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下的语文课外阅读

  • 来源:教育与学习
  • 关键字:网络阅读,阅读整合,人文性
  • 发布时间:2021-02-03 21:23

  摘要:本文通过对“网络环境下的语文课外阅读”的论证,探讨了中学生网络阅读的范围,阅读方式以及传统的文本阅读和网络阅读的整合,扩大了语文课外阅读的外延,强化语文学科人文性的特征。

  传统的文本阅读已不再是主要的获得信息的途径,网络阅读以其信息载体的多样化,时间空间的随意性,阅读的自主灵活性而影响着和制约着阅读者的阅读能力和阅读素质。因而,如何通过网络来进行语文课外阅读,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一、阅读什么

  现在许多先进国家的素质教育都和语文课具有紧密的联系。如英国的语文课程教学目标明确指出,要求学生在英文书写中能够利用与任务相应的信息手段,如打字机、计算机图表、电脑打印、艺术字体等。最新英国国家课程要求又进一步提出,以新的“信息和交流技术”(ICT)要求取代现有的“信息技术”(IT)要求,规定将ICT 运用于语文教学,通过ICT 的作用促进语文学科的学习,努力提高学生信息和交流技术能力。信息和交流技术的学习与运用可以提高学生的远程距离交流能力,学会怎样与人包括本校的、外校的、本社区的、本国的、世界各国的人维持交流,共享信息。这是作为现代英国人必备的能力,也是语文教学目标的重要内容。韩国1997 年开始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强调以实验、学习、讨论、自由活动、社会服务等亲身体验为中心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可见,语文课不仅仅是培养文学素养的课程。

  二、怎么阅读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景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方式而获得。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提倡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和提高不仅是文学鉴赏能力的提高,更是一种综合能力的提高。而中学语文课本和语文读本所选作品,包括推荐书目均以文学作品为主,如《西游记》、《红楼梦》、《童年》、《论语》、《哈姆莱特》、《呐喊》、《第二十二条军规》等古今中外文学名著。虽然,《课程标准》也提及“科普科幻读物和政治、历史、文化各类读物”,但不列具体篇目,交由教师推荐。课外阅读的指向性是很明显的。那么,课外的文学作品的阅读是否可以代替人文性的阅读,文学鉴赏能力的提高是否就标志着一个学生的人文素质水平,显而易见是不行的。要使学生能更广泛的阅读人文作品,有更开放的视野,培养一种创新的意识,必须借助网络来进行课外阅读。

  首先,读书要做到两个“不能”。即:不能走马观花,而要下马,才能渐入佳境,满载而归;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而要有耐心、恒心和毅力,要做到定时、定量,坚持下去,定有长进。

  其次,读书要有计划。即要有选择的读,选择最合适自己需要,最有益的书来读;要有区别的读,有些书要精读,有些书只要看内容提要,前言,后记目录就可以啦。

  第三,对重点文章要熟读经思,务求甚解。读第一遍时,看有没有生字词和疑难问题,想想文章写了哪些问题,读第二遍时,想想词句的意思。文章的主要内容蕴含的思想感情。读第三遍时,想想作者是怎样一步步叙述的,是怎样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的。最后想象自己在思想认识方面、语文知识方面有哪些收获。遇到疑难问题,一定要查资料,或请教他人,直到弄明白位置。

  第四,要养成读读、想想、画画、写写的读书好习惯。古人云:“不动笔墨不读书。”读书时,一定要首脑并用,要拿起笔,边读边想、边画边写。例如,读到文章题目,就想想它的意思,重点是什么,可以提出哪些问题,用符号画下来,加个问号,还可以批注。遇到好词佳句,精彩片段,圈圈点点,收集起来。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