硬的专业能力和广泛的知识基础,这也就需要班主任不断地去提升自己。只有班主任做好了自己的本职工作,才会在日常管理中得心应手,同时也可以更好的建立起威望。有了这种“内功”之后,学生就会很尊敬和信服教师,管理和教学的效率自然也会得到提高。
(二)巧妙地运用语言艺术
作为班主任一定要充分地利用各种教育资源,运用合适的方式引导学生,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班主任要及时地赞美学生正确的行为,让他们感受到来自教师的关心,从而发自内心地改变自己,尊重别人。
例如,班里面有位学生脾气暴躁,经常和其他的同学打架。班主任在分析了他的问题之后,认为这位学生的人品还是不错的。所以在一次班干部会议中,班主任就有意识地对他进行了评价:虽然经常的打架,但总的来说他还有很多其他的优点,并不是一个坏孩子。比如,他很有正义感,遇到不平等的事情能够及时地帮助别人。他的号召力也很强,能够和周围的同学保持良好的关系。如果能够在遇到事情的时候更冷静一些,多思考一下的话,往往会有更好的办法,事情的结果也可以更好。当班干部将这些话告诉这位同学之后,这位同学也很惊讶,没想到班主任是这样评价自己的。之后他做事情也冷静了很多,不再乱发脾气了。
(三)组织多样化班会活动
在初中阶段的班会中,班主任不仅要说明班会的主题,也要采用多样化的方法来丰富班会内容,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例如在新生入学的时候,班主任就可以召开“自我介绍”的演讲会,让每位学生都可以用演讲的方式来体现自己的个性。这样的介绍不仅可以帮助班主任快速地了解学生,也能够增加学生之间的感情。
例如,在国庆节之前,班主任就可以围绕爱国来组织班会,从而增强学生的演讲能力,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增强学生的集体意识。同时班会还可以组织成系列的内容,比如在学生刚开始入学的时候就给学生落实各个方面的管理规定,从而在不同的班会中进行不同方面内容的讲解,像宿舍、课堂、生活等内容,也可以以品德教育为主题进行系列主题班会,包括学生的习惯、意志力、尊敬老师等等。通过这样多样化的活动,就可以给学生平等参与的机会,从而实现自我教育,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
(四)科学地设置惩罚和奖励的措施
在相关的研究中可以知道,初中生处于一个表现欲望很强烈的阶段,他们不甘于落后其他人。所以教师可以从学生的这个特点出发,设置一定的奖惩措施来组织德育工作。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班主任可以根据德育内容来组织相关的竞赛活动,从而鼓励学生积极地参与活动,养成合理竞争的思想,并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在设置奖励和惩罚措施的时候,班主任必须要把握好“度”,从而有效的推动德育工作的开展,不然就会让学生错误地认识自己的能力,阻碍德育工作的进行。另外,班主任不能将奖励和惩罚的措施当成培养学生品德的主要方法。在学生出现错误的时候,班主任要更加全面地了解学生犯错的原因,并根据他们犯错的原因给他们适当的惩罚。如果有其他的原因,班主任也应该收回自己的惩罚,转而对他进行安慰,引导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从而自觉地改正自己的错误。这样才能够将消极的因素转变成积极的因素,推动德育工作的进行。
(五)更新德育观念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班主任也应该及时更新自己的德育观念,从而培养出全面发展的人才。很多班主任都是用传统的德育观念来管理学生,只是严格地要求他们,却没有培养他们的独立性。在新时代里,学校也应该定期地培训教师,只有教师的德育观念更新了,德育的有效性才会提高。班主任应该注重自己的道德水平,从而给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作用。不断的更新和学习新的德育观念,也是班主任应该注重的问题之一。
结束语:
总而言之,班主任作为学生的引导者和管理者,肩负着班级管理和教育学生的重要责任。班主任应该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做好学生的个别教育,从而形成良好的班风,构建良好的班集体,促进学生的个人成长。
参考文献
[1]顾瑞珍 .论如何提高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 [J].江苏省阜宁县益林中心小学, 2017(10).
[2]王锴 .浅谈如何提高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 [J].初等教育, 2018(2).
[3]张振华 .论如何提高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有效性 [J].初等教育, 2013(7).
[4]王秀玲 .论如何提高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有效性 [J].初等教育, 20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