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渔业并非空话,未来将大有作为
- 来源:水产前沿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农业,农村,经济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1-01-18 21:28
12 月5 日,由中国老教授协会海洋经济分会、湖州师范学院、中国渔业协会水产养殖投入品分会主办,渔雅科技(湖州)有限公司承办,浙江省淡水水产研究所协办的智慧渔业发展研讨会在浙江湖州如期举行。会议还得到了浙江省湖州市科技技术局、浙江省湖州市农业农村局、浙江大学农业农村部设施农业装备与信息化重点实验室的大力支持。
农业农村部在11 月4 日发文表示,到2025 年水产养殖机械化水平总体达到50% 以上,育种育苗、防疫处置、起捕采收、尾水处理等薄弱环节机械化取得长足进步,主要养殖模式、重点生产环节的机械化、设施化、信息化水平显著提升,绿色高效养殖机械化生产体系和社会化服务体系基本建立。
会上,中国老教授协会海洋经济分会副会长董罗海表示,我国的渔业发展面临资源与环境的双重压力,人工养殖这种工厂化集约型的生产模式,作为自然资源的一种重要补充方式,在满足社会需求过程中期到中要作用。而现在,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有对水产养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在数量的基础上,提高渔业相关的质量要求,智慧渔业就是对这种从量到质的转化的最科学的阐述和表达。
浙江大学农业农村部设施农业装备与信息化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叶章颖在报告中指出,智慧渔业是以信息和技术为生产要素,以智能设备为载体,通过物联网、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新机技术与渔业深度跨界融合。智能化水产养殖是具有智慧渔业生产方式与能力的养殖模式。但目前我国智慧渔业发展存在认识偏差、数据资源少、投入产出比低、生产关系不匹配等问题。在国家政策下,实现智能化水产养殖,我们的工作重点应该是加快提高绿色养殖重点环节社会化服务水平,着力推进养殖池溏标准化宜机化建设,真正做到“有机可用、有机能用和有机好用”。
会后,组委会组织与会人员参观了渔雅科技- 数字化水产养殖工程技术开发研究重点实验室和浙江省淡水水产研究所八里店基地。(植银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